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B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 委员会备案号: 36054-2013 DB45 芒果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白粉病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mango pest monitoring -Part 2:Mango powdery mildew 2012 - 10 - 25发布 2012 - 11 - 25实施 DB 45/T 847.2—2012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5/T 847.2—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芒果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白粉病 DB45/T 847.2—2012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DB45/T 847.2—2012 前 言 DB45/T 847《芒果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茶黄蓟马; ——第2部分:白粉病; ——第3部分:桔小实蝇; ——第4部分:炭疽病; ——第5部分:横线尾夜蛾; ——第6部分:芒果小齿螟; ——第7部分:扁喙叶蝉; ——第8部分:细菌性角斑病; ——第9部分:叶瘿蚊; ——第10部分:切叶象甲; ——第11部分:双线盗毒蛾; ——第12部分:流胶病; ——第13部分:矢尖蚧。 本部分是 DB45/T 847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南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南宁市 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永森、李善钦、 黄国弟、周俊岸、李日旺、莫永龙、何君、蓝唯、梁宏合 。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DB45/T 847.2—2012 II DB45/T 847.2—2012 1 芒果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白粉病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芒果白粉病(Mango powdery mildew )的术语和定义、严重度和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监测方法和监测报告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芒果白粉病的普查和监测工作。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标准的本部分。 2.1 芒果白粉病 mango powdery mildew 芒果白粉病病原菌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芒果粉孢霉Oidium mangiferae Berthet,有性阶段为子 囊菌门白粉菌属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为芒果花期至幼果期的主要病害,危害花序、 幼果及嫩叶。其症状表现为:开始时在被害的器官上出现一些分散的白粉状小斑块,后逐渐扩大并 相互联合形成一片白色粉状霉层,即病原菌的节孢子,霉层下的组织逐渐变褐坏死 。严重时主花 穗、侧梗及幼果均可发病,全穗花朵、幼果脱落。在广西全部芒果产区均有发生。 2.2 病株率 rate of diseased plant 调查见病株数占调查总株数的比率。 2.3 病穗率 diseased panicle rate 调查见病穗数占调查总穗数的比率,用X表示。 2.4 发病面积比率 diseased area of the investigation area 调查见发病面积占总调查面积的比率,用Y表示。 3 严重度和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3.1 严重度分级标准 根据发病的主侧花穗数占该花穗中主侧花穗总数的比率确定花穗的严重度,严重度分为6级,如下: ——0级:无病; ——1级:小于或等于10%的主侧花穗发病; ——3级:11%~20%的主侧花穗发病; ——5级:21%~40%的主侧花穗发病; ——7级:41%~60%的主侧花穗发病; ——9级:61%以上的主侧花穗发病,导致大量落果。 DB45/T 847.2—2012 2 3.2 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发生程度分为5级,即1级(未发生或轻发生)、2级(中等偏轻发生)、3级(中等发生)、4级(中 等偏重发生)、5级(大发生),以最终调查的病穗率、病情指数为划分标准,发病面积比率作为参考 指标。病穗率与病情指数为联动指标,如有一项不能同时达到定级标准时按偏重一级认定。各级指标见 表1。 芒果白粉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发生程度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病穗率(X,%) 0≤X≤10.0 10.0<X≤20.0 20.0<X≤30.0 30.0<X≤40.0 X>40.0 病情指数(I) 0≤I≤5.0 5.0<I≤10.0 10.0<I≤20.0 20.0<I≤25.0 I>25.0 发病面积比率(Y,%) Y<30 Y≥30 Y≥30 Y≥30 Y≥30 4 监测方法 4.1 监测时期 芒果花芽萌动期开始至幼果期。 4.2 监测区域 每个县(市)设置5个监测点,每个点选择面积大于0.33 hm2的芒果园3块。 4.3 监测调查方法 每块果园用“平行线取样法”选取5个点,每点按行连续调查5株,每株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每个 方向调查2个花穗,作标志固定,每3 d调查一次,调查至幼果期结束。记录病穗情况,计算病株率、病 穗率和病情指数,结果录入《芒果白粉病田间病情调查表》(参见附录A)。 4.4 病情指数计算 病情指数用以表示病害发生的平均水平,通过公式(1)计算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I)=( ) 9´´ å 调查总穗数相对级数值 各级病穗数×100…………………………………… (1) 5 监测报告 监测中发现有芒果白粉病发生,根据监测情况判定发生范围及程度,填写《芒果白粉病发生动态调 查汇报表》(参见附录B)。 DB45/T 847.2—2012 3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芒果白粉病田间病情调查表 表A.1 芒果白粉病田间病情调查表 各级病穗数 调查 日期 调查 地点 芒果 品种 物候 期 田间 温度 (℃) 相对 湿度 (RH%) 调查 株数 发病 株数 病株 率(%) 0 级 1 级 3 级 5 级 7 级 9 级 病穗 率(%) 病情 指数 备注 DB45/T 847.2—2012 4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芒果白粉病发生动态调查汇报表 表B.1给出了芒果白粉病发生动态调查汇报表。 表B.1 芒果白粉病发生动态调查汇报表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面积 hm2 发生面积 hm2 发病面积 比率% 病株率 % 病穗率 % 病情指数 备注 监测方法: 监测结论: 备注: 监测单位: 监测人(签名): 年 月 日

.pdf文档 DB45-T 847.2-2012 芒果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 白粉病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847.2-2012 芒果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 白粉病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847.2-2012 芒果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 白粉病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847.2-2012 芒果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 白粉病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4:10:5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