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30 B 41 DB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4/T885--2013 奶牛繁殖障碍的判定和防治 2013 - 11 - 18 发布 2013 -11 - 18 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4/ T 8852013 前 I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 本标准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归口。 本标准由宁夏农林科学院草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小军、马吉锋、王建东、薛伟、温万、李艳艳、郝峰、常国兴、宋学功、詹 兴中、刘春雨、杨春莲、马乐天、马青、李灵灵、张俊丽、孙文华、杨炜迪、岳彩娟。 DB64/ T 885—2013 奶牛繁殖障碍的判定和防治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繁殖障碍的判定和防治的术语和定义、奶牛繁殖障碍的类型与判定标准、繁殖障 碍的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奶牛繁殖障碍的判定和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4-2004奶牛饲养标准 NY/T1167-2006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 NY/T1168-2006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1169-2006畜禽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NY/T1335-2007牛人工授精技术规程 《乳用动物健康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37)2008年12月30日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奶牛繁殖障碍 奶母牛机体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发生改变,导致繁 殖机能发生了异常,不能繁殖正常后代。 3. 2 奶牛人工授精 操作人员借助器械将奶牛精液输送到发情母牛生殖道的适当位置使之受孕,以代替奶牛自然交配繁 殖后代的一种技术。 3.3 适繁育成牛 14月龄以上,体重达到320kg以上,生殖器官发育正常、健康的育成奶母牛。 3.4 DB64/T885-2013 适繁经产牛 适繁育成奶母牛经分娩后的健康母体。 4 奶牛繁殖障碍的类型与判定标准 4.1奶牛繁殖障碍的类型 4.1.1先天性繁殖障碍 由近亲交配、遗传缺陷等引起生殖器官的发育异常或者卵子、精子及合子有生物学的缺陷,而使奶 母牛丧失繁殖能力。包括生殖器官幼稚病、畸形、两性畸形、异性李生母犊等。 4.1.2后天获得性繁殖障碍 生殖器官的发育正常,因营养、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环境、衰老和疾病等原因导致繁殖机能出现 暂时(可逆)或永久(不可逆)的繁殖障碍。后天获得性繁殖障碍按病因可分为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 因素引发繁殖障碍。 4.1.2.1传染性因素引发奶牛繁殖障碍 由于奶母牛患布鲁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传染性疫病,以及新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等寄生虫病, 引发的繁殖障碍。 4.1.2.2非传染性因素引发奶牛繁殖障碍 由于营养、生殖器官疾病、体况、环境应激、繁殖技术不当、管理粗放、过度利用、衰老、福利水 平低下等因素,引发的繁殖障碍。 4.2奶牛繁殖障碍的判定 适繁育成奶母牛,自初次人工授精开始50d内未能配妊者;适繁经产牛自分娩后,在120d之内未能配 妊者;妊娠后各种原因引起的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无活力的弱胎、畸形胎儿等不能生产正常特牛者, 均为繁殖障碍。 5奶牛繁殖障碍的防治 5.1基本原则 按照病因和临床症状分类,预防为主,对症治疗。 5.2先天性繁殖障碍的防治 加强选育选配,避免遗传缺陷。经检查确诊后及时淘汰。 5.3后天获得性繁殖障碍 5.3.1传染性因素引发奶牛繁殖障碍的防治 根据《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进行分类处理和防治,并应符合《乳用动物健康标准》的规定。 5.3.1.1·.由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布鲁氏杆菌等引起的繁殖障碍 2 DB64/ T 885—2013 经确诊后淘汰,并无害化处理;对牛群加强检疫和预防,逐步净化。 5.3.1.2由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沙门氏菌病等引起的繁殖障碍 确诊后根据病原微生物对症治疗。加强牛群的防疫和检疫工作。 5.3.1.3由寄生虫病引起的繁殖障碍 5.3.1.3.1新孢子虫病 及时隔离患牛;治疗用复方新诺明200mg/kg/d与磺胺甲基异恶唑100mg/kg/d,分4次拌料饲喂,连 用2周,或者乙胺嘧啶-磺胺六甲氧嘧啶复合片剂(每片含乙胺嘧啶25mg,磺胺六甲氧嘧啶500mg),首次 3片/d,以后2片/d,连用14d;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犬接触牛群、饲草料、水源等。 5.3.1.3.2弓形虫病 及时隔离患牛,杀灭弓形虫病原体;治疗用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钠注射液治疗,20mg/kg肌注,首 次用药加倍,2次/d,连续用药14d。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免疫力。 5.3.1.4环境控制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粪便无害化处理、畜禽环境污染控制按NY/T1167-2006、 NY/T1168-2006、NY/T1169-2006的规定执行。 5.3.2非传染性因素引发奶牛繁殖障碍的防治 5.3.2.1营养因素引发奶牛繁殖障碍的防治 确保奶牛日粮营养平衡,使用奶牛专用配合精饲料,定期对饲料营养成分化验检测,保证其质量。 干奶期要合理投料,控制母牛骠情和体况,防止过肥过瘦;围产期注意维生素A、D、E和微量元素硒的 补充及矿物质Ca、P比例,以减少胎衣滞留和子宫复旧延迟。 5.3.2.2生殖器官疾病引发奶牛繁殖障碍的防治 5.3.2.2.1卵巢静止 治疗用促卵泡素(FSH)200IU或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00IU~2000IU,1次肌注,人工授精 时,1次肌注促黄体激素生成激素As(LHRH-As)100IU。加强饲养管理,均衡营养,补充维生素A、D、E 等。 5.3.2.2.2持久黄体 治疗每间隔5d~7d,1次肌注氯前列烯醇0.4mg~0.6mg,至黄体消退。预防应加强饲养管理,均衡 营养,补充维生素。 5.3.2.2.3滤泡囊肿 治疗每间隔2d~3d,1次肌注LHRH-As100IU;或每间隔5d~7d,1次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5000IU~10000IU、地塞米松磷酸钠20mg,至囊肿消退。 5.3.2.2.4黄体囊肿 治疗每间隔5d7d,1次肌注氯前列烯醇0.4mg~0.6mg或HCG100001U,1次肌肉注射,至囊肿消 3 DB64/ T8852013 退。预防应加强饲养管理,均衡营养,补充维生素A、D、E等。 5.3.2.2.5子宫内膜炎 50ml~100ml稀释后;或高效米先30ml~50ml;或宫速清30mL~50mlL;炎康宁1号20ml/支×2支,1次子 宫灌注,隔日1次,连续3次~5次,同时肌注氯前列烯醇0.4mg,利于子宫内液体排出。预防应加强饲养 管理,均衡营养,补充维生素A、D、E等,提高机体免疫力。 5.3.2.2.6阴道炎 用0.02%新洁尔灭或0.1%~0.2%高锰酸钾或0.1%碘伏,清洗阴道,1日或隔日清洗1次,至治愈。预 防应注意助产、人工授精等造成阴道损伤。 5.3.2.2.7子宫颈炎 参照子宫内膜炎治疗药物,清洗患处,并子宫灌注,隔日1次,连续3次~5次。 5.3.2.2.8输卵管炎 治疗选用广谱抗生素,用38℃的生理盐水50ml~100m1稀释后,灌注子宫后,按压子宫,使药液直达 输卵管,隔日1次,连续3次~5次。预防应及时治疗子宫内膜炎,提高机体免疫力。 5.3.2.3体况因素引发奶牛繁殖障碍的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均衡营养,避免过肥或过瘦,体况评分3.25土0.25为宜。 5.3.2.4环境应激引发奶牛繁殖障碍的防治 冬季防寒、夏季防暑、加强人畜接触,减少或消除各种外界刺激,降低环境应激反应。 5.3.2.5繁殖技术不当引发奶牛繁殖障碍的防治 加强发情鉴定,防止早配、迟配和漏配;按NY/T1335-2007的规定操作,杜绝野蛮操作,防止损伤。 5.3.2.6管理粗放引发奶牛繁殖障碍的防治 按NY/T34-2004和《乳用动物健康标准》规范饲养。 5.3.2.7衰老因素引发奶牛繁殖障碍的防治 根据奶牛胎次、年龄,即8胎以上或10年以上,可适时淘汰。 5.3.2.8福利水平低下和过度利用引发奶牛繁殖障碍的防治 提高福利水平,按NY/T34-2004的规定进行饲养。 DB64/ T8852013 退。预防应加强饲养管理,均衡营养,补充维生素A、D、E等。 5.3.2.2.5子宫内膜炎 50ml~100ml稀释后;或高效米先30ml~50ml;或宫速清30mL~50mlL;炎康宁1号20ml/支×2支,1次子 宫灌注,隔日1次,连续3次~5次,同时肌注氯前列烯醇0.4mg,利于子宫内液体排出。预防应加强饲养 管理,均衡营养,补充维生素A、D、E等,提高机体免疫力。 5.3.2.2.6阴道炎 用0.02%新洁尔灭或0.1%~0.2%高锰酸钾或0.1%碘伏,清洗阴道,1日或隔日清洗1次,至治愈。预 防应注意助产、人工授精等造成阴道损伤。 5.3.2.2.7子宫颈炎 参照子宫内膜炎治疗药物,清洗患处,并子宫灌注,隔日1次,连续3次~5次。 5.3.2.2.8输卵管炎 治疗选用广谱抗生素,用38℃的生理盐水50ml~100m1稀释后,灌注子宫后,按压子宫,使药液直达 输卵管,隔日1次,连续3次~5次。预防应及时治疗子宫内膜炎,提高机体免疫力。 5.3.2.3体况因素引发奶牛繁殖障碍的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均衡营养,避免过肥或过瘦,体况评分3.25土0.25为宜

.pdf文档 DB64-T 885-2013 奶牛繁殖障碍的判定和防治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4-T 885-2013 奶牛繁殖障碍的判定和防治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64-T 885-2013 奶牛繁殖障碍的判定和防治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64-T 885-2013 奶牛繁殖障碍的判定和防治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11:02:1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