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 020.20 B 05 DB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4/T 935—-2013 甘草主要病虫害调查技术规范 2013- 12-17 发布 2013-12-17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4/ T 935-2013 前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 本标准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归口。 本标准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宏灏、南宁丽、王芳、杨炜迪、张治科、张蓉。 DB64/T935-2013 甘草主要病虫害调香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草主要病虫害调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调查对象、发生规律和调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甘草主要病虫害的田间监测。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 1 样地 用于对象调查采样而限定范围的地段,能够反映某区域病虫害数量分布状况和发生危害程度而设立 的有代表性的田间调查区域。 2. 2 五点取样法 适用于害虫分布为随机分布型的情况,可按一定面积、一定长度或一定植株数量选取样点。 2.3 网格取样法 按一定规则网格(方形、矩形或菱形)进行的采样,适合分布不均匀病虫取样,基本能够有效地反映 总体的分布特征。 2. 4 化学引诱剂诱集法 利用昆虫对一些化学物质的趋性进行诱集捕获的方法,适用于移动能力较强的昆虫。 2. 5 复网 使用捕虫网贴近植物水平180°左右各扫1次为1复网。 2. 6 拍打法 DB64/T 935—2013 利用不少昆虫具有假死性或受到外力容易掉落寄主植物的特点,拍打其寄主植物,使其落入网袋、 采集伞、白布单或白板等工具内。 3调查对象 3.1主要调查以下病虫害: a) 甘草胭珠(Porphyrophora sophoraeArch.); b)甘草萤叶甲(DiorhabdatarsalisWeise); c) 甘草蚜虫:棉黑蚜(Aphis atrata Zhang.)、乌苏黑蚜(Aphis craccivora usuana Zhomy.); d) 敦煌叶螨(TetranychusdunhuangensisWang.); e) 甘草种子小蜂(BruchophagusglycyrrhizaeNiikolskaya.) f)甘草豆象(Bruchidius ptilinoides Faharaeus.); g) 甘草蓟马(Thrips spp.); h) 甘草锈病(Uromyces glycyrrhizae.Magn.); i)甘草褐斑病(Cercospora astrgalisWoron.), 3.2甘草主要病虫害形态特征见附录A。 4发生规律 4.1甘草胭珠 年发生1代,以3龄若虫聚集在甘草根茎芽处越冬,翌年5月上旬以珠体形式固定于甘草根茎部危害, 8月中旬至9月上旬成虫出土交尾并在土壤中产卵,卵包裹在卵囊中,雌虫平均产卵1051粒,最高达1344 卵粒。9月底至10初卵孵化,若虫聚集在卵囊中,直到10月下旬蜕皮后出土寻找寄主,11月上中旬再次 蜕皮后休眠越冬,部分若虫聚集在卵囊中越冬。该虫发生量与甘草密度、土壤湿度呈正相关,与降雨量 呈负相关。 4.2甘草萤叶甲 年发生2代~3代,以成虫越冬,4月下旬至5月初,越冬成虫出土交尾产卵,5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 化,6月中旬第1代成虫发生高峰期,7月上中旬第2代幼虫危害严重。 4.3甘草蚜虫 年发生多代,通常6月初开始发生,6月中下旬为发生高峰期,常群集于甘草顶端嫩叶、心叶、花器 处刺吸危害。 4.4敦煌叶螨 年发生10代~13代,以成螨在枯枝落叶、杂草根际越冬,春季雌螨出垫活动,干旱高温有利于叶螨 发生,8月~9月为发生盛期。 4.5甘草种子小蜂 年发生1代~2代,以老熟幼虫在甘草种子豆粒内越冬,翌年3月底开始化蛹,5月~6月中旬成虫开 始陆续羽化,6月中下旬产卵于豆荚表皮内,7月中旬第1代成虫开始羽化并交尾产卵,发育不整齐,较 早的成虫8月中旬羽化。 2 DB64/T935—2013 4.6甘草豆象 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甘草种子豆粒内越冬,翌年4月份化蛹,并有成虫开始陆续羽化、交尾产 卵,6月中旬成虫高峰期,幼虫7月至翌年3月种子内都可见到。 4.7甘草蓟马 年发生6代~8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土壤表皮层中越冬,翌年6月下旬出现第1代,10月下旬~ 11月上旬进入越冬,世代重叠严重。成虫羽化后2d~3d开始交配产卵,卵单产于花组织表皮下。 4.8甘草锈病 锈菌以冬孢子和菌丝体越冬,次年造成系统侵染,5月~6月为发病高峰期,病叶背面产生大量夏孢 子,借助空气传播造成再侵染。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至8月下旬形成第2次发病高峰。 4.9甘草褐斑病 病菌以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初侵染后产生大量孢子,引起多次再 侵染,7月~9月份雨水多,露水重,有利于病害发生。 5调查方法 5.1样地选择 选择不同类型具有代表性的甘草田,甘草胭珠和甘草锈病重点调查种植年限2年以上的田块,每 个样地1hm²。 5.2甘草胭珠 5.2.1调查时间 5.2.1.1每隔7d调查1次。 5.2.1.2成虫期:8月中下旬。 5.2.1.3卵期:8月下旬~9月。 5.2..1.4若虫期:4月中下旬,10月底~11.月中下旬。 5.2.1.5珠体期:5月上旬~8月上旬。 5.2.2 调查方法 按附录B中的表B.1要求调查记载。 5.2.2.1珠体:采用网格法取样,每样地调查20个样点,每点调查3株,挖开甘草根部,记录地下茎 及根部珠体数量,虫口密度单位:头/株。 5.2.2.2若虫:4月中下旬和11月下旬参见5.2.2中的a)调查;10月底~11月中下旬采用化学引诱 剂诱集法,网格法取样,每样地设置20个样点,每点埋置3个装有化学引诱剂的诱瓶,瓶口平与地面, 7d后观察和记录诱瓶内若虫数量,虫口密度单位:头/瓶。 5.2.2.3.卵:采用网格法取样,每样地调查20个样点,每点调查3个样方,每样方20cm×20cm,土 层厚度5cm~8cm,样方尽可能接近甘草根部,记录卵囊数量,卵囊密度单位:个/m。 5.2.2.4成虫:采用网格法取样,每样地调查20个样点,每点调查3个样方,早晨9-10点记录地面 成虫数量,虫口密度单位:头/m。 3 DB64/T935-2013 5.3甘草萤叶甲 5.3.1调查时间 4月下旬~10月下旬,每隔7d调查1次。 5.3.2调查方法 采用直接观测法,随机5点取样,每点调查10株甘草,按附录B中的表B.2要求记录全株幼虫、成虫 数量,虫口密度单位:头/株。 5.4甘草蚜虫 5.4.1调查时间 5月下旬~7月下旬,每隔7d调查1次。 5.4.2调查方法 参见5.3.2。 5.5敦煌叶螨 5.5.1调查时间 7月下旬~9月,每隔7d调查1次。 5.5.2调查方法 采用直接观测法,随机五点取样,每点调查10株,调查每株甘草上、中、下部各10片叶,按照螨害 分级标准调查,调查记载见附录B中的表B.3要求,螨害指数按公式(2)计算。 a)螨害分级标准 0级:无危害; 1级:叶背面有零星结网; 2级:结网面积占叶面1/3以下; 3级:结网面积占叶面1/3以上。 b)螨害指数计算公式: Z(各级叶片数×相对害螨级数值) 螨害指数= ×100 (1) 调查总叶数 5.6甘草种子害虫 主要种类甘草种子小蜂、甘草豆象。 5.6.1调查时间 4月中旬~8月下旬,每隔7d调查1次。 5.6.2调查方法 a)成虫:采用网捕法,随机五点取样,每点扫20复网,按附录B中的表B.4要求记录网内甘草 种子小蜂、甘草豆象成虫数量,虫口密度单位:头/复网。 4 DB64/T 935—2013 (q 幼虫和蝇:采用五点取样法,每个样点调查3株甘草,每株甘草取上、中、下各3个花序所有 豆英,编号装袋带回实验室,用刀片及昆虫针解剖种子(勿伤内含物,以免损伤虫体),在解部 镜下观察,按附录B中的表B.5要求记录甘草种子害虫幼虫、蛹的数量,虫口密度单位:头/ 花序。 5.7甘草蓟马 5.7.1 调查时间 6月中旬~7月中旬甘草盛花期,每隔7d调查1次。 5.7.2调查方法 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3株甘草,每株甘草取上、中、下各3个花序,采用拍打法,将蓟马拍落 在40cm×60cm白板上,按附录B中的表B.5要求记录蓟马数量,虫口密度单位:头/花序。 5.8甘草锈病 5.8.1调查时间 5月上旬~9月上旬,每隔7d调查1次。 5.8.2调查方法 网格法取样,每样地调查20个样点,每样点随机调查2株,调查每株甘草上、中、下部各10片叶, 按附录B中的表B.6要求记录严重度,分为9级,病斑占叶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0、1%、5%、10%、20%、40%、 60%、80%、100%,对处于等级之间的则取其接近值,对应以0、1、2、3、4、5、6、7、8、9表示,病情 指数按式(2)计算。 (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 病情指数= x100 调查总叶数×最高级数值 (2) 5. 9 :甘草褐斑病 5.9.1调查时间 8月~9月,每隔7d调查1次。 5.9.2 调查方法 参见5.8.2。 5.10天敌调查 结合系统调查,采用网捕法,随机五点取样,每点扫20复网,按附录B中的表B.4要求记录天敌种类, 虫口密度单位:头/复网。

.pdf文档 DB64-T 935-2013 甘草主要病虫害调查技术规范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4-T 935-2013 甘草主要病虫害调查技术规范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64-T 935-2013 甘草主要病虫害调查技术规范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64-T 935-2013 甘草主要病虫害调查技术规范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11:22:2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