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73.010 NB D18 备案号:47887-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 51022—2014 固体充填材料垂直投料管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filling pipe for vertical feeding solid backfilling materials 2015-03-01实施 2014-10-15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51022—2014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术语和定义 4 结构形式及规格 4.1 结构形式· 4.2 产品规格, 技术要求 5.1 结构强度· 5.2 表面质量 5.3 尺寸偏差· 5.4 焊接 5.5 力学性能 试验方法 6 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7.2 出厂检验 7.3 型式检验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 8.1 标志· 8.2 包装 8.3 运输 8.4 贮存 NB/T 51022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 验室、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矿立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 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缪协兴、张吉雄、周楠、张文、刘建功、武浩、孔一凡、张瑞玺、吴玉华、 张书国、邓雪杰、张国安、刘义生、冯凯旋、刘连伏。 II NB/T510222014 固体充填材料垂直投料管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充填材料垂直投料管(以下简称投料管)的术语和定义、结构型式及规格、技术 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充填开采中运输研石、粉煤灰、黄土等固体充填材料的垂直管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30.1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 N、T标尺) GB/T 241 金属管液压试验方法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8162—2008 结构用无缝钢管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DL/T680—1999 耐磨管道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投料管fillingpipe 安设于投料钻孔内,用于实现固体充填材料从地面垂直输送至煤矿井下、具有耐磨性能的管道。 4结构形式及规格 4.1结构形式 投料管为三层直管状结构,分为防护层、中间层、耐磨层,耐磨材料浇铸于中间层内侧形成耐磨层, 防护层与中间层焊接,其结构如图1所示。 L2 说明:1一耐磨层;2一中间层;3防护层 图1投料管结构示意图 NB/T51022—2014 4.2产品规格 4.2.1外形尺寸 投料管单节长度为4m~6m,出厂长度为8m~12m,由两节投料管焊接而成;投料管内径应大于所 要通过固体充填材料最大粒径的6倍,一般为300mm600mm。 4.2.2分层厚度 耐磨层厚度根据投料钻孔深度、固体充填材料通过量及性质共同决定,一般为15mm~65mm;中 间层厚度应不小于12mm,防护层厚度应不小于14mm。 4.2.3端头外形 投料管的两端端头外形应符合GB/T8162一2008中4.6的要求,端头处应加工角度为30°+5°的坡口, 管端余留的钝边宽度为5mm土1mm。 5技术要求 5.1结构强度 5.1.1耐磨层硬度 耐磨层洛氏硬度应不低于50HRC。 5.1.2中间层强度 中间层屈服强度应不低于345MPa。 5.1.3防护层强度 防护层屈服强度应不低于235MPa。 5.2表面质量 投料管内外表面应平整光洁,无毛刺、毛边、枯砂、多肉或缺肉,无裂纹、疏松、气孔或气泡。 5.3尺寸偏差 5.3.1长度及弯曲度偏差 投料管长度及弯曲度偏差应符合GB/T8162一2008中4.3.3和4.4的规定。 5.3.2内外径及壁厚偏差 单节投料管内外径允许偏差+1%,高耐磨材料厚度允许偏差+5mm,投料管管壁总厚度允许偏差 +10mm。 5.3.3其他 关于投料管其他尺寸等偏差要求应符合GB/T8162—2008中4.2和DL/T680—1999中5.3的规定。 5.4焊接 5.4.1投料管两节之间由焊接方式连接,焊接处外侧加设防护钢板,防护钢板厚度应不小于12mm,宽 度应不小于200mm,如图2所示。 5.4.2投料管出厂时距离两端头800mm~1200mm位置需焊接抱箍,抱箍厚度不小于12mm,宽度不小 于200mm。 5.5力学性能 5.5.1抗拉强度 投料管整体及焊接处抗拉强度应符合以下公式: 2mhg (1) a. (p-p) 式中: 投料管整体及焊接处抗拉强度,MPa; 每米投料管的质量,kg/m; m- 一投料钻孔深度,m; h 2 NB/T51022—2014 一重力加速度,m/s2; d,——投料管防护层的外径,mm; d,—投料管中间层的内径,mm。 5 6 说明:1一耐磨层;2一中间层;3一防护层;4一焊接处; 5一预留钝边;6一坡口;7一防护钢板 图2投料管焊接示意图 5.5.2投料管内压强 投料管在管内压强达到12MPa的情况下应不变形、不开裂、不漏液。 6试验方法 6.1耐磨层的硬度按GB230.1规定的方法进行。 6.2表面质量用目测的方法进行。 6.3尺寸偏差用卡尺、卷尺或样板进行。 6.4焊接质量按照GB50236规定的方法进行。 6.5抗拉强度按照GB/T228.1规定的方法进行。 6.6投料管能承受的管内压强按照GB/T241规定的方法进行。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投料管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出厂检验 7.2.1投料管应经过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签发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方可出厂。 7.2.2 出厂检验的项目见表1。 表1 检 项 目 序号 技术条件 试验方法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 耐磨层硬度 5.1.1 6.1 1 中间层强度 5.1.2 6.1 7 2 3 NB/T51022—2014 表1(续)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条件 试验方法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3 防护层强度 5.1.3 6.1 4 表面质量 5.2 6.2 5 长度及弯曲度偏差 5.3.1 6.3 6 内外径及壁厚偏差 5.3.2 6.3 7 焊接 5.4 6.4 8 抗拉强度 5.5.1 6.5 9 管内压强 5.5.2 6.6 注:“}”表示检验;“_”表示不检验。 7.2.3出厂检验如有不合格项,全部允许进行修复,修复后检验所有项目合格,则判定该产品出厂检 验合格,否则判定该产品不合格。 7.3型式检验 7.3.1 具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时; b) 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或原料有重大变化时; c) 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 正常生产,按周期进行型式检验,周期一般为三年; f) 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检验要求时。 7.3.2 型式检验的项目见表1。 7.3.3 型式检验的抽样方法和判断规则按照GB/T2828.1一2012中8.1和10.1规定的方法进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每节投料管均应标明: a)制造厂名或商标; b)产品名称、编号; c)产品规格; d)生产日期。 8.2包装 投料管外侧应喷涂临时保护性涂层,并采用草绳、塑料、钢箍等妥善捆绑和包装。 8.3运输 投料管可以采用汽车或火车运输,在运输、装卸时应避免剧烈碰撞、跌落冲击。 8.4贮存 8.4.1应堆码在平整、通风性良好、干燥的场地内。 8.4.2 禁止与酸碱物质接触,防止投料管锈蚀、变形。 8.4.3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4

.pdf文档 NB-T 51022-2014 固体充填材料垂直投料管技术条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B-T 51022-2014 固体充填材料垂直投料管技术条件 第 1 页 NB-T 51022-2014 固体充填材料垂直投料管技术条件 第 2 页 NB-T 51022-2014 固体充填材料垂直投料管技术条件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8 11:28:0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