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27.010 CCS F 01 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2910—2025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运行节能监测 2025 - 08 - 08发布 2025 - 11 - 07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910 —2025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监测内容 ................................ ................................ ........... 1 5 监测方法 ................................ ................................ ........... 2 6 计算方法 ................................ ................................ ........... 2 7 评价指标 ................................ ................................ ........... 3 8 监测结果评价 ................................ ................................ ....... 4 附录A(资料性)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运行节能监测报告 ................................ ..... 5 DB41/T 2910 —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河南省承压类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HN/TC 13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赛福特技术检测有限公司、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技术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照彤、毛晓刚、付明胜、宋晓琳、张圣伟、张振兴、李宣辰、王建祥、吕宁。 DB41/T 2910 —2025 1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运行节能监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螺旋板式热交换器运行节能监测内容、监测方法、计算方法、评价指标及监测结果评 价。 本文件适用于液 -液螺旋板式热交换器运行工况的节能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31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T 27698.1 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7698.2 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 第2部分:热交换器 3 术语和定义 GB/T 15316 、GB/T 27698.1 、GB/T 27698.2 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热流体侧 热交换器 热量的提供侧。 3.2 冷流体侧 热交换器热量的接收侧。 3.3 小温差端的流体温差 热交换器 热流体侧出液温度与冷流体侧进液温度之差。 3.4 温差比 热交换器冷流体侧进出液温差与热流体侧进出液温差之比。 4 监测内容 4.1 现场检查内容及要求 按照GB/T 15316 的要求,节能监测前应进行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内容及要求包括: —— 每台螺旋板式热交换器应明确产品型号及参数,内容 应满足GB/T 27698.2 的要求; —— 每台螺旋板式热交换器应有介质进、出口标识; ——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冷、热流体应采用逆流形式; ——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冷、热流体侧的压力表、温度计应合格、完好 ,并有唯一性标识 ; DB41/T 2910 —2025 2 ——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各阀门密封完好,不应有漏液现象; ——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应有压力试验记录或报告。 4.2 测试内容 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场测试。测试内容包括: ——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热流体侧压力降; ——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冷流体侧压力降; ——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小温差端的流体温差; ——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温差比。 5 监测方法 5.1 测试工况 5.1.1 测试应在生产正常、标准工况下稳定运行 30 min后进行。 5.1.2 测试期间螺旋板式热交换器进液温度的波动和出液温度的波动范围为± 5%。 5.1.3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冷、热流体侧液 温和压力应同时测试 。 5.2 测试仪表 5.2.1 测试仪表应满足测试项目的要求,仪表应检定合格。 5.2.2 测试仪表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1 测试仪表技术性要求 仪器设备名称 测试参数 准确度等级或允许误差 温度计 温度 ±0.5 ℃ 压力表 压力 0.4级 5.3 测试方法 5.3.1 冷、热流体侧温度和压力测点安装布置与螺旋板式热交换器进出口法兰密封面或螺纹接头的距 离应不大于 0.15 m。测量方法应符合 GB/T 27698.1 和GB/T 27698.2 的要求。 5.3.2 当现场不具备直接接触 液温测试条件时,可采用贴壁测量 。 5.3.3 热流体侧工况稳定后 ,每5 min记录一次数据,测试时间不小于 1 h,每个测试工况至少采集 3 组数据,取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6 计算方法 6.1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热流体侧压力降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热流体侧压力降应按公式 (1)计算。 ∆𝑃1=𝑃1𝑗−𝑃1𝑐 ································ ································ ······· (1) 式中: ∆𝑃1——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热流体侧 压力降,单位为千帕(kPa); 𝑃1𝑗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热流体侧进 液压力,单位为千帕 (kPa); DB41/T 2910 —2025 3 𝑃1𝑐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热流体侧出 液压力,单位为千帕 (kPa)。 6.2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冷流体侧压力降 螺旋板式 换热器冷流体侧 压力降应按公式( 2)计算。 ∆𝑃2=𝑃2𝑗−𝑃2𝑐································ ································ ········ (2) 式中: ∆𝑃2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 冷流体侧 压力降,单位为千帕(kPa); 𝑃2𝑗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冷流体侧进 液压力,单位为千帕( kPa); 𝑃2𝑐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冷流体侧出 液压力,单位为千帕( kPa)。 6.3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小温差端的流体温差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小温差端的流体温差 应按公式( 3)计算。 ∆𝑡=𝑡1𝑐−𝑡2𝑗 ································ ································ ········· (3) 式中: ∆𝑡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小温差端的流体温差 ,单位为摄氏度(℃) ; 𝑡1𝑐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热流体侧出 液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 𝑡2𝑗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冷流体侧进 液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 6.4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温差比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温差比 应按公式( 4)计算。 η=(𝑡2𝑐−𝑡2𝑗)(𝑡1𝑗−𝑡1𝑐) ⁄ ×100% ································ ······················· (4) 式中: η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热器温差比 (%); 𝑡2𝑐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冷流体侧出 液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 𝑡1𝑗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热流体侧进 液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 注: 角标 1表示热流体侧,角标 2表示冷流体侧,角标 𝑗表示流体的进口,角标 𝑐表示流体的出口。 7 评价指标 7.1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热流体侧压力降评价指标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热流体侧压力降应小于 100 kPa。

.pdf文档 DB41-T 2910-2025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运行节能监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2910-2025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运行节能监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2910-2025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运行节能监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2910-2025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运行节能监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06 18:27:4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