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25.120.10 J 62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2671.3—2010 代替JB/T3851—1985 弯管机 第3部分:精度 Tube bending machines-Part 3: Testing of the accuracy 2010-02-11发布 2010-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2671.3——2010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简要说明 3 4 预调检验 5 几何精度检验, 5.1 主轴旋转时的径向圆跳动 5.2 回转架旋转时的端面圆跳动.. 5.3 弯曲角度定位的重复精度 6 工作精度检验, 6.1 弯曲管件的圆度(椭圆度) 6.2 弯曲管件内侧表面的波浪度 6.3 弯曲管件的减薄量.. 表1主轴旋转时的径向圆跳动的公差 表2回转架旋转时端面圆跳动的公差. 表3香 弯曲角度定位重复精度的公差. 表4 弯曲管件的圆度(椭圆度)的公差 表5 弯曲管件减薄量的公差 JB/T2671.3—2010 前 言 JB/T2671《弯管机》拟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技术条件; 第2部分:参数; 第3部分:精度。 本部分是JB/T2671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JB/T3851一1985《弯管机精度》。 本部分与JB/T3851--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的检验方法: 一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要求。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0)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长治市钜星锻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江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颁新弯管设备有限公司、长治市科维锻压机械 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申国庆、宋杰、周昌华、张治原、姚保富。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38511985。 II JB/T2671.3—2010 弯管机第3部分:精度 1范围 JB/T2671的本部分规定了缠绕式弯管机的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及检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在冷态条件下,进行缠绕式弯曲管材的弯管机(以下简称弯管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267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 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0923锻压机械精度检验通则(GB/T10923—2009,ISO230-1:1996,NEQ) JB/T2671.1—1998弯管机参数 3简要说明 3.1精度检验方法应符合GB/T10923的规定。 3.2弯管机上安装弯曲模的底平面为弯管机几何精度的检验基准面。 3.3本部分所列的精度检验顺序,并不表示实际检验次序,为了装拆检测工具和检验的方便性,可按 任意次序进行检验。 3.4弯管机的预调检验可不作出厂检验记录。 4预调检验 按图1所示,将水平仪放在弯管机安装弯曲模的底平面上,沿弯管机床身的左右方向(见图1a)) 和前后方向(见图1b))进行检验,其水平仪的指示值不得大于0.20/1000。 (4 a) 图 1 5几何精度检验 5.1主轴旋转时的径向圆跳动 5.1.1检验方法 根据弯管机主轴的结构不同,对应选择以下一种检验方法: a)将百分表固定在机器上,使其测头顶在主轴图2所示位置,在回转架旋转最大弯曲角度时,计 算出百分表的最大读数差。 b)将百分表固定在机器上,使其测头顶在图3所示的弯曲模的定位圆键的圆柱面上,在回转架旋 1 JB/T2671.32010 转最大弯曲角度时,计算出百分表最大读数差。 图 3 图2 5.1.2公差 主轴旋转时的径向圆跳动公差按表1的规定。 表1主轴旋转时的径向圆跳动的公差 单位:mm 弯管最大外径 公差 0.05 ≤60 >60~114 0.08 >114~159 0.12 >159~273 0.20 >273 0.30 5.1.3检验工具 百分表。 5.2回转架旋转时的端面圆跳动 5.2.1检验方法 将百分表固定在机器上,使其测头顶在图4所示位置,在回转架旋转最大弯曲角度时计算出百分表 最大读数差。 图 4 5.2.2公差 回转架旋转时的端面圆跳动公差按表2的规定、 表2回转架旋转时端面圆跳动的公差 单位:mm 公差 弯管最大外径 ≤60 0.10 >60~114 0.12 >114~159 0.20 >159~273 0.30 >273 0.40 2 JB/T2671.32010 5.2.3检验工具 百分表。 5.3弯曲角度定位的重复精度 5.3.1检验方法 按图5所示将百分表固定在机器上,使其测头顶在回转架加工面的图5所示位置,在旋转最大弯曲 角度α内任意位置,回转架旋转至预选角度时自行停止,计算出百分表最大读数差△1,在同一预选角度 重复进行五次,百分表的最大读数差△1即为弯曲角度定位的重复精度。 图5 5.3.2公差 弯曲角度定位的重复精度公差不得超过表3的规定。 表3弯曲角度定位重复精度的公差 单位:mm 测量点距弯曲中心的位置L 公差A1 0.70 200 1.00 300 1.70 600 2.80 800 注:若弯管机结构所限,当检验项目无法按上述L位置检验时,可在旋转最大弯曲角度α内选定位置检验,公差值 按A1=L·tan0.2°计算。计算后的公差值,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5.3.3检验工具 百分表。 6工作精度检验 工作精度检验时,弯曲管件的材质和条件应符合JB/T2671.1的规定。 6.1弯曲管件的圆度(椭圆度) 6.1.1检验方法 按图6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管件弯曲段的最大与最小外径,按式(1)计算得出圆度(椭圆度)误 差△2。 (1) D 式中: 一弯头横截面上变形后的最大外径; Dmin 弯头横截面上变形后的最小外径; 一管材的实际外径。 3 JB/T2671.3-2010 图 6 6.1.2公差 弯曲管件的圆度公差按表4的规定。 表4弯曲管件的圆度(椭圆度)的公差 弯曲半径R 公差△2 mm (%) 1.3D≤R≤1.5D 12 R>1.5D~2D 10 R>2D~3D 8 6 6.1.3检验工具 游标卡尺等。 6.2弯曲管件内侧表面的波浪度 6.2.1检验方法 按图7所示;用游标卡尺和专用样板(或金属直尺)测量管件的起皱节距t和波浪度。专用样板 测量部位半径r为弯曲半径R减去管材的实际外径D的一半(D/2)。 图 6.2.2公差 弯曲管件内侧表面的波浪度公差应不大于D/100;起皱节距t应大于48。 6.2.3检验工具 游标卡尺、专用样板(或金属直尺)。 6.3弯曲管件的减薄量 6.3.1检验方法 按图8所示,将弯曲的管件从弯曲段中间的横截面处切开,用游标卡尺测量管件最薄处壁厚(或用 测厚仪测量管件的减薄量)按式(2)计算得出减薄量b。 (2) So 式中: Smin 一弯头横截面上变形后的最小壁厚; 4

.pdf文档 JB-T 2671.3-2010 弯管机 第3部分 精度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JB-T 2671.3-2010 弯管机 第3部分 精度 第 1 页 JB-T 2671.3-2010 弯管机 第3部分 精度 第 2 页 JB-T 2671.3-2010 弯管机 第3部分 精度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1 21:02:2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