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QB ICS 97.180 分类号:Y50 备案号:31045-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1337—2010 代替QB/T1337-1991 卷笔刀 Pencil sharpener 2010-12-29 发布 201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1337—2010 前 言 本标准是对QB/T1337-1991《卷笔刀》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1337一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术语和定义中新增“笔芯锥度”定义的示意图(本标准3.2); 产品分类中对产品重新作了分类(原标准4.1、4.2,本标准4.1、4.2、4.3); 调整了“断铅”、“耐腐蚀性”的要求(本标准5.2、5.6); 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要求(本标准5.8),及相对应的试验方法(本标准6.8); 调整了检验规则中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项目。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文体用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爱华文具有限公司、浙江广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得力集团有限公司、福建 新代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齐心文具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漏国军、李为金、张立锋、项志波、郑成锵、纪永波。 本标准于1991年11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业部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QB/T1337一1991《卷笔刀》。 QB/T1337-2010 卷笔刀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卷笔刀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存。 本标准适用于卷削普通木杆石墨铅笔、木杆彩色铅笔的卷笔刀。卷削木杆化妆眉笔、木杆工艺铅笔 等卷笔刀也可参照使用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21027一2007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 QB/T2774-2006 铅笔 QB/T3826-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 QB/T3832-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笔芯孔径 卷笔刀壳体上卷削铅笔的圆锥孔端口的直径。 3. 2 笔芯锥度(铅笔成型切削角度) 铅笔卷削成型后,形成的书写端铅笔外形椎体的角度(图1)。 笔芯锥度 图1 QB/T1337-2010 3. 3 卷削能力 卷笔刀能卷削铅笔支数的多少 3. 4 断铅 铅笔在卷笔刀卷削时发生的并非由于铅笔质量缺陷所引起铅笔芯的断裂 3.5 木花 卷笔刀在卷削时,刀片切削铅笔所排出的木质废屑。 3. 6 刀座 固定卷笔刀刀片的底座。 4分类 4.1产品按刀座使用材料分为:塑料、金属、木质等卷笔刀。 4.2产品按款式造型分为:普通型卷笔刀(图2)及造型卷笔刀(图3)。 图2 图3 4.3产品按刀孔数量分为:单孔卷笔刀(见图4)、双孔卷笔刀(见图5)和多孔(三孔以上)卷笔刀(见 图6)。 图4 图5 图 6 5要求 5.1卷削能力 卷笔刀卷削的木杆铅笔数量应不少于6支,且铅笔芯尖部应无影响书写等的缺陷,木花厚度应小于 0.4mm,并连片。 5.2断铅 卷笔刀在卷削6支铅笔时,不应发生2次以上的断铅。 5.3笔芯锥度 铅笔经卷削形成的外形锥体的角度应为13°~30°。 5.4刀座牢度 2 QB/T 13372010 卷笔刀在卷削过程中,刀座不应有破裂或影响切削的缺陷。 5.5笔芯孔径 铅笔插入的圆锥孔端口的直径应不小于8.0mm。 5.6耐腐蚀性 有金属镀层的卷笔刀刀片耐腐蚀能力经测定后,刀片锈蚀比例应小于15%。 5.7·外观 卷笔刀的刀座或外壳应光滑、平整,不变形、不缺损,无裂痕和明显的瑕疵。卷笔刀的刀片应无锈 点,不应有明显的麻点及金属磨削加工的纹路。 5.8使用安全性能 5.8.1卷笔刀如因功能性必不可少而存在功能性锐利边缘和锐利尖端时,则应设警示说明,且不应存 在其他非功能性锐利边缘和锐利尖端。 5.8.2卷笔刀可触及金属边缘,包括孔和槽,不应含有危险的毛刺或斜薄边,或将其作为折边、卷边、 或形成曲边,或用永久保护件或涂层予以保护。 5.8.3外露螺杆可触及的末端不应有外露的锐利边缘或毛刺,或其端部应有光滑的螺帽覆盖,使锐利 的边缘和毛刺不可触及。 6试验方法 本试验采用符合QB/T2774一2006规定的硬度为HB的高级木杆石墨铅笔。 6.1·卷削能力的测定 使用卷笔刀卷削能力测试仪,见图7。 a)将待测卷笔刀装在固定在夹具上,使其与卷削中心轴线重合; b)将铅笔装上转轴夹具,进给力加到10N; c)以不大于60r/min启动测试仪,连续卷削6支铅笔后,木花应连片; d)用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第6支铅笔卷削结束时的木花厚度,应不大于0.4mm。 图7 3 QB/T1337-2010 6.2断铅测定 用卷出铅芯后的6支铅笔进行测试。 6.3 笔芯锥度的测定 a)使用待测卷笔刀,将铅笔卷削成圆锥形; b)用分度值为2的万能角度尺,测量铅笔被卷削成的笔芯锥度(同图1)。 6.4刀座牢度的测定 感官测试。 6.5笔芯孔径测定 用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 6.6,耐腐蚀性的测定 按QB/T3826的规定进行,喷雾时间为15min,结果按QB/T3832评价。 6.7外观测定规定 在自然光线下感官测试。 6.8使用的安全性检验 卷笔刀使用的安全性检验,按GB21027的相关规定进行。 7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样本单位为“个”。 7.2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应经生产企业质检部门按本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的产品应签发合格标志。 7.2.1每批产品均需进行“使用的安全性”检验,样本数为20个,必须全部合格。 7.2. 2 其他出厂检验按GB/T2828.1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进行,出厂检验的项目、试验方法、检验 水平(IL)及其接收质量限(AQL)值按表1的规定。 表 1 不合格分类 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 接收质量限(AQL) 检验水平(IL) B 笔芯孔径 5.5 6.5 2.5 S-2 c 外观 5.7 6.7 4.0 S-4 7. 3 型式检验 7. 3. 1 型式检验的样品,应在出厂检验接收批中随机抽取。 7.3.2 型式检验,每6个月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停产三个月后再度恢复生产时; b)变更设计、结构、关键工艺与主要原材料时; c)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7.3.3耐腐蚀性能作为型式试验项目,专项考核,样品数为50个,按6.6试验方法进行,符合5.6的要求 为合格。 7.3.4其他型式检验项目按GB/T2829的判别水平I的一次抽样方案进行,型式检验的项目、试验方法 及其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值按表2的规定。 4 QB/T1337-2010 表2 不合格分类 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 不合格质量水平(RQL) 卷削能力 5.1 6.1 断铅 5.2 6.2 B 40 笔芯锥度 5.3 6.3 刀座牢度 5.4 6.4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8.1.1产品应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地址、商标、产品型号和执行标准编号。 8.1.2外包装上应有毛量、净重、数量、体积以及运图示等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要求。 8.2包装 产品应有内外包装,外包装封口应牢固。 8.3运输 产品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严禁雨淋、受潮和抛掷。 8.4贮存 本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室内。 5

.pdf文档 QB-T 1337-2010 卷笔刀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QB-T 1337-2010 卷笔刀 第 1 页 QB-T 1337-2010 卷笔刀 第 2 页 QB-T 1337-2010 卷笔刀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1 23:44:4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