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9.040 Q10 JC 备案号:48691—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2294—2014 二氧化硫凝露气氛下的腐蚀试验 Testing in sulfur dioxide test with condensation of moisture 2015-06-01实施 2014-12-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C/T2294—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建材行业建筑材料及构件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北京天誉有限公司、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婷婷、蒋荃、冯皓、陈心欣、陶友季、张志勇、郑毅穗、王啸、张德辉。 本标准委托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JC/T2294—2014 二氧化硫凝露气氛下的腐蚀试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材料二氧化硫凝露气氛腐蚀试验方法的术语和定义、试验设备、试样、试验、清 洗、性能评价以及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建筑材料在含二氧化硫凝露气氛条件下的性能和变化,建筑构件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789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通常凝露条件下的二氧化硫腐蚀试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凝露condensationofmoisture 受冷却体的辐射影响而使气温降到露点以下冰点以上时,所含水汽的过饱和部分在冷却体表面上凝 结成水珠的现象。 3. 2 晶间腐蚀intercrystallinecorrosion 沿金属或合金的晶粒边界或它的邻近区域发展的腐蚀,是一种常见的局部腐蚀。 4试验设备 4.1试验箱 试验箱应能严密封闭,内壁所使用的材料应耐二氧化硫气氛的腐蚀,而且这些材料本身不允许释放 出对腐蚀试验有影响的任何气体或蒸汽。 试验箱应有温度测量和控制装置,压力调节阀和进气阀应装在水面以上,以防止冷凝物滴到样品上。 试验箱的形状和尺寸可根据被侧样品的尺寸及体积选择。 4.2供气 SO2气体导入前应关闭试验箱。常用气源是瓶装液态二氧化硫,或在试验设备里通过合适的方法制 备SO2气体(例如:NaHSO;十稀硫酸。为了控制加入正好需要的气体量,应采用气体流量计。应采用 分散塔或其他方式保证进入试验箱内的SO2气体能均匀分散。 4.3加热 I JC/T2294—2014 箱内应有能容纳加热和水用量的底槽,加热装置应能使试验箱在1.5h内升温到(40士3)℃。 4.4安装环境 试验箱应安装于洁净的室内,且宜放在温度变化小于5℃的室内,相对湿度不宜超过75%。 4.5腐蚀效应检验 试验箱的腐蚀效应检验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5试样 5.1总则 根据试验产品检验项目的需要来确定数量和尺寸,对比试样应不少于一件,每周期、每种试样应不 少于三件。在任何一次试验中,试样的总曝露面积应基本一致,特殊要求,可协商解决。 5.2试样类型 5.2.1平板试样 试样厚度应足以确保试样能经受预期的试验周期的腐蚀减薄,还应当考虑某些材料的力学效应和晶 间腐蚀的可能性。 5.2.2非平板试样 非平板试样尺寸也可根据暴露后性能评价的需要确定试样尺寸,或与用户协商处理。 5.3试样制备 试样应尽量保证原产品进行试验,当试样尺寸过大时,应从成品中选取或从成品上裁切,裁切时距 端部不得少于50mm,表面应无明显缺陷。 5.4对比试样储存 对比试样储存环境应通风、干燥、不受光照,还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与其他试样接触,应放在温度变 化小于土2℃,且相对湿度不大于65%,必要时也可储存在含有干燥剂的干燥器或密封塑料袋中。 5.5试样标记 每件试样上应标有唯一的在整个试验期间清晰耐久且不影响试验结果评定的标记,标记可以采取数 字编码、打缺口、打孔等方式进行,也可使用其他标记方法。 5.6试样处理 试验前应清除试样表面的灰尘、油污或影响试验结果的其他外来物质,不得采用可能浸蚀、损伤试 样表面的磨料或溶剂。 裁切后若需要对切口处进行封边处理,封边宽度应不小于10mm,封边材料的耐候性应优于试样。 用来保护其他表面的材料应同类型,不应与SO2反应,也不应在任何方面影响试验结果。 处理好的试样如不立刻进行试验应按5.4条进行储存。 需要进行划叉或划格试验的试样,实施刻划时,须使用专用的带有硬尖的划痕工具。划痕应为透过 涂层至底材的直线。金属底材划痕宽度可与用户协商确定,推荐宽度为0.3mm~1.0mm。 2 JC/T2294—2014 6试验 6.1试样放置 不会相互影响的样品方可一起试验,将试样放入箱内支架上,试样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0mm,试 验与箱壁或箱顶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m,样品下端与箱底水面距离应不小于200mm。试样与支架的接触 面积要尽可能小。 暴露试样表面的倾斜度应严格控制,如试样为平板,除非另有规定,应使其与垂直方向成(15土2)。 角倾斜放置。 试样的布置要使试样或支架上的任何冷凝水或腐蚀产物不得滴落到其他试样上。 6.2试验条件 每个循环包含对应于表1的两个试验阶段,总计24h。每一试验阶段开始时,应在1.5h内将试验 箱调到表1中所要求的试验条件。第一阶段结束后,停止加热,打开试验箱通风。第二阶段结束后,底 部水槽应清干,必要时清洗,重新加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关闭试验箱导入SO2,打开加热开关开始新的 循环。 注:SO,应在试验开始阶段确认已经最大程度溶解到测试室底部的水里,因此,在试验开始时,SO,的有效浓度约 为理论浓度的1/7。在第一阶段的试验中,初始浓度不会一直保持不变,刚开始下降很快,后面变慢。 表1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 技术要求 循环开始时理论的SO2浓度 0. 067% 0. 33% 0. 67% (体积百分比) 循环时间 8h(含加热时间) 第一阶段 温度 (40±3)℃ 试验箱条件 湿度 饱和蒸汽压(试验样品湿度) 循环时间 16h(包含冷却时间),实验箱要通风 第二阶段 温度 18℃~28℃ 试验箱条件 湿度 ≤75% 试验箱水含量 0. 67% (体积百分比) 注:试验箱推荐容积为(300士10)L,其腐蚀试验条件参数可参照附录B。对其他容积的试验箱,则可按本表所述比 例做适当调整。 6.3 试验周期 以一个循环为一个试验周期,每个试验周期内可以是在试验箱内连续曝露,或在试验箱内先曝露 8h,然后在室内环境大气中再曝露16h。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在每个循环开始之前,应更换试验箱内 的水和二氧化硫气氛。除非另有规定,否则试验周期应从下列周期中优先选用:1,2,5,10,15,20 个循环。 6.4试验中断 3 JC/T2294—2014 6试验 6.1试样放置 不会相互影响的样品方可一起试验,将试样放入箱内支架上,试样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0mm,试 验与箱壁或箱顶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m,样品下端与箱底水面距离应不小于200mm。试样与支架的接触 面积要尽可能小。 暴露试样表面的倾斜度应严格控制,如试样为平板,除非另有规定,应使其与垂直方向成(15土2)。 角倾斜放置。 试样的布置要使试样或支架上的任何冷凝水或腐蚀产物不得滴落到其他试样上。 6.2试验条件 每个循环包含对应于表1的两个试验阶段,总计24h。每一试验阶段开始时,应在1.5h内将试验 箱调到表1中所要求的试验条件。第一阶段结束后,停止加热,打开试验箱通风。第二阶段结束后,底 部水槽应清干,必要时清洗,重新加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关闭试验箱导入SO2,打开加热开关开始新的 循环。 注:SO,应在试验开始阶段确认已经最大程度溶解到测试室底部的水里,因此,在试验开始时,SO,的有效浓度约 为理论浓度的1/7。在第一阶段的试验中,初始浓度不会一直保持不变,刚开始下降很快,后面变慢。 表1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 技术要求 循环开始时理论的SO2浓度 0. 067% 0. 33% 0. 67% (体积百分比) 循环时间 8h(含加热时间) 第一阶段 温度 (40±3)℃ 试验箱条件 湿度 饱和蒸汽压(试验样品湿度) 循环时间 16h(包含冷却时间),实验箱要通风 第二阶段 温度 18℃~28℃ 试验箱条件 湿度 ≤75% 试验箱水含量 0. 67% (体积百分比) 注:试验箱推荐容积为(300士10)L,其腐蚀试验条件参数可参照附录B。对其他容积的试验箱,则可按本表所述比 例做适当调整。 6.3 试验周期 以一个循环为一个试验周期,每个试验周期内可以是在试验箱内连续曝露,或在试验箱内先曝露 8h,然后在室内环境大气中再曝露16h。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在每个循环开始之前,应更换试验箱内 的水和二氧化硫气氛。除非另有规定,否则试验周期应从下列周期中优先选用:1,2,5,10,15,20 个循环。 6.4试验中断 3 JC/T2294—2014 6试验 6.1试样放置 不会相互影响的样品方可一起试验,将试样放入箱内支架上,试样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0mm,试 验与箱壁或箱顶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m,样品下端与箱底水面距离应不小于200mm。试样与支架的接触 面积要尽可能小。 暴露试样表面的倾斜度应严格控制,如试样为平板,除非另有规定,应使其与垂直方向成(15土2)。 角倾斜放置。 试样的布置要使试样或支架上的
JC-T 2294-2014 二氧化硫凝露气氛下的腐蚀试验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1 00:05:3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