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27.120.99 F 49 NB 备案号:44871-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250202014 核电厂混凝土蜗壳式循环水泵 设计制造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volute circulating pump in nuclear power plant 2014-03-18发布 2014-08-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25020—2014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术语和定义 3 4 混凝土蜗壳式循环水泵的设计要求 4.1 泵组的组成· 4.2 泵的流道设计要求· 4.3 泵的性能设计要求· 4.4 泵的结构设计要求· 4.5 泵配套设备的选择要求· 4.6 泵的部件材质设计要求…. 4.7 泵组的辅助系统设计要求 混凝土蜗壳式循环水泵的制造要求 5.1 模板 5.2 铸件 5.3 热处理 5.4 公差 5.5 焊接 混凝土蜗壳式循环水泵的试验、检验规则· 6 •8 6.1 吸入口流道模型试验 6.2 模型泵性能试验 6.3 现场泵性能试验· 6.4 旋转部件平衡试验 6.5 水压试验.. 6.6 材料检验· 7混凝土蜗壳式循环水泵的防腐蚀涂装设计 8混凝土蜗壳式循环水泵的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识·. 8.2包装、运输和贮存. 0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海水介质泵主要零部件可选用材料 NB/T25020—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湖南湘电长沙水泵有限公司、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 有限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阎丽静、赵斌、康清权、石树智、阎晓伟、武清波、彭超、吴庆旺、李晓爱、 张玲、裴燕。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II NB/T25020—2014 核电广混凝土蜗壳式循环水泵设计制造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滨海核电厂混凝土蜗壳式循环水泵的设计制造技术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和包装、 标记、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滨海核电厂混凝土蜗壳式循环水泵的设计和制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16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1级和2级 GB/T7021离心泵名词术语 GB/T8923.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 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GB/T9239.1 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 GB/T15613(所有部分)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模型验收试验 JB/T473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 JB/T6912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磁粉检测 JB/T 8097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JB/T8098 NB/T20158压水堆核电厂循环水泵蜗壳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 ANSI/HI9.8泵入口设计(PumpIntakeDesign)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V卷无损检测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VI卷压力容器 MSS一SP一55阀门、法兰、管件和其他管道部件用铸铁件质量标准-表面缺陷评定的目视检验方 法 (Quality standard for steel castings for valves, flangs, and fittings and other pipling components-visual methodfor evaluationof surface irregularities) 3术语和定义 GB/T7021及NB/T2015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混凝土蜗壳式循环水泵concretevolutecirculatingpump 叶轮排出的液体直接进入蜗状壳体的泵,具有混凝土浇筑而成的进水流道和蜗壳排水流道,以及立 式、单级、底部吸入和侧向排水的结构特点,是滨海核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通常采用的一种大型混流泵。 3.2 预埋件embeddedparts 特指泵安装中需一次或二次浇筑在混凝土中的预埋部件,包括上部环、下部环、分水角、钢衬(若 有)及泵出口测压管路等。 1 NB/T250202014 4混凝土蜗壳式循环水泵的设计要求 4.1泵组的组成 4.1.1泵组应至少包括下列设备和附件: a)泵; 进水流道和蜗壳模板(或预制件)、出水接管处模板(若有)和附件; c) 配套电动机和齿轮箱(若有)以及联轴器; 泵盖处排水泵; 润滑油系统设备及其附件; f) 辅助系统管路部分(包括冷却水、密封冲洗水和压缩空气管路等); g) 泵组检修支架及踏板; h) 备件部分; i) 专用工具。 4.1.2泵组至少应具有下列检测控制仪表: a) 泵出口压力监测; b) 泵出口超声波流量监测; c) 泵轴承温度的监测和保护; 泵轴承润滑油液位的监测和保护; e) 电机反转探测及泵反转保护; f) 电机轴承与绕组温度的监测和保护; g)各辅助系统的监测和控制; h) 泵在线振动监测(对泥砂含量较高的水质)。 4.2 2泵的流道设计要求 4.2.1各种工况下,进水道内应流态良好,无涡流和端流,叶轮进口处的流速和压力应分布均匀,满足 泵进水要求。 4.2.2进水流道的设计合理性应以物理模型试验进行验证。 4.2.3根据流道尺寸应设计可重复拆装的配套模板及支撑、固定和连接件,宜以减少流道表面混凝土浇 筑的施工缝为原则确定合理的混凝土浇筑顺序。 4.2.4进水流道可采用肘型或簸箕型流道,进水流道最大断面处流速宜取0.5m/s~1.0m/s。 4.2.5设计低水位下,进水道顶部上缘的淹没深度宜不低于3.0m。 4.2.6蜗壳最大断面流速宜取2.5m/s~3.5m/s。 4.2.7肘型流道的尺寸设计宜按ANSI/HI9.8的相关规定执行。 4.2.8出水流道应设置检查孔,其孔径不宜小于0.7m。 4.3泵的性能设计要求 4.3.1泵的水力性能设计要求 4.3.1.1选用的泵模型应成熟可靠,并按GB/T15613的规定对模型泵及流道装置等进行验收试验 4.3.1.2泵的特性曲线应包括扬程、轴功率、效率、必须汽蚀余量等参数随流量的变化曲线,泵允许流 量连续工作范围宜为0.8Q~1.2Q(Q表示额定点泵流量),其中流量在0.9Q~1.15Q之间时,水泵运行 工况点应位于高效区。 4.3.1.3泵应具有稳定的扬程-流量曲线,保证泵平稳启动,且曲线在0.4Q~1.15Q之间呈连续下降趋 势,无驼峰及陡降。 4.3.1.4泵的最高效率应不低于88%,且最高效率点应落在泵的高效区内,泵组的最高效率应不低于 82% 2 NB/T25020—2014 4.3.1.5汽蚀余量(NPSH):泵的必须汽蚀余量(NPSHr)应不大于8m 4.3.2泵的最大轴功率 在正常工作范围内,泵的最大轴功率应小于1.1P(P表示额定点泵轴功率),全部工况下(0Q~1.2Q, 但零流量点除外)应小于1.15P。 4.3.3泵的转速 4.3.3.1泵的临界转速 4.3.3.1.1各种横向振动模式下,第一临界转速(计算值)应大于泵额定转速的50%。 4.3.3.1.2运行和启停工况下,整个泵组额定转速下固有频率,应至少比泵组第临界扭转转速的激振 频率高10%,或比该激振频率低10%。 4.3.3.2泵的反转要求 泵组应允许反转30min, 且应承受的最大反转速度为额定转速的160%。 4.3.3.3泵的变转速要求 水泵配置变转速电动机时,泵组变速时应对循环冷却水系统无不利影响,且不同转速时泵组应平稳 可靠运行,性能参数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4.3.4特殊工况下的设计要求 4.3.4.1 根据系统设计要求,泵组应允许短时间停泵后(如:5s内)连续启动。 4.3.4.2泵组在启停过程中产生的瞬间水锤应通过系统设计采取相关措施。 4.3.4.3 3应采用不少于两个的温度测点信号进行停泵保护。 4.3.5泵的使用寿期要求 4.3.5.1 二代核电技术泵组设备应有40年设计寿命,具体部件的设计寿命见表1。 表1二代核电技术泵组内主要部件的设计寿命 设计寿命 序号 设备/部件 年 泵盖 40 I 2 耐磨环 10 3 叶轮 40 泵轴 40 4 5 轴套 20 9 轴承 10 7 预埋件 40 联轴器 40 密封 ≥2 6 -4 10 电机 40 11 齿轮箱 40 12 混凝土进水流道及蜗壳 40 注:对泥砂含量较高的介质,叶轮的设计寿命可适当降低。 4.3.5.2 三代核电技术泵组设备应有60年设计寿命,具体部件的设计寿命见表2。 3

.pdf文档 NB-T 25020-2014 核电厂混凝土蜗壳式循环水泵设计制造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B-T 25020-2014 核电厂混凝土蜗壳式循环水泵设计制造规范 第 1 页 NB-T 25020-2014 核电厂混凝土蜗壳式循环水泵设计制造规范 第 2 页 NB-T 25020-2014 核电厂混凝土蜗壳式循环水泵设计制造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8 10:08:4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