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91.100.99 Q10 JC 备案号:48698—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2281—2014 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e aggregate mixture for road 2014-12-24发布 201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C/T2281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沧州市市政工程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许昌金科建筑清运有限公司、北京市政路桥股份公司、北京首钢资源综合利 用科技开发公司、武汉源锦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鼎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维特根(中国)机械有限公 司、上海山美重型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西安公路研究院、河南盛天环保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上海市 德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青岛理工大学、同济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宁、周文娟、吴英彪、王贯明、陈家珑、鄂长森、李洪胜、郭艳芳、李福安、 马刚平、赵文光、韩瑞民、樊斌、李如燕、李秋义、肖建庄。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JC/T2281—2014 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原材料、技术要求、配合 比设计、制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订货和交货。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道路路面基层及底基层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公路各等级道路可参照 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ISO法) CJJ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TGE42一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再生骨料recycledaggregate 由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砂浆、石、砖瓦等加工而成的粒料。 3.2 再生级配骨料recycledgradedaggregate 掺用了再生骨料的级配骨料。 3. 3 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recycledaggregateinorganicmixture 由再生级配骨料配制的无机混合料。 3. 4 再生混凝土颗粒recycledconcreteparticle 再生级配骨料中粒径4.75mm以上部分混凝土块及石块类粒料的总称。 3.5 杂物impurities 1 JC/T2281—2014 再生骨料中除混凝土、砂浆、石、砖瓦、陶瓷之外的其他物质。 3.6 最佳含水率optimummoisturecontent 材料在标准击实试验条件下,能达到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率,以の表示。 4分类 4.1 按照无机结合料的种类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分为三种:水泥稳定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石灰粉煤灰稳定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和水泥粉煤灰稳定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4.2再生级配骨料分为I类、IⅡI类。1类再生级配骨料可用于城镇道路路面的底基层以及主干路及以 下道路的路面基层:ⅡI类再生级配骨料可用于城镇道路路面的底基层以及次干路、支路及以下道路的路 面基层。 5 原材料 5.1 再生级配骨料 5.1.1 再生级配骨料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表2的规定。 表1水泥稳定的再生级配骨料颗粒组成 通过质量百分率 项目 % 底基层 基层 37.5mm 100 31.5mm 100 - 26.5mm 90~100 19. 0 mm - 72~89 9.5mm 一 47~67 筛孔尺寸 4.75mm 50~100 29~49 2. 36mm 一 17~35 1. 18 mm 一 - 600μm 17~100 8~22 75 μm 0~30 0~7 2 JC/T2281—2014 表2 石灰粉煤灰(水泥粉煤灰)稳定的再生级配骨料颗粒组成 通过质量百分率 项目 % 底基层 基层 37.5 mm 100 一 31.5 mm 90~100 100 19. 0 mm 72~90 81~98 9.5mm 48~68 52~70 筛孔尺寸 4. 75 mm 30~50 30~50 2. 36 mm 18~38 18~38 1. 18 mm 10~27 10~27 600 μm 6~20 8~20 75 μm 0~7 0~7 5.1.2 再生级配骨料4.75mm以上部分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再生级配骨料(4.75mm以上部分)性能指标要求 % 项目 再生混凝土颗粒含量 ≥90 压碎指标 ≤45 杂物含量 ≤0.5 ≤1.0 针片状颗粒含量 ≤20 5.2石灰 应符合CJJ1的规定。有效钙镁含量在40%以上的等外灰,经试验混合料28d抗压强度不小于 2.5MPa时方可使用。 5.3 水泥 应符合CJJ1的规定。 5.4粉煤灰 应符合CJJ1的规定。 5.5 5水 应符合JGJ63的规定。 技术要求 6 3 JC/T2281—2014 6.1水泥稳定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6.1.1无侧限抗压强度 应符合表4的规定。 单位为兆帕 表4水泥稳定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 主干路 其他等级道路 道路等级 快速路 基层 底基层 基层 底基层 结构部位 底基层 3.0~4.0 ≥2.0 2.5~3.5 ≥1.5 7d抗压强度 ≥2.5 6.1.2含水率 I类再生级配骨料配制的混合料含水率应在范围内;ⅡI类再生级配骨料配制的混合料含水率 应在.范围内。 6.1.3水泥掺量 应不小于配合比设计中确定的水泥掺量。 6.2石灰粉煤灰稳定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6.2.1无侧限抗压强度 应符合表5的规定。 5石灰粉煤灰稳定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7d抗压强度 单位为兆帕 表5 道路等级 快速路 主干路 其他等级道路 基层 底基层 基层 底基层 结构部位 底基层 7d抗压强度 ≥0.6 ≥0.8 ≥0.6 ≥0.8 ≥0.5 6.2.2含水率 I类再生级配骨料配制的混合料含水率应在范围内:Ⅱ类再生级配骨料配制的混合料含水率 应在025范围内。 6.2.3石灰掺量 石灰掺量应不小于配合比设计中确定的石灰掺量。 6.2.4抗冻性能 中冰冻、重冰冻区路面基层28d龄期试件5次冻融循环后的残留抗压强度比不宜小于70%。 注:冰冻区是以冻结指数为指标进行划分,重冻区不小于2000℃·d,中冻区800℃·d~2000℃·d。冻结指数 是每年冬季负温度与天数乘积的累积值(C·d)。 6.3水泥粉煤灰稳定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6.3.1无侧限抗压强度 4 JC/T2281—2014 应符合表6的规定。 单位为兆帕 表6 水泥粉煤灰稳定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 道路等级 快速路 主干路 其他等级道路 底基层 底基层 基层 底基层 结构部位 ≥1.0 ≥1.0 1.2~1.5 ≥0.6 7d抗压强度 6.3.2含水率 1类再生级配骨料配制的混合料含水率应在范围内;II类再生级配骨料配制的混合料含水率 应在o2范围内。 6.3.3水泥掺量 应不小于配合比设计中确定的水泥掺量。 7配合比设计 7.1水泥稳定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7.1.1 试配时水泥掺量宜按表7选取。 水泥稳定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试配水泥掺量 % 表7 骨料类别 结构部位 水泥掺量 基层 3 4 5 6 1类 底基层 3 4 5 6 基层 4 5 9 7 II类 底基层 3 4 5 6 7.1.2 应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方法确定不同水泥掺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按规定的压实度计算不同水泥掺量试件的干密度。 7.1.3 7.1.4试件制备、养护和抗压强度测定应符合JTGE51一2009的有关要求。 7.1.5 根据抗压强度试验结果,选定水泥掺量,水泥最小掺量应不小于3%;当采用32.5强度等级的 水泥时,水泥最小掺量应不小于4%。用内插法计算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7.2石灰粉煤灰稳定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7.2.1# 制备不同比例的石灰粉煤灰混合料,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方法确定不同比例石灰粉煤灰混合料的最 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对比相同龄期和相同压实度的抗压强度,选用试件强度最大的石灰粉煤灰比例。 7.2.2试配时石灰掺量宜按表8选取。根据7.2.1确定石灰粉煤灰比例计算粉煤灰用量。 表8 3石灰粉煤灰稳定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试配石灰掺量 % 结构部位 石灰掺量 基层 4 5 6 7 底基层 3 4 5 6 5

.pdf文档 JC-T 2281-2014 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JC-T 2281-2014 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第 1 页 JC-T 2281-2014 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第 2 页 JC-T 2281-2014 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23:54:0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