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43.040.60
CCST26
QC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531—XXXX
代替QC/T531-2001
汽车视镜
Motorvehiclemirrors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QC/T531—XXXX
I目次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要求................................................................................1
5试验方法...........................................................................3
6检验规则...........................................................................5
7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6QC/T531—XXXX
I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QC/T531-2001《汽车后视镜》,与QC/T531-200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修改内容
如下:
a)删除了术语和定义中的监视镜、平面镜、凸面镜、反射率可变后视镜(见2001版3.1.3、3.2、
3.3、3.4);
b)更改了一般要求(见4.1);
c)更改了耐温度交变性能(见4.2.4)及试验方法(见5.2.4);
d)更改了耐湿热性能(见4.2.5)及试验方法(见5.2.5);
e)更改了耐光老化性能(见4.2.6)及试验方法(见5.2.6);
f)更改了耐振性(见4.2.8)及试验方法(见5.2.8);
g)增加了光学振动(见4.2.9)及试验方法(见5.2.9);
h)增加了内视镜操作耐久(见4.2.10)及试验方法(见5.2.10);
i)增加了外视镜的折叠耐久(见4.2.11)及试验方法(见5.2.11);
j)增加了内视镜的气味性(见4.2.12)及试验方法(5.2.12);
k)增加了禁用物质(见4.2.13)及试验方法(见5.2.13);
l)增加了燃烧特性(见4.2.14)及试验方法(见5.2.1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兴科迪科技(泰州)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岚图汽
车科技有限公司、奥德科检测(泰州)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雷昕、华进勇、范云峰、韩禹、贠涛、窦健强、魏勇、翁文同、朱成章。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9年首次发布为QC/T531-1999;2001年第一次修订为QC/T531-2001;本次为第二次修订。QC/T531—XXXX
1汽车视镜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视镜(以下简称“视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
输和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安装在M类和N类汽车上的视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8410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T10125-2021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15084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
GB/T30512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GB38262客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QC/T236汽车内饰材料性能的试验方法
QC/T947汽车自动防眩目视镜
QC/T965汽车电动后视镜驱动器
3术语和定义
GB1508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视镜mirror
通过反射面来获得视野的间接视野装置。
注:不包含潜望镜这类复杂的光学系统
[来源:GB15084-2022,3.2]
内视镜interiormirror
安装在车辆内部的视镜,用于观察车辆正后方的视野。
[来源:GB15084-2022,3.3]
外视镜exteriormirror
安装在车辆外部的视镜,用于观察车辆后方、侧方或前方的视野。
[来源:GB15084-2022,3.4]
4技术要求
一般要求
4.1.1视镜的圆角半径、凸出高度、尺寸、反射面、曲率半径等应符合GB15084的规定。QC/T531—XXXX
24.1.2镜面表面不应有变形、模糊、气泡、划痕、裂纹、亮点、黑点、水波纹等缺陷。
4.1.3注塑件表面不应有毛刺、断差、露白、缩痕、熔接痕和划痕等缺陷。
4.1.4自动防眩目视镜应符合QC/T947的规定。
4.1.5汽车电动后视镜驱动器应符合QC/T965的规定。
性能要求
4.2.1曲率半径
视镜的曲率半径应符合GB15084的规定。
4.2.2反射率
视镜的反射率应符合GB15084的规定。
4.2.3撞击性能
视镜的撞击性能应符合GB15084的规定。
4.2.4温度交变
按5.2.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镜面不应模糊、老化,视镜零部件不应出现龟裂、粉化、
可见的变形、发粘、变色等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各功能应运行正常。
4.2.5耐湿热
按5.2.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镜面不应模糊、老化,视镜零部件不应出现龟裂、粉化、
可见的变形、发粘、变色等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各功能应运行正常。
4.2.6耐光老化
按5.2.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视镜的耐光色牢度应不低于GB/T250中规定的4级,各功能
应运行正常。
4.2.7耐腐蚀性
按5.2.7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视镜带有涂镀层的金属件外观无锈渍、开裂、变形等腐蚀
现象,各功能应运行正常。
4.2.8耐振性
按5.2.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视镜各零部件不得产生变形、损伤、脱落等影响其功能的
现象,镜面方向应保持原正常使用位置,各功能应运行正常。
4.2.9光学振动
按5.2.9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视镜总成在0.25g(g=9.8m/s2)的振动加速度、20Hz~250Hz的振动
频率范围内,测得扭转角α应符合表1要求。
表1光学振动扭转角
振动加速度 扭转角
20Hz~80Hz(包含80Hz) αmax=10′
80Hz~90Hz(包含90Hz) αmax=23′
90Hz~250Hz αmax=35′
4.2.10内视镜操作耐久
按5.2.10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前后内视镜的转动力矩偏差在初始值的±20%之内,试验过程
中不应出现额外的噪音,试验后各功能应运行正常。QC/T531—XXXX
34.2.11外视镜折叠耐久性
按5.2.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前后外视镜的转动力矩偏差在初始值的±20%之内,试验过程
中不应出现额外的噪音,试验后各功能应运行正常。
4.2.12内视镜气味性
内视镜的气味等级应不高于表2中规定的3级。
表2气味强度等级评分描述
气味强度等级 气味强度评分描述
1级 无气味,不易感觉到
2级 有气味,可以感觉到,但不刺鼻,轻微强度
3级 有明显气味,可以明显感觉到,但不刺鼻,中等强度
4级 刺鼻的气味,强度较大
5级 强烈刺鼻的气味,强度很大
6级 不可忍受的气味
4.2.13禁用物质
视镜的禁用物质应符合GB/T30512的规定。
4.2.14燃烧特性
客车内视镜燃烧特性应符合GB38262的规定;其他类型车辆内视镜的燃烧特性应符合GB8410的规
定。
5试验方法
外观
在500lx的照度条件下,距人眼500mm处从45°方向进行目视检查。
性能试验
5.2.1曲率半径
视镜曲率半径按GB15084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5.2.2反射率
视镜的反射率按GB15084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5.2.3撞击性能
视镜的撞击性能按GB15084中的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5.2.4温度交变
将视镜按实车状态安装在试验架上,不接通电源,放入试验装置内。内视镜在(90±2)℃、外视
镜在(70±2)℃的高温中放置1h,在室温中放置0.5h,然后在(-40±2)℃的低温中放置1h,在室温中
放置0.5h,试验至此为一个冷热循环,连续进行10个循环。
5.2.5耐湿热QC/T531—XXXX
4将视镜按实车状态安装在试样架上,不通电,按表3给出的试验条件进行试验。
表3耐湿热试验条件
产品类别温度
(℃)相对湿度
(%)试验时间
(h)
外视镜 65±2 95±3 48
内视镜 40±2 95±3 48
5.2.6耐光老化
将视镜按实车状态安装在耐光试验装置内,按表4给出的试验条件进行试验。
表4耐光试验条件
耐光性测试 内视镜要求 外视镜要
QC-T 531-2025 汽车视镜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12:10:5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