全网唯一标准王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 3162005 姬松茸生产技术规程 2005-10-10 发布 2005-10-3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xx/T ×x×xxxxx 前言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梧州市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福良、徐波、赵春宝、甘日文、杨伦先、杨光西、罗振光。 DB××/T ××××-×××× 姬松茸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姬松茸(别名巴西蘑菇)的主要生产技术措施、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与贮藏的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姬松茸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标准 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裁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产地条件 3.1栽培基质条件 应符合NY5099的要求。 姬松主要分解利用农作物秸秆,如甘蔗渣、稻草、麦秸、玉米秆、棉籽皮等和木屑作为碳源,豆 饼、麸皮、玉米粉、畜禽粪和尿素、硫酸铵等作氮源。其最适碳源为7%蔗糖;最适氮源为0.3%的硫酸 铵,也可利用硝酸铵,但不能利用蛋白陈。姬松茸裁培以甘蔗渣为原料最为合适,也可用稻草、麦秆、 棉籽皮、茅草和玉米秆等原料进行栽培或任选一种或几种混合,辅以牛粪、马粪、禽粪或少量化肥。所 用的原料要求晒干和新鲜。 3.2温度 菌丝发育温度范围10℃~37℃,适温23℃~27℃;子实体发生温度范围17℃~33℃,适温20℃~25 ℃ 3.3水份 培养料最适含水量55%~60%(料水比为1:1.3~1.4),覆土层最适含水量60%~65%,出菇期菇蕾发 生时菇棚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子实体发育时以80%~85%为宜。 3.4光线 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少量的微光有助于子实体的形式。 3.5空气 姬松茸是一种好氧性真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都需要大量新鲜空气。 3.6酸碱度 培养料的pH在6~11范围内皆可生长,最适pH为6.5~7.5;覆土最适pH为6.8~7.8。 4生产技术 4.1栽培季节 姬松茸的适宜栽培季节为8月~9月。可根据菌株特性、当地气温及具体设备安排。 4.2菇房设置 DB××/T×××x. 可选择现代化姑房,塑料大棚,简易塑料棚和空闲房屋,菇房应选择在空气流畅,四周宽阔,远离 禽畜饲养场、酿造厂、生活区、医院至少3000m以外。菇房以坐北朝南为好,菇房内采用层迭式或哇式 栽培,也可在加荫棚、风障的条件下露地作睦栽培。 4.3品种选择 选择产量高、朵形好、出菇整齐、性状稳定、抗性强的品种。如福建省农科院选育的姬松苹N-2。 4.4菌种制作和选择 4.4.1菌种制作 4.4.1.1原种 可采用棉籽壳培养基(棉籽壳50kg加轻质碳酸钙0.5%、石膏0.5%、磷酸二氢钾0.025%)或木屑米 培养基(木屑77.5%、米糠20%、糖1%、石膏1%、石灰0.5%,另加水120%130%)。用从可靠菌种提供处 所获得的优良母种,每瓶母种扩接35瓶~40瓶(500cm/瓶)原种,严格无菌操作,适温培养,直至菌 丝长满全瓶。 4.4.1.2栽培种 采用谷粒培养基(小麦、黑麦、高梁、小米等均可作为谷粒,谷粒65%、牛粪32%、石灰1.5%、石膏 1.5%)。选长势良好,无污染原种扩接,每瓶原种可扩接35瓶40瓶栽培种,严格无菌操作,适温培养, 直至菌丝长满全瓶。 4.4.2菌种选择 裁培种应选用优质一级种或二级种。 -级种:菌丝白色,初期呈现绒球状,后期绒毛生长,气生菌丝数量多,充盈整个瓶子。 二级种:外观洁白、整齐,瓶口处气生菌丝旺盛,瓶底部菌丝特浓白,无任何斑点、条纹或异色。 4.4.3用种量 每m菇床用种1.5瓶(500cm/瓶)。 4.5培养料的选配 每平方菇床按主料15kg~20kg备料。 培养料推荐: a)稻草65%、干粪类15%、棉籽皮16%、石膏粉1%、尿素0.5%、石灰粉1%,过磷酸钙1%、饼肥 0. 5%; b) 甘蔗渣80%、牛粪15.5%、石膏粉2%、尿素0.5%、石灰粉2%; c)玉米秆(或麦秸)80%、牛粪粉15%、石膏粉3%、石灰粉1%、饼肥1%,另加尿素0.4%或硫酸 铵0.8%; (P 稻草47%、木屑45%、过磷酸钙2%、硫酸铵1%、石膏粉3%、石灰粉2%,另加尿素0.3%: e)和 稻草80%、牛粪14%、石膏粉3%、石灰粉3%,另加尿素0.6%; f)稻草35kg、牛粪15kg、加过磷酸钙2.5%、碳酸铵2.5%、石灰1%、石膏1%。 4.6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4.6.1预堆 主料、辅料分别加水预湿,让料充分吸足水分。 4.6.2建堆 将稻草、秸秆等或棉籽皮浸透水后与畜禽粪等分层铺撒均匀建堆,建堆上宽1.2m,下宽1.5m,高1.5m, 长度依料多少而定。堆料后的3d~4d,堆温通常可达70℃左右。堆温的测定以圆柱形温度计插入料堆深 约33cm处为标准。 4.6.3翻堆 5d~7d天后,堆温就会下降,此时应翻堆。第一次翻堆时加入尿素、硫酸铵等化肥和石膏粉并充分 搅拌匀,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发酵变成适合姬松茸生长需要的氮源。5d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再按4d、 2 DB××/T ××××-×××x 3d的间隔翻堆5次,共发酵24d左右。或在进行第三次翻堆后培养料6成~7成腐熟时转入二次发酵。翻堆 时把中间培养料翻到外面,把外层培养料堆进中间。 4.6.4二次发酵 将第一次发酵所得培养料移入菇棚,通过升温措施使料温尽快升到60℃62℃,保持6h~8h,随后料 温下降到50℃~55℃,维持6d~8d,开窗降温至25℃时接种。或将料温升至55℃时计时,保持60℃48h以 达二次发酵。 4.6.5腐熟料标准 发酵后培养料达到棕褐色,富有弹性,香味浓无臭味、异味,手拉纤维易断,可见嗜热菌群。堆制 发酵后培养料含水量60%~75%。 4.7菌房消毒 在培养料进房、进床前3d~5d进行。先杀虫后灭菌,每m可用40%的甲醛10ml加高锰酸钾5g密封24h, 然后开窗放气至无味时,即可移入培养料。或用70%过氧乙酸10m1加水1000m1喷洒菇房。 4.8培养料的上床(睦) 1 将完全成熟的培养料均匀不松不紧地铺入菇床或哇床,厚度以20cm为宜。培养料上床后,关闭菇房 熏蒸24h,排除菇房或睦内的药味,待料温降至25℃时播种。 4.9播种 培养料整平后,菇房中没有刺鼻的氨味,料温稳定在25℃时,即进行播种。把谷粒菌种均匀撒于培 养料表面,每m面积需要一瓶半约750cm的菌种,再盖上一层进房时预先留下的含粪肥较多的培养料, 厚度以看不到谷粒菌种为度。播种后用木板轻轻抹面。 4.10覆土 4.10.1覆土时间 播种后20d左右,菌丝长到整个培养料的2/3时开始覆士。 4.10.2覆土的土质要求 应选用保水通气性能较好的中性壤士作覆土,不能用太坚硬的砂土和太粘的土壤。粗士1cm~1.5cm 细七0.5cm~1cm。覆七前一天将土壤含水量调至70%~75%。 4.10.3覆土方法 采用平铺方式,先覆粗土,后覆细士,粗十一次覆完,细士分次覆。整个覆土层3.5cm~4cm左 右。 4.11菇房管理 4.11.1出菇前管理 4.11.1.1水份调节 覆士后,前期调足水份,中后期以轻水育菌丝,空气湿度保持90%左。 4.11.1.2空气调节 覆士后至出菇,菌丝在士层内生长,保持菇房空气新鲜,通风换气由少到多。 4.11.2产菇期管理 4.11.2.1合理用水 每批菇将要大量出士和采收至八、九成时,每m喷一次2kg左右的重水促出菇,喷重水后停水1d~ 2d,平时以每m喷水0.2kg~0.4kg的轻水养菌丝。菇出土后至菇蕾米形成浅褐色菌盖时忌喷水。 4.11.2.2保温保湿和通风 菌丝生长阶段空气湿度调节为70%左右,子实体形成及发育阶段空气湿度调节为90%左右。温度控制 在20℃~25℃。从菌丝扭结到采收,每天通风2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min,以人进入菇房感觉空气新鲜 为宜。每次喷水后要通风,直至土层水膜干后再关窗保湿,不能喷“关门水”。 4.11.2.3床面整理 3 DB××/T ×××× 每次采收后及时把菇脚、死菇等挑除,并用细士把凹处填平,避免引起杂菌和虫害的发生。 5病虫害防治 5.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合理使用低 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5.2农业防治 5.2.1选用无病抗病优质菌种。 5.2.2科学发酵,应用二次发酵技术。 5.2.3培育健壮菇体;增强自身抗病抵害能力。 5.2.4菇房保持良好通风。 5.2.5 使用符合饮用卫生标准的水,严禁菇体直接给水。 5.2.6 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和酸碱度。 5.3 物理防治 5.3.1 栽培房采用黑光灯诱杀菇蚊、蝇等昆虫。 5.3.2 菇房(棚)门窗安装防虫网、纱窗等,出入菇房(棚)随手关门。 5.3.3.人丁摘除害虫卵块和病菇等 5.3.4利用喷灯烧掉有害病菌。 5.4生物防治 5.4.1保护和利用天敌。 5.4.2采取特异性菇类轮、间作。 5.5化学防治 5.5.1农药施用要求 严格按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执行。 5.5.2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5.5.2.1褐斑病 可选用25%多菌灵可湿性

.pdf文档 DB45-T 316-2005 姬松茸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316-2005 姬松茸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316-2005 姬松茸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316-2005 姬松茸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3:37:2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