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LY B 67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3382014 麻竹裁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cultivation on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 2014-12-01实施 2014-08-21发布 国家林业局 发布 LY/T2338—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荣昌县林业局、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玉奎、谢金峰、谢勇、耿养会、李月文、王玲、吕莫曦。 H LY/T2338—2014 麻竹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麻竹生产所要求的育苗、造林地选择、裁植、竹林管护、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培育麻竹笋材两用为目的的规范化裁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4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618 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麻竹林 Dendrocalamuslatiflorus Munroforest 以生产竹笋、竹材、竹叶、竹苗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密度和面积的麻竹纯林或麻竹占主要成分的 林分。 3.2 麻竹叶DendrocalamuslatiflorusMunroleaves 禾本科牡竹属植物麻竹的长椭圆状披针形叶片,长15cm~50cm,宽2.5cm13cm。 3.3 笋头苗 bambooshoot 麻竹割笋后,选笋目饱满新鲜的笋头覆盖泥土进行培育,待其隐芽萌发后,剪去多余枝条,保证竹苑 上着生一活枝即成笋头苗。 4育苗技术 4.1育苗地的选择 育苗地选择排灌方便、地势平坦,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壤土。 4.2育苗地整理 育苗地深耕细粑、整平作床(床长、宽、高视具体情况确定),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宜。 4.3育苗方法 4.3.1扦插育苗 生产上一般采用无性繁殖方法进行育苗。在春季芽尚未萌动或刚刚开始萌动时,选2a~3a生健 1 LY/T2338—2014 壮母竹,用利刀平削节上生长的1a生的健壮主枝或次生枝,剪去枝梢,留2节~3节,插条长25cm~ 处理或黄泥浆浆根后,立即在整好的苗圃地上,按12cm~15cm的株距、25cm~30cm的行距开沟,将 竹枝按30角斜插于土壤中,覆土5cm~8cm,踏实盖土,浇透水后,再盖3cm厚的草。 4.3.2埋秆、埋节育苗 埋秆育苗又分带苑埋秆育苗、不带苑埋秆育苗。 在春季节芽未萌动时,选1a~2a生主枝和次生枝较多、枝芽饱满,无病虫害,粗度4cm~6cm的 健壮母竹,去基部和顶梢无枝或枝不发达的部分(带埋秆育苗保留基部竹)修剪,仅保留1个~2个主 枝或次生枝,在每节中部与枝条方向垂直的秆上砍一个长3cm左右向上的斜口;在做好床的苗圃地上 按沟距40cm开沟,沟深15cm左右,把处理好的枝条朝左右的竹秆,首尾交错平放入育苗沟;覆土 3cm~5cm,踏实,盖草,浇透水, 埋节育苗又分埋单节育苗、埋双节育苗、埋三节育苗,方法同埋秆育苗。埋节时,节段平放在沟内, 单节芽朝上,枝向两侧。沟间距40cm、节间距为15cm。覆土深度以盖过竹秆3cm~5cm为度,然后, 在床面上盖草、浇水。 4.4苗期管理 4.4.1除草 春夏季视苗圃内杂草生长情况,1个~3个月内松土除草1次,一般在靠近竹苗处用手拔草,稍远处 可用头浅锄,注意勿伤苗。 4.4.2追肥 以根外追肥为主,浓度2%~5%,发叶之后,追肥2~3次。 4.4.3浇水与排水 视土壤摘情,适时浇水,每次浇水要浇透。雨水过多的情况下要及时排除积水,以防烂根。 4.4.4病虫害防治 苗期常见有立枯病及竹、蚜虫等。立枯病可选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酒,每隔10d~15d喷 1次,连喷2次~3次。竹、蚜虫等幼虫期可用敌百虫500倍液喷杀,最好在夏初时预防喷施一次。 5造林地选择 5.1气候条件 麻竹喜温暖湿润气候,极端低温不能低于一2℃,要求年均气温17℃~22.5℃之间;年平均降水量 1000mm以上。 5.2土壤条件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酸性至中性砂质壤土或沙质土为宜的低山缓坡、丘陵、溪 河两岸,以江河沿岸的冲积土为宜。造林基地应尽量选择无三废”污染的地方。土壤环境质量基本达 到GB15618规定的一级标准。 2 LY/T2338—2014 6裁植 6.1栽植季节 以春季造林为主或雨季前进行造林。 6.2栽植密度 平地株行距一般采用4m×4m、山地株行距一般采用3m×5m。 6.3整地规格 母竹移植挖长条穴,规格为(40cm60cm)×40cm×40cm。每穴施用既肥或土杂粪一担,上面 覆盖10cm细土。 6.4裁植方法 6.4.1竹苗移栽 选用1a生根系健全的新竹苗于2月~3月隐芽萌发前定植;挖穴,每公挖1111穴,带土竹苗植 苗时应在挖好的穴中心刨开一个大于包裹袋的坑,深10cm~15cm,将竹苗捧放于坑内脱去薄膜袋置 于穴旁,细土覆草,分层填细土与竹苗根系紧密结合并分层踏实踩紧;及时浇透定根水。 6.4.2 母竹移植 6.4.2.1母竹选择 选择笋目发育健壮、肥大的1a~2a生母竹。 6.4.2.2母竹挖掘 母竹选好后,在2月~3月麻竹“休眠”期将母竹四周表土挖开,然后顺秆柄开挖,寻找母竹秆基和 老竹的连接点,利用笋刀将连接点切断,使老竹和母竹分开,取出母竹,保持一定数量的须根,保护好笋 目,留2个~3个节,长度0.5m1m,然后用快刀劈成马耳形,使秆上的枝芽在马耳形筒口的两侧,去 掉竹尾。 6.4.2.3裁植方法 母竹移植挖长条穴,规格为(40cm~60cm)×40cm×40cm。每穴施用展肥或土杂粪一担,上面 覆盖10cm细土。然后在挖好的穴中心刨开一个比竹头大的坑,深15cm~20cm,将竹放于坑内使 的竹苑用力踩紧,要求三埋三躲裁紧,上面盖一层略高于基芽的疏松土壤,并用稻草、稿秆、杂草等覆盖 穴面,马耳形筒内灌满水或覆盖薄膜,浇足定根水。 6.4.3笋头苗造林 6.4.3.1笋头苗选择 选割笋后笋目饱满新鲜、竹苑上着生一活枝的1a~2a生壮龄竹笋头苗。 6.4.3.2笋头苗挖掘 笋头苗选好后,于麻竹休眠期在笋头活枝向上1节~2节上1cm处斜向截断,刨开泥土,露出竹 3 LY/T23382014 买,在竹苑杆柄与母竹连接处用利斧砍断,挖出备裁。 6.4.3.3裁植方法 笋头苗栽植前应先集中置于清洁无污染的水中浸泡,保持湿润。在挖好的穴中心刨开一个比竹头 大的坑,深10cm20cm,将笋头置于坑内使切口紧贴坡土壁,分层填人湿润细泥土踏紧,再盖一层 1cm厚的疏松土壤掩埋笋头,露出秆上的枝芽即可,并用稻草、稿秆、杂草等覆盖穴面,浇透水。 7竹林管护 7.1松土除草 每年的3月、5月和7月进行草、松土,松土深度为5cm~10cm。锄草松土可结合进行施肥。 7.2施肥 7.2.1种类与要求 7.2.1.1人畜禽粪等有机肥 施前应经高温发酵等无害化处理,杀死各种寄生虫卵和病菌、杂草种子,去除有害有机酸和有害气 体。严禁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禽粪尿。 7.2.1.2允许使用的肥料 允许使用的肥料见表1。 表1允许使用的肥料 肥料类型 主要品种 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禽粪尿、绿肥、农作物秸秆、展肥、饼肥、腐殖酸类肥料、沼气波(残渣)及未经污 有机肥料 染的泥肥 矿质肥料 矿物钾肥、矿物磷肥(磷矿粉)、烧磷酸盐(钙镁磷肥)、石灰、石膏、焦泥灰 氮肥:含氮素的铵态、硝态、硝铵态、胺态氮肥。 钾肥:含钾素的化学肥料。 无机肥料 磷肥:含磷素的化学肥料。 专用复合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作物需求而配制的氮、磷、钾等化肥复合而成。 微量元素:含有铜、铁、镁、钙、锰、锌、硼、钼、硫等微量元素配制肥料 微生物肥料 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硝酸盐细菌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 叶面肥料 含各种营养成分,不含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 7.2.2 施肥数量与时间 7.2.2.1幼龄竹林施肥 新竹林应做到薄肥勤施,母竹成活后,枝芽开始萌发,发生新根,当年可施肥3次,即见有2片竹叶 后进行第1次施肥,每株施10%腐熟稀粪水10kg,加尿素50g;第2次在6月底株施10%腐熟稀粪水 10kg,加尿素50g或碳铵100g;第3次在7月底株施10%腐熟稀粪水15kg,加尿素100g或碳铵 4 LY/T2338—2014 150g。 7.2.2.2成林竹林扒土施肥 2月底至4月上旬进行扒土,用头把麻竹周围的土扒开,使笋苑、竹苑在阳光下晒20d~30d,但 应注意不要损伤笋目和根系。 在麻竹分苗裁植成活后的第2年以后每年施肥4次,即第1次一般在3月进行扒土时结合施春 肥(基肥),每丛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既肥、堆肥、猪牛粪等)25kg~50kg,肥料施在已扒开土的竹丛周 围,不能直接接触笋芽,施后随即覆土培高。第2次在5月结合锄草、松土施笋前肥,先在竹丛周围离竹 50cm处开环形沟,每丛均匀施尿素或碳铵0.5kg左右,施后立即填土盖肥。第3次在7月施笋(叶) 期肥,每丛施尿素或碳铵0.5kg,施肥方法同第2次。第4次在采完笋后的10月施养竹肥,每丛施复合 肥0.5kg,方法同第2次。 施肥后培土,将周圃枯枝落叶连同湿土一同培入穴面,高于原土痕20cm~30cm。 7.3水分管理 7.3.1幼林期水分管理 如连晴10d以上,隔5d~6d浇1次水;如连续下

.pdf文档 LY-T 2338-2014 麻竹栽培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LY-T 2338-2014 麻竹栽培技术规程 第 1 页 LY-T 2338-2014 麻竹栽培技术规程 第 2 页 LY-T 2338-2014 麻竹栽培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2 00:54:1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