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75.160.01 D 21 NB 备案号:44915-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510112014 油页岩含油率的测定 格金法 Determination of oil content in oil shale Gray-king assay 2014-03-18发布 2014-08-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51011—2014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1 N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3 4 方法提要 5 试剂和材料 6 仪器设备 1 试验准备 8 试验步骤· 9 结果表述 10 精密度· 参考文献, NB/T 51011—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煤田地质局沈阳测试研究中心、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洪军、赵炜、李本军、王静、刘晓芳、韩宇、王福龙、白向飞、连进京。 II NB/T51011—2014 油页岩含油率的测定 格金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格金法测定油页岩含油率的方法提要、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试验准备、试验步 骤、结果表述及精密度等。 本标准适用于油页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74煤样的制备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油页岩含油率oilcontentofoilshale Tad 单位质量油页岩经低温干馏后所得油的百分率。 4方法提要 将一定量的油页岩试样装入干馏管中置于低温干馏炉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以规定升温程序加热到 520℃,并保持一定时间,根据干馏所得油的质量,计算其含油率,同时也可测得总水分产率、半焦产率。 5试剂和材料 5.1 二甲苯:化学纯。 5.2丙酮:工业品 5.3石棉绒和石棉板:石棉绒需预先在800℃灼烧1h,冷却后放入玻璃瓶中备用,石棉板厚2mm左右。 6仪器设备 6.1低温干馏装置(见图1):能控温在(520土10)℃,恒温区不小于200mm,升温速度能满足10℃/min。 干馅管 温场发生器 干馏管支架 温度传感器 导气管 锥形瓶 水箱 水箱支撑座 图1低温干馏装置 1 NB/T51011—2014 6.2干馏管(见图2):由耐热玻璃或石英玻璃制成。 300 图2干馏管 6.3水分测定装置(见图3)。 6.3.1锥形瓶:容量为250mL,与水分测定管配套,带磨口。 6.3.2水分测定管:量管刻度范围为0mL~10mL,分度值为0.05mL,带 磨口。 6.3.3冷凝管:直管式,带磨口,冷凝部分的长度不小于300mm。 6.3.4电炉:温度可调。 6.4天平:感量0.01g,称量范围0g~500g。 7试验准备 7.1油页岩按GB474缩分出200g粒度小于3mm的空气干燥试样,装入带 磨口塞的广口瓶中,待用。试样在制备中不宜过分粉碎。 7.2充分搅拌制备好的试样,称取(50士0.5)g,称准到0.01g。 7.3将清洁干燥的干馏管(见6.2)倾斜成不小于45°,并使支管保持向上 位置。通过漏斗将已称好的试样小心的倒入干馏管内,注意不要使试样进入 支管。如干馏管上部内壁沾有试样,可用软毛刷将其刷到干馏管下部。 7.4将装好试样的干馏管横放,用推杆先将石棉圆垫(直径等于干馏管内 径,在直径的1/61/4处剪“V”字形缺口,使缺口向上)缓缓推入干馏管 说明: 内,注意试样不得留在石棉圆垫以外。 冷凝管; 7.5握住干馏管两端,支管垂直向下,呈水平方向并轻轻摇动,使试样铺展 水分测定管: 2 锥形瓶: 均匀,然后将干馏管下部在木质平台上轻敲几下,使试样表面平整。干馏管 3 电炉 上部内壁不得沾有试样。如敲击后石棉圆垫倾斜或缺口位置变化,需用推杆 4 轻轻推压复位。 图3水分测定装置 7.6干馏管口用耐热的橡皮塞塞紧,在干馏管支管上装上带有玻璃导气管的 耐热橡皮塞(导气管露出橡皮塞约5mm),称量,称准到0.01g。称量清洁干燥的锥形瓶(见6.3.1), 称准到0.01g,然后将它接在干馏管支管上,并使支管口距锥形瓶底15mm20mm。 7.7在干馏装置的水槽中放入适量温度低于10℃的冰水,使锥形瓶高度的2/3浸入冷却水中为止,并 保持恒定水位。 8试验步骤 8.1将干馏管插入炉内,使干馏管支管紧靠炉口,通电加热,加热速度按表1要求控制。加热到 520℃,恒温20min,停止加热。试验过程中,试样分解产生的油、水蒸气和气体经干馏管支管进入锥 形瓶,油和水蒸气在锥形瓶中冷凝,气体则由导气管排出。 2 NB/T51011—2014 表1干馏管加热速度 温度 升温速度 ℃ C/min 室温~300 15 300~520 10 8.2取下干馏管和锥形瓶,此时应使干馏管上的冷凝物尽量流入锥形瓶内。拆下锥形瓶,盖紧橡皮 塞,用干毛巾擦干锥形瓶外壁上的水,放置至室温后称量(称准到0.01g)。盛有冷凝物的锥形瓶质量 与空瓶质量的差即为干馏冷凝物的质量(ma)。 8.3干馏管(包括橡皮塞及导气管)放置冷却到室温后称量(称准到0.01g)。然后取下橡皮塞,用蘸 有丙酮的棉花将干馏管内外的油擦洗掉,放置3min~5min,使丙酮挥发完,再装上橡皮塞,再次称量 (称准到0.01g),此两次质量之差,即为干馏管及支管内所沾油的质量(md)。 8.4经去油后干馏管质量与试验前干馏管质量之差,即为半焦的总质量(mc)。 8.5向已称过质量的干馏冷凝物的锥形瓶中加入100mL二甲苯或甲苯。 8.6将该锥形瓶和与之配套的干燥水分测定管紧密连接在一起,水分测定管上端与干燥的冷凝管相 连,冷凝管上端应用棉花或其他物料塞住。水分测定装置如图3所示。 8.7加热并控制蒸馏速度,使从冷凝管下端滴下的液滴数为每秒2滴~4滴,当水分测定管中的水分 不再增加,溶剂变得完全透明时,即可停止蒸馏。蒸馏将结束时,应提高蒸馏速度,将附着在冷凝管 内壁的水滴全部带入水分测定管中。 8.8锥形瓶冷却后,取下锥形瓶和水分测定管。如有部分水珠附着在水分测定管壁上,可用细的金属 (或玻璃)棒搅拌排除,等静置分层后,从水分测定管读取水的体积测定值(读准到0.01mL),即为干 馏总水分的质量(mb)(以室温下水的密度为1g/cm3计算)。 8.9全部试验做完后,干馏管、锥形瓶及水分测定管等,需用刷子蘸上去污粉(必要时用丙酮)擦洗 干净,用干燥箱烘干备用。 9结果表述 9.1结果计算 各干馏产物的空气干燥基产率按式(1)~式(3)计算。 油页岩含油率 (1) m 干馏总水分产率 (2) m 半焦产率 (3) m 式中: 空气干燥油页岩样质量,g; m- 干馏冷凝物质量,g; ma 干馏总水分质量,g; mb me——半焦总质量,g; 3 NB/T 51011—2014 ma一—干馏管及支管内所沾页岩油的质量,g; Tad——油页岩含油率,%; Wad 一干馏总水分产率,%; CRad- 一半焦产率,%。 9.2 结果报告 油页岩含油率、干馏总水分产率和半焦产率测定结果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以符合精密度要求的 重复测定的平均值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报出。 10精密度 10.1重复性限 油页岩含油率测试重复性限应符合表2中规定。 表2 2油页岩含油率测试重复性限 测定结果 含油率Tad 含油率重复性限 水分重复性限 半焦重复性限 % % % % Tad<5 0.4 5≤Tad≤10 0.6 0.4 1.0 Tad>10 1.2 10.2 2再现性临界差 油页岩含油率测试再现性临界差应符合表3中规定。 表3油页岩含油率测试再现性临界差 测定结果 含油率Tad 含油率再现性临界差 水分再现性临界差 半焦再现性临界差 % % % % Tad<5 0.8 5≤Ta≤10 1.2. 0.8 1.5 Tad>10 2.0

.pdf文档 NB-T 51011-2014 油页岩含油率的测定 格金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B-T 51011-2014 油页岩含油率的测定 格金法 第 1 页 NB-T 51011-2014 油页岩含油率的测定 格金法 第 2 页 NB-T 51011-2014 油页岩含油率的测定 格金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8 11:18:2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