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01 CCS A 014 团 体 标 准 T/CQGFA07—2025 豇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2025-07-29发布 重庆市绿色食品协会发布2025-08-13实施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IT/CQGFA 07 —2025 I前  言 草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出。 本文件由重庆市绿色食品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协会、重庆大学、重庆西农植物 保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璧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中心、铜梁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开州区农业发 展服务中心、重庆乐品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金格丰农业有限公司、开州区前程果蔬种植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彭翎凌、李姗蓉、况觅、罗雪峰、易廷辉、李玉芳、雷世梅、丁伟、杜霞、郭 萧、夏玉先、彭国雄、何平、陈贵青、詹雪萍、郭进、王康逸、秦洪伟、王洁、杨小勇。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QGFA07—2025 1豇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豇豆绿色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档案管 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豇豆绿色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T23416.7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第7部分:豆类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2619瓜菜作物种子豆类(菜豆、长豇豆、豌豆)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地环境 宜选择排灌方便、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农田灌溉水应符合GB5084的 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5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良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NY2619的规定。 6播种 6.1种子处理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QGFA07—2025 2a.非包衣种子采用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入55℃~60℃温水中浸种15min~20min,期间不断搅动, 捞出种子转入室温下的清水中继续浸泡4h~6h,捞出种子清洗,晾干备用;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 剂500倍液,浸种1h~2h,捞出冲洗后备用。 b.若选用包衣种子,可直接播种。 6.2播种时间 a.海拔300m以下区域:3月下旬~4月下旬;5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中旬。 b.海拔300m~600m区域:4月上旬~4月下旬;5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中旬~7下旬。 c.海拔600m~1000m区域:4月下旬~5月中旬。 d.海拔1000m以上区域:5月中旬~6月上旬。 6.3苗期管理 春播宜采取育苗移栽方式。发芽期温度控制在25℃~28℃,出苗后白天22℃~25℃,夜间14℃~ 16℃。夏秋栽培宜采取直播栽培方式,温度超过30℃应遮阳降温,根据天气情况适时通风。 7田间管理 7.1整地 宜选择上茬为非豆科作物地块。春季提早栽培宜选择肥沃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排水良好的砂壤 土。中晚熟栽培宜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壤土或粘壤土。播种前应深翻炕土。可结合有机肥添加枯草芽 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哈茨木霉等有益微生物菌剂。 7.2定植 宜采用深沟高厢栽培,133cm开厢,厢面种两行,或100cm开厢,厢面种一行。行距50cm~60cm, 窝距35cm~40cm,每窝3株,每667m2种植9000株。春季栽培宜采用地膜覆盖。行间宜采用园艺地布 防草。 7.3水肥管理 苗期控制浇水,不旱不浇,结荚盛期结合追肥浇水。每667m2施入商品有机肥800kg或腐熟有机肥 1500kg,复合肥(N-P2O5-K2O=15-15-15)20kg作底肥,在整地时一并施入。抽蔓后期每667m2施7kg~ 10kg复合肥。采收期,每采收2次,每667m2追施15kg~20kg复合肥或有机肥300kg~400kg。追肥宜 采用复合肥与有机肥交替使用。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7.4搭架整枝 当株高30cm时,采用人字架和单行架引蔓上架。摘除第一花序以下侧芽,及前期花芽旁边的叶芽。 植株生长旺盛的蔓茎,侧枝摘心。主蔓超过1.8m时,打顶摘心,生长旺盛茎蔓,应侧枝摘心。 8病虫害防治8.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 法。 8.2主要病虫害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QGFA07—2025 3主要病害有豇豆豆锈病、炭疽病、煤霉病等。主要虫害有蓟马、红蜘蛛、豆荚螟、美洲斑潜蝇等。 8.3防治方法8.3.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清洁田园,加强田间管理,培育适龄壮苗;宜实行轮作。 8.3.2理化诱控 采用粘虫板防治美洲斑潜蝇;采用性诱措施防治蓟马。有条件可布设防60目~80目防虫网防控蓟马、 美洲斑潜蝇、烟粉虱等。 8.3.3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采用生物制剂等措施防治病虫害,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加苏云金杆菌防治蓟马、豆 荚螟等害虫。 8.3.4化学防治 防治方法应按GB/T23416.7的规定执行,农药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规定。注意轮换用药,严格执 行安全间隔期。 9采收 谢花后9d~13d采摘。采摘时,应避免损伤其他花蕾。结荚初期2d~3d采收1次,结荚盛期宜每天 采收。 10档案管理 应建立生产全过程的记录档案,详细记录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日期;病虫 草害及重要农业灾害发生与防控情况,主要管理技术措施,产品收获日期等内容。档案记录保存期限应 不少于2y。内容及格式可参见附录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QGFA07—2025 4附录A (资料性) 豇豆生产技术档案 A.1基本情况 地点: 镇(乡) 村 组、地块号 企业名称(农户姓名): 栽培季节: 品种: 种植面积: 用种量: 播种日期: 定植日期: 始收期: 终收期: A.2生产管理 A.2.1育苗 用肥品种及用肥量: ①用肥品种: 用肥量: kg、施肥方式: ②用肥品种: 用肥量: kg、施肥方式: 覆盖方法: 种子处理方法: 土壤处理: 播种日期: 出苗日期: 苗期管理:天气(晴、雨、阴、雪、风)、生长状况及采取措施 ①年月 日,天气 生长状况: 采取措施: ,效果: ②年月 日,天气 生长状况: 采取措施: ,效果: 秧苗状况:株高:厘米、茎粗: 厘米、叶数: 、叶色 、叶形 、 有无病虫叶 、子叶有无: A.2.2定植 用肥品种及用肥量: ①用肥品种: 用肥量: kg、施肥方式: ②用肥品种: 用肥量: kg、施肥方式: 定植日期:年月日、每畦 行、株距: 厘米、地膜: A.2.3田间管理天气(晴、雨、阴、雪、风)、植物生长状况及处理措施(浇水、追肥等) ①年月 日,天气 生长状况: 采取措施: ,效果: ②年月 日,天气 生长状况: 采取措施: ,效果: A.2.4病虫害防治天气状况、植株长势、病虫害发生种类及情况、用药 ①年月 日天气 生长状况: ,病虫害种类 发生程度 ,用药种类、浓度及方法 ,防治效果: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QGFA07—2025 5②年月 日天气 生长状况: ,病虫害种类 发生程度 ,用药种类、浓度及方法 ,防治效果: 。 A.3采收 采收日期、产量、产值 A.4拉秧日期及处理方法: A.5评价:(对品种、种植时间、种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CQGFA 07-2025 豇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QGFA 07-2025 豇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第 1 页 T-CQGFA 07-2025 豇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第 2 页 T-CQGFA 07-2025 豇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1 01:09:4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