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21.120.10 N05 JB 备案号:28652—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487—2010 代替JB/T9487—1999 仪表用轴尖 Pivotsforinstruments 2010-02-11发布 2010-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9487-—2010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型式、标记 3.1 型式.. 3.2型号标记 4要求... 4.1 硬度 4.2 尺寸与极限偏差 4.3 几何公差。 4.4 表面粗糙度 4.5 缺陷。 试验方法, 5.1 硬度, 5.2 尺寸与极限偏差 5.3 几何公差 5.4 表面粗糙度 5.5 缺陷.. 检验规则 6.1 检验类别 6.2 出厂检验... 6.3 型式试验. 7 标志、包装和贮存 7.1 标志 7.2 包装. 7.3 贮存。 图1 轴尖典型结构. 表1 不同材料的轴尖硬度 表2 尺寸与极限偏差.. 表3 轴尖的形状位置公差 表4 检验项目 JB/T9487--2010 本标准代替JB/T9487—1999《仪表用轴尖》。 本标准与JB/T9487--1999《仪表用轴尖》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图1修订为一种典型结构形式,增加了局部放大图; 规范性引用文件已按现行有效标准进行引用修改; 6.1表4中应进行的出厂检验项目中增加了直径及锥度检验。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元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仪器仪表元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延夫、张玉杰、徐秋玲。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Y323——1985; JB/T9487—1999。 II JB/T9487—2010 仪表用轴尖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仪表用轴尖的产品型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仪表活动部分球面支承用的轴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划(ISO2859-1:1999,IDT)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3 型式、标记 3.1型式 轴尖的典型结构型式如图1所示。 /放大 图1轴尖典型结构 3.2型号标记 轴尖的型号按下列标记。 JB/T94872010 标准代号 曲率半径p 长度L 直径d 材料 示例: 材料为3J22,直径d为0.5mm,长度L为3.0mm,曲率半径p为0.020mm的轴尖标记为: 3J220.5×3.0×0.020 JB/T9487—2010 4要求 4.1 硬度 轴尖的显微硬度按不同材料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不同材料的轴尖硬度 显微硬度 MPa 3J22合金轴尖 ≥7355 钻40稀土合金轴尖 ≥7355 Cow合金轴尖 7012~8238 3YC15合金轴尖 8041~9022 4.2尺寸与极限偏差 轴尖的基本尺寸与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尺寸与极限偏差 名称及代码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2.0 0 2.5 0.120 0 长度L 3.0 0.250 mm 4.0 0 5.0 0.300 6.0 直径d 0 0.5 0.010 mm 锥度α 50° ±5° 0.010 +0.004 0.015 0 0.020 曲率半径P 0.025 mm 0.030 0.035 ±0.003 0.040 0.045 2 JB/T9487-2010 表2尺寸与极限偏差(续) 名称及代码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0.050 ±0.003 0.060 0.070 曲率半径p ±0.005 0.080 mm 0.100 0.150 ±0.010 0.200 倒角β 30° 倒角长度 0.2 mm 4.3几何公差 4.3.1 轴尖圆锥体轴线对圆柱体轴线的同轴度误差应不超过0.020mm。 4.3.2轴尖圆柱体素线直线度误差应不超过0.010mm。 4.3.3轴尖圆锥体工作部分的圆度误差应不超过表3规定 4.3.4 轴尖圆锥体素线直线度误差应不超过表3规定 表3轴尖的形状位置公差 单位:mm 曲率半径 工作部分长度 圆度公差 圆锥体素线直线度公差 0.010 0.015 0.003 0.020 0.025 0.010 0.030 0.035 2p 0.040 0.045 0.050 0.004 0.060 0.070 0.015 0.080 0.100 0.150 0.200 4.4表面粗糙度 轴尖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1的规定。 4.5缺陷 轴尖在规定的检验条件下,不允许有氧化皮、油斑、裂纹等缺陷。 m JB/T9487—2010 5试验方法 5.1 硬度 用显微硬度计,载荷为1.96N(200gf),在接近工作部分磨面中心测量三个点取平均值。 5.2尺寸与极限偏差 5.2.1长度 采用20×的投影仪或指标相当的仪器进行检测。 5.2.2直径 采用分度值为0.001mm的杠杆千分尺或指标相当的量具进行检测。 5.2.3锥度 采用100×的投影仪和样板进行比较检测。 5.2.4曲率半径 采用100×的投影仪和样板或指标相当的仪器进行检测。 5.3几何公差 轴尖的同轴度、圆度、直线度,采用50×以上的投影仪及样板或指标相当的仪器进行比较检测。 5.4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不大于0.160μum的表面采用干涉显微镜进行检测,表面粗糙度大于0.160um的表面采 用双筒显微镜进行检测。 5.5缺陷 采用60×以上的双筒显微镜进行检测。 检验规则 6 6.1 检验类别 轴尖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出厂检验 6.2.1检验原则 轴尖应经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方可出厂,并附产品合格证。 检验项目 6.2.2 出厂检验项目按表4规定。 表4 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出厂检验 型式试验 1 硬度 4.1 5.1 7 2 长度 4.2 5.2.1 一 3 直径 4.2 5.2.2 4 锥度 4.2 5.2.3 7 5 曲率半径 4.2 5.2.4 6 同轴度 4.3.1 5.3 7 圆度 4.3.3 5.3 J 7 直线度 4.3.4 5.3 表面粗糙度 4.4 5.4 9 10 缺陷 4.5 5.5 注:“}”为试验项目,“二”为不试验项目。 4

.pdf文档 JB-T 9487-2010 仪表用轴尖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JB-T 9487-2010 仪表用轴尖 第 1 页 JB-T 9487-2010 仪表用轴尖 第 2 页 JB-T 9487-2010 仪表用轴尖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1 22:59:4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