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30 B 47 DB45 备案号:13973-2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 83-—2003 代替DB/450000B47003-1990 种茧育养蚕技术规程 2003-06-01实施 2003-03-25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5/T832003 前言 本标准代替DB/450000B47003-—1990,与DB/450000B47003—1990相比本标准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及术语和定义两章,在原规程中增加常用消毒药物使用方法、原蚕基地 建设和微粒子病的预知检查等内容; 根据我区的气候、品种等特点,对原规程中的催青温湿度、各龄期温湿度和采茧时间等要求 进行修改。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志新、胡乐山、韦伟、闭立辉、莫云霞。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450000B47003—1990。 DB45/T 83--2003 种茧育养蚕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种茧育养蚕的消毒防病,催青与收蚁,原蚕饲育,上族与采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蚕种场种茧育养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45/T90-2003 桑蚕种繁育程序及检验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种茧育 以生产蚕种为目的的养蚕型式。 3. 2 消毒 应用物理、化学的方法来消灭环境中的各种病原物,控制和预防各种传染性蚕病的发生。 3. 3 催青 根据蚕种生产计划预定的养蚕日期,把解除滞育后或人工孵化处理后的蚕种,依蚕卵胚子各发育阶 段的生理要求和化性变化规律,给予合理的环境条件,使蚕卵胚子依人们的愿望顺利发育以至孵化的保 护技术。 3. 4 收蚁 把孵化的蚁蚕收集到蚕座上集中喂桑饲养的过程。 3.5 原蚕基地 按《桑蚕种繁育程序及检验规程》饲养原蚕的划定区域称为原蚕基地。 4消毒防病 4.1消毒防病原则 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消毒防病贯穿于养蚕全过程。 4.2消毒范围 蚕室、附属室及周围环境和一切养蚕用具。 4.3常用消毒药物使用方法 4.3.1漂白粉 使用浓度:有效氯1%澄清液:用量:0.25kg/m:保持湿润30min:气温18℃以上。 1 DB45/T 83—2003 4.3.2次氯酸钠 使用浓度:有效氮0.5%澄清液;用量:0.25kg/m;保持湿润30min:气温18℃以上。 4.3.3鲜石灰 石灰粉用于蚕体、蚕座消毒;2%石灰混浊液用于蚕室、蚕具消毒:10%石灰浆用于刷墙壁和地板。 4.3.4小蚕防病一号 使用浓度:含甲醛1.25%;均勾撒于蚕体上,爬动5min后喂叶。 4.3.5大蚕防病一号 使用浓度:含甲醛2.5%;均匀撒于蚕体上,爬动5min后喂叶。 4.4消毒方法 消毒方法有日晒、煮沸、熏蒸和药物消毒等。 4.5养蚕前的消毒 4.5.1消毒时间 收蚁前7d~10d进行。 4.5.2消毒的顺序 消毒前应将蚕室、附属室、蚕具和周围环境进行清理和打扫,然后进行两消一洗,即消一洗一消。 收蚁前3d--4d使用“毒消散”熏蒸蚕室,用药量3g/m。 4.5.3煮沸消毒 切桑刀、蚕筷等零星用具采用煮沸消毒(100℃),连续保持40min。 4.6蚕期中的综合防病 4.6.1“三洗手”、“两换鞋” 进入蚕室前洗手:采叶、切叶前洗手;除沙后洗手。进入蚕室换鞋、进入贮叶室换鞋。 4.6.2控制病原传播 设置蚕沙坑并管好蚕沙,蚕沙要洒水、加石灰密封发酵半年以上,腐熟后才能作肥料,种茧育桑园 禁止使用蚕沙作肥料。弱小蚕、病死蚕、死蛹、不结茧蚕、烂茧、制种结束后雄(雌)蛾以及其它养蚕 污染(废弃)物必须集中深埋或烧毁。 4.6.3定期消毒 各龄蚕眠后、除沙结束要用漂白粉液消毒蚕室地面一次。出沙口地面及所经路面,运完蚕沙后要消 毒。采茧、削茧、鉴蛹场所每天消毒一次。 4.6.4蚕具管理 蚕具必须专用,使用过的蚕具必须彻底消毒后,方可使用。 4.6.5蚕体、蚕座消毒 收蚁、2龄-5龄起蚕饷食前用防病一号或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大蚕期每天或隔天用鲜石 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4.6.6补正及预知检查 收蚁后应保留卵壳作微粒子病补正检查;对各龄病弱蚕、迟眠蚕作微粒子病预知检查,及时淘汰有 微粒子病的饲育区。分区、分户制种,对苗蛾作微粒子病预知检查。 4.6.7保持桑叶洁净 加强桑园病虫防治和桑叶采收管理,防桑叶污染。 4.6.8添食蚕用抗生素 各龄起蚕第二口叶、4龄第3d、5龄第3d、第5d各添食一次。 4.7蚕期结束后的消毒 4.7.1及时处理各种生产污物,清扫环境,蛹壳、垫草(纸)等污物必须集中焚烧。 4.7.2用药物对生产用房和用具进行消毒,步骤与4.5.2相同。 4.7.3用具洗净以后在强阳光下充分暴晒。 2 DB45/T83--2003 4.8原蚕基地建设 4.8.1原蚕基地的基本条件 自然环境好,无公害污染,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无严重蚕病史,无微粒子病毒源;桑园相对集中 成片,原蚕生产具有一定规模和饲养技术水平。 4.8.2共育室 根据原蚕基地生产规模,设立共育室进行小蚕共育。 4.8.3蚕室建设 蚕室要专用,室内“六面光”,有南北对流窗口,前后搭荫棚,每饲养一张原种准备15m²蚕室,2.5m² 贮叶室,蚕室前3m-5m内地面要硬化,以便消毒防病。 4.8.4防微体系 4.8.4.1严格消毒 采取全村统一行动、统一一清理、统一药品、统一浓度、统一时间进行消毒,消毒参照4.5进行。 4.8.4.2设立保护带 基地不养原蚕时也必须发放全检无毒普通种。 4.8.4.3蚕沙管理 各原蚕户必须设立蚕沙坑并管好蚕沙,控制病原传播。蚕沙要加石灰密封发酵,腐熟后才能作肥料,: 种茧育桑园禁止使用蚕沙作肥料。 4.8.4.4环境监测 对所有原蚕户的蚕室、蚕具、桑园及周围环境进行抽检,特别是消毒前后,以掌握微粒子病原动态, 及时扑灭病原。 5催青收蚁 5.1催青 5.1.1催青日期的确定 以当年的气候条件,桑树发育情况为依据,参照历年情况和结合生产任务来确定。 5.1.2催青要求 催青要求见表1。 表 1 催青要求 胚子发育阶段 催青温度(℃) 相对湿度(%) 感光程度 丙2一戊 24~24.5 75~80 自然光线 戊,一己; 27~28 80~85 每日感光18h 5.1.3催青要点 5.1.3.1冷藏种浸酸后,用21℃保持1d,以中心胚子丙,发种,运种避免高温、日晒、雨淋及接触有 害气体。 5.1.3.2每天上午9:00时,解剖胚子,观察胚子发育阶段,并调节温湿度 5.1.3.3在催青室中,蚕种平摊或串挂、不重叠。 5.1.3.4每日换气4次,保持空气新鲜,调换上、下、左、右的蚕种位置。使之感温均匀。 5.1.3.5原原母种、原原种要根据产附、卵形、卵色、死卵、不受精卵、再出卵等进行选择。 5.1.3.6蚕种80%点青时,黑暗保护。孵化前一日天黑以后扫苗蚁。原原母种用白纸逐蛾包种、原原 种、原种逐张包种,孵化当日清5:00~6:00时感光。 5.1.4青卵抑制 遇特殊情况需推迟收蚁时,可进行转青卵的冷藏抑制,抑制温度为5℃,时间以2d-3d为限。进入 抑制温度前和抑制结束时都要有3h-5h的中间温度过渡。 3 DB45/T 83—2003 5.2收蚊 5.2.1收蚁蚊前的准备 收蚁前,蚕室调整至目的温湿度;准备好蚕座纸、薄膜、称量仪器、蚕筷、鹅毛等收蚁用具;采好 收蚁用叶。 5.2.2收蚁方法 单蛾育收蚁可采用直接桑收法。蛾区蚁量育采用桑引法或者打落法收蚁,专人称量,定量分区。收 蚁时间生产上一般春季在9:00前进行,夏季、秋季在上午8:00前进行,收蚁结束后要保留卵壳作微粒 子病补正检查。 6原蚕饲育 6.1蚕室的气象环境 6.1.1温湿度要求 温湿度要求见表2。 表2原蚕各龄期温湿度要求 龄别 3龄 4龄 5龄 1龄~2龄 26~27 25~26 24~25 目的温度(℃) 27~28 相对湿度(%) 85~90 80~85 75~80 70~75 6.1.2空气 整个蚕期尤其是壮蚕期要注意通风换气。小蚕防干育喂叶前半小时揭开薄膜。 6.1.3光线 1龄~3龄每白连续光照18h,4龄~5龄自然光照。 6.2饲料管理 6.2.1各龄期采叶的选择要求 各龄期采叶的选择要求见表3。 表 3 各龄用叶要求 1龄 2 龄 3龄 4龄 5 龄 龄期 适熟偏嫩 适熟 成熟 成熟 成熟程度 适熟偏嫩 光泽 稍有 有 有 有 有 绿中带黄 绿色 浓绿 浓绿 叶色 黄中带绿 5~ 6 中 中部、下部 叶位 3~4 4~5 75~80 70~75 70~75 含水率% 75~80 75~80 6.2.2桑叶的采运 1龄~2龄叶采下放入小筐中,3龄~5龄叶采下放入大筐中,高温的中午不采叶。不采虫口叶、黄 叶、泥叶、煤烟叶、尽量不采水叶,松装快运,防止桑叶发热、凋菱。 6.2.3桑叶的贮藏 贮柔室要低温多湿,小蚕桑叶要整齐地叠放,覆盖湿润的纱布或薄膜:壮蚕用叶运回后,抖松,散 热后起哇覆盖薄膜,贮藏期不超过24h。 6.2.4调桑 切叶标准:收蚁0.2cm×0.2cm方块;1龄期0.5cm×0.5cm方块;2龄期1cm×1cm方块:3龄切 成三角形

.pdf文档 DB45-T 83-2003 种茧育养蚕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83-2003 种茧育养蚕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83-2003 种茧育养蚕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83-2003 种茧育养蚕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4:09:4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