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43.040 CCST40T/CMAX 中关村智通智能交通产业联盟团体标准 T/CMAX43006—2025 车城协同感知平台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Vehicle-CityCooperativePerceptionPlatform 2025-07-18发布 2025-07-18实施 中关村智通智能交通产业联盟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MAX43006—2025 I目  次 目  次..............................................................................I 前  言..............................................................................................................................................................II 引  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符号和缩略语..................................................................................................................................................1 5车城协同感知平台技术要求..........................................................................................................................2 6车城协同感知数据交互内容..........................................................................................................................7 参考文献...............................................................................................................................................................9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MAX43006—2025 I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关村智通智能交通产业联盟提出。 本文件由中关村智通智能交通产业联盟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长安大学、北京千方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中关村智通智能交通产业联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大新、段续庭、林椿眄、邓辉、孙亚夫、刘占文、周建山、曲凯歌、董萧、 林强、吴佳琪。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MAX43006—2025 III引  言 为适应智能交通协同系统的发展,规范车城协同感知平台中车端、路侧、云平台和城市管理系统之 间的技术要求和感知数据交互内容,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参考国内外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 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明确了车城协同感知平台中系统构架与功能、网络通信安全要求、数据安全要求、定位设施 建设技术要求以及车城协同感知数据交互内容,可以为“车-路-云-城”协同感知平台的构建和示范应 用提供参考借鉴。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MAX43006—2025 1车城协同感知平台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车城协同感知平台技术要求、车城协同感知数据交互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车城协同感知平台的设计、开发、运营及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YD/T3593-2019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核心网设备技术要求 YD/T3594-2019基于LTE的车联网通信安全技术要求 YD/T3709-2020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消息层技术要求 YD/T3750-2020车联网无线通信安全技术指南 YD/T3751-2020车联网信息服务数据安全技术要求 T/ITS0180.1-2021车路协同信息交互技术要求第一部分:路侧设施与云控平台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车城协同感知平台Vehicle-CityCooperativePerceptionPlatform 通过车端、路侧、云平台和城市管理系统协同工作,实现智能交通管理和优化的综合性平台;车端 通过车载设备与路侧单元共享实时数据,提供环境感知与行驶决策;路侧通过路侧单元收集并传递交通 流、信号灯等信息,支持车辆和云端平台的智能调度;云端平台汇聚各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与决策, 优化交通流和路径规划;城市管理系统负责制定交通管理策略、监管平台运行状态,并能在重大事件或 突发情况下提供指挥调度支持,实现交通运行的全局治理与应急联动等。 3.2 城市管理系统UrbanManagementSystem 负责城市交通的宏观管理、应急响应和公共资源调配的系统,通过云平台与其他系统协同,以实现 智能化的全局交通优化和调控。 4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5G:The5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CORS:ContinuouslyOperatingReferenceStation,连续运行参考站 GN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HTTPS:HyperTextTransportProtocoloverSecureSocketLayer,超文本传送安全协议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MAX43006—2025 2IMU:InertialMeasurementUnit,惯性测量单元 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 OBU:On-BoardUnit,车载单元 RSU:RoadSideUnit,路侧单元 RTK:Real-Time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 V2X:VehicletoEverything,车联网,车与其它设备通信 5车城协同感知平台技术要求 5.1系统架构与功能 5.1.1一般要求 系统架构应符合如下基本要求: ——应统筹车城协同感知平台各部分应用实现,确保协同高效运作。 ——应从“车-路-云-城协同”的智能交通角度构建系统架构。 ——应在现有T/ITS0180.1-2021等标准的基础上设计并行结构下的体系框架。 5.1.2系统组成 5.1.2.1平台架构 车城协同感知平台应由车辆子系统、道路子系统、云端子系统和城市管理子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如 图1所示。 图1车城协同感知平台架构示意图 5.1.2.2车辆子系统 应包括车载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和惯性测量单元等)、车载计算平台、车载 通信模块(如OBU等)和信息交互设备等。该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包含但不限于: a)通过车载单元(OBU)与车端、云平台进行数据交换,提供自身状态信息,如位置、加速度 等; b)接收来自路侧或云平台的控制指令,如信号灯状态、减速避让指令等; c)根据周围环境信息提供驾驶引导,辅助驾驶员做出决策,或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执行控制指令。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CMAX 43006-2025 车城协同感知平台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MAX 43006-2025 车城协同感知平台技术规范 第 1 页 T-CMAX 43006-2025 车城协同感知平台技术规范 第 2 页 T-CMAX 43006-2025 车城协同感知平台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1 01:05:0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