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3.100 L09 备案号: SJ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114442012 电子信息行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 控制要求 Requirements of hazard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control for the electronicinformationindustry 2012-12-28发布 2013-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专有 版权专有 复制 2012 SJ/T11444 版权# 复制无效目次 前言: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 3.2 3.3 3.4 3.5 3.6 3.7 2 3.8 3.9. 4要求 4.1基本要 4. 2. 1 自然条件与 与总平面布置管理因素 人的因素危险源辨 4.2.2生产作业场所危险源辨识 4.2.3职业健康危险源辨识. 4.2.4新、改、扩建项目危险源辨识 4.2.5供方、合同方提供的设备设施、服务的危险源辨识 4.2.6条件变更的危险源 4.3风险评价 4.3.1要求 D 4.3.2风险评价内容及程序 4.3.2.1定性风险评价 4.3.2.2定量风险评价 4.4风险控制 4.5工作程序 版权专有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风险评价方法示例 参考文献 版权专有 复制无效 复制无效 版权专有 14442012 前复制无效 复制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 汉专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淼、沈晓明、张栋、韩硕祥、刘辉、问洪春、沈伟杰、张俊、张瑞光。 版权专有版权 复制无效 复制 制无效 复制无效 版权 版权专有 权专有 版权专有 制无效 复制无效 复制无效 版权专有 复制无效 复制无效 复制无交 SJ/T11444 电子信息行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要求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电子信息行业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涉及的生产活动、相关支持性活动及生产现场的危险 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和实施的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信息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无效 规范性引用文件 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车 GB/T15236-2008职业安全卫生术语 GB/T 28001-200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GJB900-1990系统安全佳通用大纲 HO 3术语和定义 2008- GB/T15236 GB/T28001-2001和GJB 1990界 定的以级下 列术语和 用于本文件。为 39 下重复刻出了GB/T 28001-2001租GJB900-1990中的某术语利 了便于使用, 定义。 LOGY S 3. 1 事故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 伤害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 [GB/T28001-200定义3. 3.2 安全性safety 不发生事故的能力。 3. 3 危险源hazard 复制无效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GB/T28001-2001,定义3.4] 3. 4 危险可能性hazardousprobability 产生某一种危险事件发生的总的可能性 复制无效 SJ/T114442012 GJB900-1990,定义3.4] 版权专有 3.5 危险严重性 hazardous severity 对某种危险可能引起的事故可信的最严重程度的估计 复制 [GJB900-1990,定义3.5] 专有 3.6 专 风险risk 复制无效 版权专有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GB/T28001-2001,定义3.14] 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评价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GB/T28001-2001,定义3.15] 乐 不符合non-conformance 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GB/T28001-2001,定义3.8] 复制无 版权 3.9 现场site 产品实现,服务全过程中涉及的场所。 4要求 为实现本标准规定的全部任务,至少应开展以下工作:确定执行工作计划的方法、落实合格的人选 分配有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及确保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资源。 为便于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应考虑以下内容: a)建立危险源管理工作组织,明确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建立程序化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项目要求、工作内容、完成状况、实施方法等: 建立动态的安全性信息收集、传递、分析、处理、反馈和归档程序: d 建立用于处理已判定的危险源的要求和程序 复制无效 危险源辨识 4.2.1 自然条件与总平面布置、管理因素、人的因素危险源辨识 专有 自然条件与总平面布置、管理因素、人的因素危险源辨识至少应考虑以下内容 版权专有 复制 复制无交 SJ/T11444 2012 为保证辨识结果准确性,应从辨识对象的自然条件、总图布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施、 a 设备、装置等方面开展危险源辨识: 从辨识对象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物料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开 b) 展危险源辨识; c)人的因素,应对作业场所/活动中,来自人员生理、心理和人为性质的危险有害因素开展辨识。 4.2.2生产作业场所危险源辨识 对生产作业场所的危险源辨识至少应考虑以下内容: 作业环境条件,例如:工作设计、人机工程、有限或密闭空间、设备布置、照明要求、高温、 a) 低温、湿度、可能外露的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的影响; 与生产安全有关的设备、保险装置和可能的备选方法,例如:联锁装置、元余技术,硬件或软 )危险品,例如:易燃品、辐射源,有毒有害品、有危险的健筑林料、放射性物质等, d)用于生产或保障的设备漫施、原、辅材料,例如:作业机真、用于物料的储存、组装、检查、 检验等方面的段备 TION 4.2.3职业健康危险源辨识 职业健康危险源舞识至少应考忠 有毒有唐物质,例如:粉尘、致癌物或有敏癌嫌疑的物品 a) 盗急物 般毒品、 对呼吸器官有 刺激的物品等 物理因素,例如:噪声,振动、热应力或冷应力、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 b) 劳动维织,例如:倒班作业、超负荷 4.2.4新、改 扩建项目危险源辩识 源带来的风险,使总体安金性(见4.2.1、4.2.2、4.2.3要求)达到组织可接受的水来:当因新、改、 安会性水平降低时,其影响应事先通知并获取建段单位的可。 扩建项目有可能带来总体 4.2.5供方合同方提供的设备设施、服务的危险源辨识 电车 应通过分析和检查等方法误别自供方合同方提供的设备设施、服务的危险源。 分析和检查识别的内容至少应考虑: a)根据设备设施功能需求,是否配备子除尘、 通风、隔热、降温、降噪、减振、消防以及防护网、 防护栏等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设备设施的外露部分是否进行了适当的修整,以避免尖锐、锯齿状边缘或粗糙表面造成作业人 b) 员刺伤或割伤的伤害: 所有这些防护是否已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 4.2.6条件变更的危险源辨识 复制无效 危险源辨识应考虑活动的变更、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或活动的 4.3风险评价 4.3.1要求 版权专有 反放专有 复制无效 14442012 项目要求对已辨识的危险源进行全面的定性或定量的风险评价并记录成文。风险评价应包括: 某些情况下,当为确定某些危险源的风险大小而进行的分析、实验、检测的方法需要采用设备 时需要制定所使用设备的校准和维护程序: 根据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结果列出全部危险源的风险评价结论,以及具体用于确保其降低至可接 受范围所采取控制措施的清单: 提供包括所有已判定危险源及其处理结果的记录 4.3.2风险评价内容及程序 4.3.2.1定性风险评价 可选择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等方法做出定性风险评价结论:要求包 h 确定检查对象: 1结合对象性质预先设计检查方案: 做出定性风险评价结论 4.3.2.2定量风险评价 根据评价对象的性质选取适用的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考虑危险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最终确定 风险级别。 一种评价方法示例,可在实际应用中参考 本标准附录A给出了 4.4风险控制 建立危险源的闭环管理系统。跟踪、记录并确定其是否采取措施被降低至可接受水平的过程。 版复 k)工作要求: 1)对识别、评价的危险源建立闭环管理系统: 制天 2)跟踪危险源的管理过程,必要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3,记录从危险源确定到解决的整个过程。 拟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优先性次序要求如下! 最小风险设计。优先考虑从设计上消除危险源。若从设计上无法消除,应通过设计方案实 现危险最小化:复 权专 若无法通过设计消除危险,则应考虑采取永久性补偿措施,这类措施包括:联锁、几余、 2 故障安全保护设计、系统防护、个体防护等 3) 用隔离或屏蔽的方法保护系统、人员: 4) 当各种方法都不能消除危险时,应采取报警装置来检测危险状况,并向有关人员发出报警 信号。 4.5工作程序 风险评价应采取“定性风险评价定量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三阶段工作程序,最终都作为危 险源管理的输入条件。 复制无效 权专有 版权专有

.pdf文档 SJ-T 11444-2012 电子信息行业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J-T 11444-2012 电子信息行业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要求 第 1 页 SJ-T 11444-2012 电子信息行业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要求 第 2 页 SJ-T 11444-2012 电子信息行业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要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2 05:04:4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