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7. 040. 20 H 26 YB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 145--2013 代替YB/T 145—1998 钢管探伤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 Die casting and size measurement method of artificial defects on thereference samplepipes 2013-09-01实施 2013-04-2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B/T145—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 4人工槽复型与尺寸测量 5人工通孔尺寸的测量 6测量结果判定及测量报告 YB/T145—2013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B/T145—1998《钢管探伤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本标准与YB/T145- 1998相比对以下内容进行了修改: 一扩大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其他种类的复型材料; -删除应用复型方法测量人工缺陷尺寸的范围(即深度0.1~3.0mm,宽度不大于深度的2倍,长 度适应引用标准的规定); 增加漏磁探伤试样人工缺陷的测量; 删除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建卫、张克、范弘、徐磊、刘光磊、刘涛、姚君、沈海红、贾慧明、董莉。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YB/T145—1998。 II YB/T145—2013 钢管探伤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管超声波、涡流和漏磁探伤用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人工槽复型与尺寸 测量、人工通孔尺寸的测量、人工缺陷测量结果的判定及测量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钢管超声波、涡流和漏磁等探伤用对比试样内、外壁人工槽,钢管涡流探伤用对比试样 通孔尺寸的测量,其他对比试样中的类似人工缺陷(如分层缺陷等)尺寸的测量也可参照本方法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777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 GB/T7735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 GB/T12606钢管漏磁探伤方法 3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 3.1人工缺陷复型法是用一种可塑性材料充满在人工缺陷内,经过凝固成型后取出,直观、形象、逼真地 再现人工缺陷的立体形貌,取其点线、断面在读数显微镜(或影像测量仪等)下对人工缺陷宽度、深度测 量,经过测量误差分析,定量地给出人工缺陷尺寸等级。 3.2人工通孔的测量采用塞规测量法,所用塞规应具有通端、止端,通端、止端间尺寸相差应符合GB/T 7735中人工通孔尺寸的上下限公差范围的要求。 3.3人工缺陷可用游标卡尺、百分表等测量。 4人工槽复型与尺寸测量 4.1人工缺陷复型测量准备 4.1.1按探伤标准要求准备好待测样管。 4.1.2复型用品工具:5mL左右玻璃杯、搅拌棒、溶质、溶剂、分离剂、酒精、带刻度滴管、药勺、橡皮泥及 内壁伤复型专用工具。 4.1.3测量工具:读数工具显微镜(精度不低于0.01mm)、游标卡尺(精度不低于0.02mm)。 4.1.4测量器具均应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4.2复型操作步骤 4.2.1用酒精棉或丙酮擦洗人工缺陷,使其表面清洁,无锈蚀、铁屑、污泥等异物。 4.2.2把橡皮泥或内壁缺陷复型用工具固定在人工缺陷周围。 4.2.3在人工缺陷表面和复型工具周围滴入分离剂,使其均匀分布,呈一薄层。 4.2.4取3g溶质放人玻璃杯中。 4.2.5取2mL溶剂加人有溶质的玻璃杯中(内壁缺陷复型可以稀一些)。 4.2.6迅速搅拌约1min,使混合物呈流动性的稠状物。 4.2.7外壁缺陷复型时将搅拌好的混合物顺人工槽口注入,让其从一头流至另一头,赶走气泡,均匀充 满后将其放置在一平台上凝固约半小时(内壁缺陷复型时间可稍长一些),先剥掉橡皮泥,稍后再沿人工 1 YB/T145—2013 缺陷纵向取出复型样品。 4.2.8GB/T5777要求的内壁槽尺寸的复型可借助于专用工具,其他操作方法同外壁槽复型。 4.3复型要求及注意事项 4.3.1复型所在环境最好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4.3.2复型凝固时间的长短除与环境温度有关外,还与溶质、溶剂的配比有关,如浓度稍稀则凝固时间 稍长(可在正式复型前通过试验确定)。 4.3.3溶质中加入溶剂后应迅速搅拌,不论浓度配比如何,应使其达到流动性较好,并迅速注人人工缺 陷内,否则易凝固影响复型效果。 4.3.4内壁槽复型一定要紧固专用工具并少量使用橡皮泥封堵以免混合物流出工具以外。 4.3.5复型用溶剂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对人体毒性较小,轻微刺激眼、鼻和咽喉,如进人眼中应立即用水 冲洗。操作中应注意通风,尽量不使溶剂接触皮肤。 4.3.6溶剂易挥发属易燃物品,应用玻璃瓶盛装,避免受热,要远离火源,溶质一般用塑料袋储存于阴 凉、干燥、通风的房间内,避免受潮。 4.4人工槽复型尺寸测量 4.4.1复型样品上的凸痕尺寸即为待测对象,测量凸痕的长、宽、高即得人工缺陷的长、宽、深。 4.4.2凸痕长度用游标卡尺测量。 4.4.3垂直于凸痕纵向平均取三点,作断面解剖。 4.4.4截取凸痕横断面应尽量保持垂直于凸痕纵向轴线,不应有倾斜和倒角,断面表面要用金相砂纸磨 平。 4.4.5将凸痕横断面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通过调节显微镜聚焦旋钮,使其达到最佳聚焦。在目镜分划 尺上测出凸痕的宽、高。对于不规则断面,其宽、高应取最大值。 4.4.6三个横断面分别在显微镜下做宽、高测量,最终整个人工缺陷的宽、深取值为三个横断面所测宽、 高的最大值。 4.4.7对比试样上每个人工缺陷应分别测量。 4.5使用其他复型材料的复型方法应按照相关说明书进行操作。 5人工通孔尺寸的测量 5.1用塞规测量人工通孔缺陷,所测尺寸指示值为:人工通孔小于塞规止端,大于塞规通端。当钻孔直 径小于1.10mm时,塞规通端与止端尺寸相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0.10mm;当钻孔直径不小于1.10mm 时,塞规通端与止端尺寸相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0.20mm。人工孔缺陷的直径也可以通过读数工具显微 镜直接测量。人工通孔的测量也可使用一组公称直径的间距符合要求(间距不大于0.10mm)的针规进 行测量。 5.2对比试样上每个人工通孔缺陷应分别测量。 6测量结果判定及测量报告 6.1人工缺陷尺寸测量结果判定 6.1.1对人工缺陷尺寸测量人员应持有计量人员资格证书。 6.1.2人工缺陷尺寸其结果判定应依据相应的探伤方法标准:GB/T5777、GB/T7735、GB/T12606或 其他标准。 6.2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报告 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a)对比试样的编号、规格(包括外径、壁厚、长度)、材质和送检单位; 2 YB/T145—2013 b) 使用的复型材料; c) 使用的测量器具及其编号; (P 复型样品测量结果:各人工缺陷尺寸及其在试样上的分布位置; e) 测量依据标准,结论; f) 测量、审核人员签字; g) 测量日期; 测量单位名称。 h) 3

.pdf文档 YB-T 145-2013 钢管探伤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B-T 145-2013 钢管探伤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 第 1 页 YB-T 145-2013 钢管探伤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 第 2 页 YB-T 145-2013 钢管探伤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13 01:06:2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