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 委员会备案号: 36451-2013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886—2012 甜茶(甜叶悬钩子 Rubus suavissmus S.Lee)生产技术规程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Rubus suavissmus S,Lee 2012-12-10发布 2012-12-3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5/T 886—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广西分析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柳州 瑶乐天然植物制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艳、吴幼媚、张兰、莫建光、陈秋虹、黄岛平、徐慧、陈建红、杨 继南、王 玉清。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45/T 886—2012 II DB45/T 886—2012 1 甜茶(甜叶悬钩子 Rubus suavissmus S.Lee )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甜茶(为蔷薇 科植物甜叶悬钩子 Rubus suavissmus S.Lee的干燥叶)栽培的术语和定 义、栽培环境条件、栽培技术、采收与初加工、贮藏和经营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甜茶栽培生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 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2002年)第23号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分株繁殖 将母株支根上萌发的幼株切割下来,进行移植培养成独立新植株的方法。 3.2 分根繁殖 截取母树突起白色不定芽的根段培育苗木的方法。 4 栽培环境条件 4.1 环境与土壤 应符合GB 3095 和GB 15618的要求。适应于由花岗岩、页岩、板岩等发育而成的红壤或黄红壤。 4.2 生长条件 4.2.1 温度 年均气温15 ℃~30 ℃。 DB45/T 886—2012 2 4.2.2 降雨量 年降雨量1 400 mm~2 000 mm。 4.2.3 湿度 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 60 %~90 %。 5 栽培技术 5.1 苗木繁育 5.1.1 种子繁育 5.1.1.1 采集与保存 每年6月果实成熟呈橙红色或红色时可以采集种子,然后取出种子用润沙覆盖保存。 5.1.1.2 播种育苗 5.1.1.2.1 播种时间 宜随采随播,如果需要储存,贮藏期不超过半年。 5.1.1.2.2 容器苗 种子在整好的河沙苗床上按株行距 20 cm×(5 cm~7 cm) 条播,当种子长出2片叶后,移入8 cm× 11 cm的营养袋内培育。 5.1.2 分株繁殖 5.1.2.1 分株时间 每年的3 ~4 月。 5.1.2.2 分株方法 将萌发有幼株且健壮,叶片尚未展开,又长有须根的支根挖取,然后在长约10 cm 处切断栽植到12 cm ×15 cm的营养袋内培育成新植株。 5.1.3 分根繁殖 5.1.3.1 分根时间 每年的3 ~5 月。 5.1.3.2 分根方法 将出现许多白色突起的不定芽的支根挖出,然后按10 cm~15 cm 切成根段。斜插或平埋于沙床中培 养成新植株。 DB45/T 886—2012 3 5.1.4 组培繁殖 5.1.4.1 外植体选择 选择兜部萌生的、无病虫害健壮的嫩枝为外植体。 5.1.4.2 外植体消毒 用75%酒精浸泡外植体,搅拌消毒 10 s~30 s,无菌水清洗3 ~4 次。然后用0.1%氯化汞药液浸泡 外植体,搅拌消毒 8 min~15 min,无菌水漂洗 3 ~4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后待接种。 5.1.4.3 外植体接种 在超净工作台中,将消毒好的外植体剪除两端死组织 ,直插式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参见附录 A中 A.1)。 5.1.4.4 继代培养 选取生长势旺盛的丛芽,分割成拥有5 ~7 株单芽的小丛芽,分别转接入继代培养基上(参见附录 A 中A.2),于1 000 Lx~2 000 Lx的光照下培养,每天光照8 h~12 h。以自然散射光照为主,人工光照为 辅。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5 ℃±3 ℃。继代培养周期25 d~30 d。 5.1.4.5 生根培养 选取叶片展开、叶色翠绿、高2.5 cm~4 cm 的丛芽,清洗干净培养基,移植于蛭石:泥炭土=1:1的 基质床上,培育15 d~30 d 丛芽长出根系时,再分单株苗木移植于营养杯中继续培育。 5.1.5 苗木管理 5.1.5.1 水的管理 及时给苗木浇水,保持苗床或营养杯基质湿润,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积水。 5.1.5.2 除草施肥 及时清除杂草,保持苗床或营养杯无杂草;每隔15 d~20 d 施0.1%~0.3%浓度的复合肥水溶液1 次,施肥浓度随着苗龄增大由稀到浓递增。 5.2 种植 5.2.1 选地 海拔500 m~1 000 m之间,排水良好,质地疏松肥沃。 5.2.2 整地 5.2.2.1 整地时间 宜选择冬季或造林前30 d~60 d 进行。 DB45/T 886—2012 4 5.2.2.2 整地 坡度≤15°以下的造林地,实行全垦,深30 cm。坡度在16°~25°或≥25°以上陡坡的造林地, 沿等高线方向起畦,畦宽400 cm,高20 cm。按200 cm×200 cm的株行距挖坎整地;挖明坎,坎的规格: 30 cm×30 cm×30 cm。 5.2.3 回坎 造林前30 d,将表土及坎附近的腐殖质回填坑内,待回土至1/2坎深时,每坎施入腐熟的有机肥1 kg 或钙镁磷、过磷酸钙肥 0.5 kg~1.0 kg作基肥,将肥料与泥土充分混匀后继续回土,回土高于地表 面3 cm~5 cm。 5.2.4 定植 以3 ~4月份进行,每坎种苗1株。放苗时要让苗木的根系自然伸展开,覆土过根茎为宜,如果是裸 根苗造林,当土填至一半时,用手轻轻提苗以使根系舒展在再用土稍压实,并浇足定根水。 5.2.5 田间管理 5.2.5.1 中耕除草 一般在每年的5月和8月各除草1次。可以使用人工或化学除草;化学除草采用草甘磷除草剂,施用 量1 kg~1.5 kg/亩,兑水45 kg~75 kg。喷施前用塑料薄膜对甜茶植株进行防护。 5.2.5.2 追肥 中耕除草时,在幼树的上方或两侧,离树蔸30 cm~50 cm 处挖沟,沟长30 cm~50 cm,深20 cm~30 cm, 宽10 cm~15 cm,以每株1 kg~2 kg腐熟的厩肥麸肥等农家肥均匀撒于沟内,用表土覆盖肥料。 5.2.5.3 打顶摘芽和修剪 在植株开始萌发侧枝时,打去顶芽以促进侧芽生长;当侧枝长到40 cm长时,再摘去顶芽,以促使 萌发二次侧枝;冬季将结果枝及时剪除,以利于分蘖萌芽。 5.2.6 病虫害防治 5.2.6.1 毛毡病 人工及时清理病株并烧毁;使用鱼藤酮、苦楝皮提取液等无公害植物性农药喷杀。 5.2.6.2 灰象、叶甲、单脊球叶虫害 用90%的敌百虫1 000倍液喷杀。 6 采收与初加工 6.1 采收 种植当年可以采收,在7月和11月晴天采集成熟的叶片。 6.2 初加工 于60 ℃恒温烘干。

.pdf文档 DB45-T 886-2012 甜茶 甜叶悬钩子 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886-2012 甜茶 甜叶悬钩子 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886-2012 甜茶 甜叶悬钩子 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886-2012 甜茶 甜叶悬钩子 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4:14:1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