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45.080 TB S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3301-2013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high speed turnouts 2013-06-01实施 2013-02-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TB/T 33012013 目 次 前 言 1 范 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4 TB/T 3301—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C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树国、肖俊恒、郭福安、王猛、方杭玮、范佳、张玉林、孙晓勇。 Ⅱ TB/T3301-2013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条件 1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运行速度250km/h~350km/h高速铁路道岔及其转换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检验 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铁路正线道出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 必不 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凡是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真最新 版本包括 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CB5599 铁道车 性能评 定和试验 GB/T 25338.2 金转辙机 第2部分 武验方法 疑土枕疲劳 TB/T 1878 试验力法 TB/T1879 凝土枕静载抗裂试验方法 TB/T 2489 力、垂直力 地面测试方法 TB/T 2491 疲劳试验方 TB10071 铁 站内联锁设计规范 3 技术要求 3.1 基本要求 3.1.1 足的运营条件为:运行速度250km/ 350km/h轴重小于或等于170kN。 高速铁路道 道岔应用前 车运行 全性、平稳性等动力学试 验确认。 3. 1.2 3.1.3 同一技术系列 号码道 的技术特点、结构特征及 使用的轨 型、扣件、联结件等应统一。 道岔设计应考 运行速 、轴重、悬挂参数、轮对路 面形状轮对宽度及轮对内侧距、建筑 3.1.4 限界等相关技术参数。 道岔型号与平面尺寸 3.2 道岔侧向通过速度、对应 码及平面尺寸应符合表 1的规定 道分号码及平面尺寸 表1 全长 前长 后长 线间距 侧向通过速度 道岔号码 km/h mm mm mm mm 80 18 69 000 31729 37.271 4600 160 42 157 200 60 573 96 627 4 600 220 62 201000 70 784 130 216 4600 3.3 侧线线型 3.3.1 18号道岔侧线采用单圆曲线线型,42号和62号道岔侧线采用圆曲线与缓和曲线组合线型。 3.3.2 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最大容许值应小于或等于0.5m/s;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增量最大 容许值应小于或等于0.4m/s(尖轨尖端除外)。 3.3.3 道岔尾部两支反向缓和曲线起点可直接连接或插入任意长度的直线段;用于单渡线的两组 1 TB/T3301-2013 18号道岔的反向圆曲线间,或用于到发线的18号道岔的圆曲线与岔后反向圆曲线间应插人直线段,其 长度不应小于20m。 3.4轨距和最小间隔 3.4.1岔区标准轨距为1435mm(在轨顶面以下16mm处测量)。 3.4.2 转缴器基本轨工作边至斥离尖轨非工作边的距离、撤叉心轨工作边至翼轨工作边的距离不应 小于65mm(不含轨距加宽)。 3.5轨底坡和轨顶坡 3.5.1 道岔轨底坡应与区间轨道一致。 3.5. 2 不设置轨底坡的钢轨件应设置同轨底坡一致的轨顶玻 3.6 钢轨件与结构特征 3.6.1 高速铁路道岔应采用 3.6.2 基本轨采用60kg 3.6.3 钢轨制造 尖轨采用60AT 3.6.4 尖轨、心轨应采 整板钢轨加 制造。 3.6.5 翼轨可采用软 制造或高 锰钢整铸结构 3.6.6 18号道岔侧 置防磨护 Lo 3.6.7 尖轨和心轨 压成60 kg/m钢轨断面,过渡段长度不小于150mm,成型段长度不小 于450mm。 3.6.8 可动心轨 OAT,钢轨组 合结构或前端整体锻制再与相应钢轨焊接吉构。 3.6.9 42号和62 可动心轨辅 可弯结构。 艾的心机应未用双胶 3.6.10 转辙器部 置辊轮。 3.6.11 设计配轨 轨缝8mm 3.7 扣件系统 3.7.1 低的功能 有作道分扣件系统调高能万不小于10mm,无碑道岔 扣件系统应 整钢轨高 扣件系统最小调高范 mm~+26 mm 3.7.2 扣件系统高 差不应 于1mm 有纸 3.7.3 扣件系统应具 调整功售 ,调整级差不应大于1mm 3.7.4 扣件系统左右 范围 不应小于-4mm~+2m,轨距调整范围不应小于-8mm~ A 3.7.5 5单组扣件钢轨纵向 小于9KN。 3.7.6 3.7.7 扣件系统疲劳试验后各 零部件不应损伤轨距扩大不应大于6mm,扣压力变化不应大于20%, 钢轨纵向阻力变化不应大于20%,节点静刚度变化不应大于25% 3.7.8 扣件系统应满足轨道电路对其绝缘电阻的要求 3.8轨下基础 3.8.1有确道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岔枕,长度超过3.2m时可采用铰接式结构。 3.8.2无咋道岔轨下基础可采用带桁架钢筋的低预应力混凝土岔枕埋人混凝土基础结构型式和预制 轨道板结构型式,岔枕长度超过3.2m时可采用铰接式结构。 3.8.3 有岔枕在静载抗裂强度检验荷载作用下截面不应开裂。 3.8.4 有碎岔枕经疲劳强度检验荷载2×10°次循环作用后,截面残余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05mm。 3.8.5 岔枕间距一般为600mm,无谁轨道道岔的岔枕间距不应大于680mm。 3.8.6 无碎岔枕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吊运和施工荷载的影响,在正常运输、施工荷载作用下不应开裂和 产生影响使用的塑性变形。 2 TB/T3301-2013 3.8.7无确岔枕上应设置施工套管。 3.8.8无轨道应满足轨道电路对其绝缘电阻的要求。 3.9无缝道岔 3.9.1 在年最大轨温差为100℃的条件下,道岔及转换设备应满足跨区间无缝线路(含桥上无缝线 路)铺设要求。 3.9.2:18号道岔长心轨跟端与叉跟尖轨间、长心轨跟端与翼轨间、叉跟尖轨跟端与翼轨间应设置传 力结构,42号和62号道岔长心轨跟端与短心轨间、长心轨跟端与翼轨间、短心轨跟端与翼轨间应设置 传力结构,上述钢轨件间不应产生大于2mm的相对位移。 3.10 轨道电路与绝缘接头 3.10.1 轨道电路的两钢轨绝缘 齐安装 3.10.2 道岔区段的轨道电路 3.11 牵引方式 3.11.1 牵引方式应满足 采用多机 多点牵引方 3.11.2 转换设备应保 道 各牵引点同步转换 ING 3.12 锁闭方式 3.12.1 动外锁闭 和牵引杆件的布置应有利于道岔的捣 道岔尖轨应 直,有作 出外锁闭装置 固和维修。 3.12.2 央轨与基本轨相对纵向位移范围不应小于±40mm,心轨与翼轨相对纵向位 外锁装置车 移范围不应小于± 3.13 密贴检查 没范围内,牵点外锁闭中心线处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间有4mm及以 3.13.1 尖轨、心车 上间隙时,锁闭机格 闭及接通道岔表示。 3.13.2 尖轨密贴 内,在牵引 设置密贴检查器,当牵引点间有5mm及以上间隙时不应接 WAY 通道岔表示。 3.14 安装装置 安装装置应满足 在道岔左侧或右侧安装的要求。 3.15 融雪装置 3.15.1 道岔结构设计 融雪装 维护。 3.15.2 融雪装置不应 响道 运用 3.15.3 融雪装置应符合 技术文件规定。 3.16 动态性能 3.16.1 车辆动力学响应稳定性 满足下列要求: 脱轨系数应满足公式(1)的要求: a) .(1) 式中: 脱轨系数: 轮轨横向力,单位为千牛(kN); 0- P. 轮轨垂向力,单位为千牛(kN)。 b) 轮重减载率应满足公式(2)、(3)的要求: AP b, = ≤0.8 ....(2) P AP b, = ≤0.65 ..(3) P 3 TB/T3301—2013 式中: 6.- 间断式测力轮对和地面测试的轮重减载率: 62 连续式测力轮对测试的轮重减载率; P. 一平均静轮重,单位为千牛(kN); AP- 轮轨垂向力相对平均静轮重减载量(kN),AP=P-P,单位为千牛(kN)。 轮轴横向力应满足公式(4)的要求: P. H≤10 式中: 静轴重,单位为千牛 H- 轮轴横向力,单位 3.16.2 旅客乘坐平稳性 足 a) 车体垂向加速 m/s2 旅客列车 和侧向通过道岔 车体横向加速 5m/s 旅客列车直 过道岔 b) 向和侧向通 3.16.3 轨道结构动 应满足下 要求 创车直向和向通过道岔 a) 轨道竖向弹 ≤3mm b) 钢轨件横向 立移:±1.5 mm(列车直向通过道岔) c) 钢轨件横 位移:±3.0 mm(列车侧向通过道岔) PUBL d) 尖轨、心车 :≤3.0mm 4 检验方法 4.1 扣件系统试 4.1.1 扣件系统疲 金应按TB/T 2491的规定执行,试验荷载为20kN100kN,荷载循环次数为 3×10°加载频率为 4.1.2扣件系统钢 阻力、节点静动刚度、绝缘电阻、扣压力试验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4.2有礁岔枕静载抗 裂试 有确岔枕的静载抗裂2冷按TB/T1879的规定执行,正向静载抗裂试验青载为240kN,反向静载 抗裂试验荷载为190kN 4.3有礁岔枕的疲劳试 878的规定执行,正向疲劳试验荷载最大值为255kN,反向疲劳试 验荷载最大值为200kN。 4.4道岔动力学试验 4.4.1道岔动力学直向试验速度为道岔直向设计速度

.pdf文档 TB-T 3301-2013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条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B-T 3301-2013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条件 第 1 页 TB-T 3301-2013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条件 第 2 页 TB-T 3301-2013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条件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13 00:15:1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