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220 CCS B 41 团体标准 T/CVMA 268—2025 反刍动物粪便蠕虫虫卵 诊断技术规范 Det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helminths egg in the feces of ruminants 2025 - 7 - 10发布 2025 - 7 - 10实施 中国兽医协会 发布 中国兽医协会 CVM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中国兽医协会 CVMA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VMA 268—2025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兽医协会兽医寄生虫 病防治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兽医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徐立新、李祥瑞、严若峰、宋小凯、陆明敏、薄新文。 中国兽医协会 CVM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中国兽医协会 CVMA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VMA 268—2025 1 反刍动物粪便蠕虫虫卵 诊断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反刍动物粪便的采集方法、运输和保存,粪便中蠕虫虫卵诊断、虫卵计数、蠕虫培养 和幼虫分离的技术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反刍动物粪便中吸虫、绦虫、线虫和棘头虫类蠕虫虫卵的诊断,包括牛、羊、鹿等反 刍动物粪便中蠕虫虫卵的诊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粪便 feces 动物饲料经反刍动物消化后通过大肠,从肛门以固体、半流体或流体形式排出体外的,未被反刍动 物吸收所产生的残渣。 3.2 蠕虫 helminths 是一类多细胞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和棘头动物门的一些类群。主要包括 吸虫、绦虫、线虫和棘头虫。它们通常具有柔软的身体,没有骨骼和真正的体腔,主要生活在动物的肠 道内,以宿主的营养物质为食。 3.3 反刍动物 ruminant s 反刍动物是指具有特殊消化方式的一类哺乳动物。 主要指哺乳纲偶蹄目的部分草食性动物, 例如牛、 羊、鹿等。胃分为四部分: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胃的前三个部分没有胃腺,主要是对食物进行发 酵、过滤、磨碎以及营养成分的粗吸收,皱胃能分泌胃液,又称真胃。 4 检测步骤 中国兽医协会 CVM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VMA 268—2025 2 4.1 粪便的采集 4.1.1 从反刍动物直肠采集粪便,或者观察动物粪便排出后,立即从饲养区域地面上采集粪便。采集 的粪便放置在干净的容器内, 应保持完整,避免受到污染。 4.1.2 一个群体中至少逐个采集 10个动物的粪便。 4.1.3 每个动物收集 10 g ~ 20 g粪便(最少 5 g粪便)。 4.1.4 采集的粪便注明收集时间和日期、动物种类、动物名称或编号、动物主人、饲养方式及其他有 关的信息。 4.2 粪便的运输和保存 4.2.1 将采集的反刍动物粪便放入封闭容器中, 4 ℃冰箱冷藏,在不超过 24 h内进行实验室检查诊断。 4.2.2 若邮寄采集的粪便,将其保持在低温密闭的厌氧容器内。在不超过 24 h ~ 48 h内送达实验室进 行检查诊断。 4.2.3 若粪便保存时间较长,将粪便与 10 %福尔马林按 1∶3的体积比例混合,置于容量为 20 mL ~ 30 mL的螺旋盖小瓶中。若运输,用胶带密封,并标明相关信息。用吸收性材料包裹,置于聚苯乙烯泡沫 容器或厚纸板箱中运输。 4.3 粪便检查 4.3.1 肉眼观察 4.3.1.1 观察粪便粘稠度:依据所检查动物种类观察粪便相对应的成形 形状、粪便软硬状态,腹泻时 粪便呈水样,便秘时粪便坚硬。 4.3.1.2 观察粪便颜色:粪便中脂肪过多时,肠道吸收不良,粪便呈浅灰色。 4.3.1.3 观察粪便带血:蠕虫感染严重,或 /和其他肠道疾病混合感染,粪便带深棕色到黑色和焦油样 血液(黑色粪便),或呈现与新鲜血液相关的红色。 4.3.1.4 观察粪便带黏液:肠道寄生虫或 /和其他代谢性有关的疾病混合感染,粪便表面有黏液。 4.3.1.5 观察粪便是否含蠕虫: 绦虫的节片 /段、线虫等蠕虫或幼虫直接可肉眼观察到。将蠕虫从粪便 中取出, 用放大镜或解剖显微镜进行检查。 药物驱虫后的粪便, 注意观察药物驱出来的蠕虫成虫或幼虫。 发现类似蠕虫的物质将其保存在 70 %的酒精或 10 %的福尔马林溶液中,并进行形态学诊断检查。若需 送实验室检查,参见附录 A进行保存和运输。 4.3.2 显微镜检查 4.3.2.1 直接涂片法 取1:1甘油生理盐水溶液或普通水 1 ~ 2滴滴于载玻片上, 镊取绿豆大小的被检粪便样品与之混匀, 将溶液涂成薄膜,将载玻片置于书本之上,透过薄膜能模糊看出书籍上的字,并将大的粪便残渣拨至一 侧,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检查。 检查时从物镜放大倍率 4倍或 10倍开始,按一定的顺序将盖玻片 下所有的区域进行观察,并注意移动微调聚焦旋钮,以能清楚观察蠕虫虫卵或卵囊,发现虫卵或卵囊时 可转物镜放大倍率 40倍观察。每个样本至少检查 10片以上。 中国兽医协会 CVM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VMA 268—2025 3 4.3.2.2 漂浮法 将1 g ~ 2 g的粪便样品加到 10 mL的漂浮溶液中,在充分混合后,将悬浮液倒入试管中(或用筛 滤去除较大杂质后将滤液倒入试管中) 至试管顶部形成凸面。 在液体表面 盖上盖玻片,静置 10 min ~ 15 min。将盖玻片垂直移开,放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检查。或用离心机,通过离心,加速 悬浮溶液中 虫卵的漂浮(离心力在 400 g ~ 650 g,离心 3 min)。取上层液膜放载玻片上 ,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 下检查。显微镜下检查方法同直接涂片下显微镜检查。 线虫和绦虫的虫卵应在密度为 1.10 g/mL ~ 1.20 g/mL 的溶液中漂浮,如氯化钠( NaCl或食盐)、 硫酸镁( MgSO 4)或密度为 1.27 g/mL 的糖(食用沙糖或蔗糖)溶液;吸虫应在密度为 1.30 g/mL ~ 1.35 g/mL的溶液中漂浮,如饱和氯化锌( ZnCl 2)或硫酸锌( ZnSO 4)溶液或用密度约为 1.4 g/mL的饱和硫 代硫酸钠溶液( Na2S2O3)。储存的漂浮溶液用前应检查密度。漂浮后立即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含有虫 卵或幼虫,以免虫卵或幼虫发生变形。 4.3.2.3 沉淀法 取粪便样品 2 g,加 100 mL以上足量的清水,搅拌均匀,将粪便通过粗棉布或铜筛过滤,滤液收 集于三角烧瓶或烧杯中,静置沉淀 20 min ~ 40 min,倾去上层液,保留沉渣,再加水混匀,再沉淀,如 此反复操作,直至上层液体澄清后,倒去上清,吸取沉渣,采用上述直接涂片法检查沉渣。或用离心机, 通过离心加速沉淀,离心后取沉渣用直接涂片法检查。此法常用于吸虫虫卵检查。 4.3.2.4 锦纶筛兜集卵法 取粪便样品 5 g ~ 10 g,加水搅匀,先通过 260 μm(40目)或 250 μm(60目)的铜筛过滤;滤液 再通过 58 μm(260目)锦纶筛兜过滤,并在锦纶筛兜中继续加水冲洗,直 至过滤液清澈透明为止;然 后挑取筛兜内粪便残渣用直接涂片法检查。此法适用于宽度大于 60 μm的虫卵检查 。 4.3.3 粪便中虫卵计数法 取粪便样品 2 g放入三角烧瓶内,加 入饱和盐水 58 mL和玻璃珠若干,充分震荡混匀,吸取混匀液 注入麦氏计数室 (具体装置见附录 B),置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计数室( 1 cm2)内虫卵数。一次计数 4 个室,然后以平均值计。由于每室混匀粪便样品等于 0.15 mL混匀粪液,结果以平均值乘以 200,即为 每克粪便虫卵数( the number of eggs per gram of feces ,EPG)。本法适用于能被饱和盐水漂起的各种虫 卵。 4.3.4 粪便的培养与幼虫分离 4.3.4.1 贝尔曼法 在贝尔曼装置 (环形支架和带滤网 的漏斗组成 )的过滤网上铺一块方形的粗棉布或纱布。取粪便 15 g ~ 20 g样本放在粗棉布上,把多余的粗棉布叠在样本上面。慢慢加入约 30 ℃水或生理盐水直到浸 没粪便为止,并确保样本被水或生理盐水覆盖。漏斗下接一短橡皮管,管下再接一小试管。静置 1 h ~ 3 h或室温过夜。此时大部分幼虫游走沉于试管底部。拔取底部小试管,取其沉淀,在显微镜下检查。 并 根据附录 C方法测量其大小。 4.3.4.2 培养皿培养法 在培养皿底部加草纸或滤纸一张,然后将欲培养的粪便加水调成硬糊状,塑成半球形,放于培养皿 内的纸上,并使半球形粪球的顶部略高出培养皿边沿,加盖时,盖应与培养皿边沿相接触。将此培养皿 中国兽医协会 CVM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

.pdf文档 T-CVMA 268-2025 反刍动物粪便蠕虫虫卵诊断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VMA 268-2025 反刍动物粪便蠕虫虫卵诊断技术规范 第 1 页 T-CVMA 268-2025 反刍动物粪便蠕虫虫卵诊断技术规范 第 2 页 T-CVMA 268-2025 反刍动物粪便蠕虫虫卵诊断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1 01:13:3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