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71.100.20 CCS G 86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5917—2025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有毒气体 泄漏检测 太赫兹时域光谱法 Import and export of dangerous chemicalsToxic gas leakage detection- 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 method 以正式 2025-07-25发布 2026-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发布 SN/T 5917—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昆明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昌海关、 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腾洲、韩颖、陈昇、刘汗青、朱亦鸣、吴婷。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5917—2025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有毒气体 泄漏检测太赫兹时域光谱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使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中有毒气体泄漏的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进出口危险化学品中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三种气体泄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有毒气体 toxicgas 3.2 样品 sample 处于待测状态的材料或制品。 3.3 重复性值 repeatability value 一个数值,在重复性条件下,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小于或等于此数的概率为95%。 3.4 再现性值 reproducibility value R 个数值,在再现性条件下,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小于或等于此数的概率为95%。 3.5 重复性条件 repeatability conditions 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员使用相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在短的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相 互独立进行的测试条件。 3.6 再现性条件 reproducibility conditions 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的操作员使用不同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 的测试条件。 3.7 示值误差 calibration error 1 SN/T5917—2025 4方法原理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中的有毒气体在太赫兹波段具有特征吸收峰,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透射气体 得到其谱线信息,进而判定气体成分和浓度值。 5 一般要求 试剂和参照物质 每种参照气体纯度为99.99%及以上。 5.2 样品的标识 标识应直接粘贴在气密瓶(袋)的表面。标识内容至少包括: a)j 产品名称及规格; b) 制样日期; c) 制样人员签名; d) 样品的唯一性标识。 5.3 人员防护要求 文本为准 在样品的包装、标识、保存过程中,应当根据有毒气体的危险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避免潜在 危险的发生。检测人员佩戴防毒面具,佩戴手套。 5.4测试仪器 5.4.1气室 式出版 气室由铝合金金属和高密度聚乙烯制作而成, 5.4.2 太赫兹时域光谱仪 内部主要由飞秒激光器、光学延时线、太赫兹发射天线、太赫兹接收天线和信号处理电路等组成,用 于测量气室内气体的太赫兹吸收光谱数据。 5.5 检测方法要求 5.5.1 启动太赫兹时域光谱仪,等待约5min至运行稳定。 5.5.2 连接样品气体与气室。 5.5.3 气室两端阀门打开,通入纯氮清扫。 5.5.4 气室中通入样品气体较长时间,赶走剩余氮气,关闭气室一端,调节钢瓶阀门,观察压力表不同数 值,记录数值,关闭气室另一端 5.5.5 保存太赫兹光谱数据。 6 仪器校准和干扰 6.1 仪器标准校准流程 太赫兹时域光谱仪开启后预热约5min,否则可能造成信号不稳定,光谱数据波动较大。 SN/T5917—2025 6.2水汽干扰排除 探测装置周围保持湿度5%以下,降低因水汽带来的干扰。 7太赫兹时域光谱结果计算 7.1 泄漏有毒气体成分测定 以下太赫兹频率处出现吸收峰,并且对应的频谱图中吸收峰幅值大小不同。典型气体光谱见附录A。 -氧化碳:0.1152THz间隔(0.1MPa)。 硫化氢:0.28THz间隔(0.1MPa)。 二氧化硫:0.0998THz间隔(0.1MPa)。 7.2泄漏有毒气体浓度测定 依据在某一特定频率点的幅值变化拟合曲线,测试时样品落在拟合曲线上, ,进而计算相应的浓度值。 CO气体在不同压强下0.575THz处吸收峰平均值见表1。 表1CO气体在不同压强下0.575THz处吸收峰平均值 压强/atm 0.2 0.4 0.8 1.0 吸收峰平均值 0.004 1 0.006 8 0.0113 0.017 9 0.030 2 CO气体在不同压强下0.575THz处吸收系数计算见式(1)。 .(1) 式中: 压强(或浓度); y 一吸收系数。 表 2 H,S气体在不同压强下1.1THz处吸收峰平均值 压强/atm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吸收峰平均值 0.0127 0.073 0.086 0.139 0.158 0.18 0.207 0.23 H,S气体在不同压强下1.1THz处吸收系数计算见式(2)。 y=0.00221+0.14834-r :(2) 式中: 压强(或浓度); 吸收系数。 SO,气体在不同压强下0.56THz处吸收峰平均值见表3。 表3SO,气体在不同压强下0.56THz处吸收峰平均值 压强/atm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吸收峰平均值 0.027 0.152 0.257 0.354 0.438 0.587 0.695 0.806 3 SN/T 5917—2025 SO,气体在不同压强下0.56THz处吸收系数计算见式(3)。 y=-0.08061+0.55012-x .....(3) 式中: ——压强(或浓度); 8 质量保证 8.1 仪器示值误差、系统误差 仪器上配备压力表,由于真空泵和气室的限制,无法完全真空,同时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也会造成 测量数据的偏差。 8.2 仪器精密度 人员所得结果进行比对的结果显著性进行评估 每个测试方法中要求的基本精密度数据包括: r(重复性值); R(再现性值)。 r及R值的计算,可参考GB/T6379。 9 实验报告 出版文本为 检验人员应现场记录实验场景并拍照存档,认真填写现场检验原始记录,尽可能再现所完成的检验 工作。实验报告应编写规范、条理清晰、分析论证合理、属性结论明确, a) 样品来源及描述; b) 采用的测量方法; c) 测试结果; d) 任何偏离本文件的细节; e) 采用的标准; f) 实验日期; g) 实验人员。 SN/T 5917—2025 附录A (资料性) 典型有毒气体的光谱特征 A.1一氧化碳 A.1.1性状 无色无味气体。 A.1.2毒性 达到200ppm会引起身体症状,甚至导致昏迷。 A.1.3理论吸收峰 CH气体理论吸收峰见图A.1。 CH4[HITRN2016] 文本为准 0.2 0.1 收系数 0.1 0.2 0.4 0.6 0.8 1.0 1.2 1.4 频率/THz 图A.1 CH。气体理论吸收峰 A.1.4吸收拟合曲线 CO气体在不同压强下0.575THz处吸收峰平均值见图A.2。

.pdf文档 SN-T 5917-2025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 有毒气体泄漏检测 太赫兹时域光谱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5917-2025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 有毒气体泄漏检测 太赫兹时域光谱法 第 1 页 SN-T 5917-2025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 有毒气体泄漏检测 太赫兹时域光谱法 第 2 页 SN-T 5917-2025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 有毒气体泄漏检测 太赫兹时域光谱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06 22:24:2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