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20 CCSX55 SDYY 团 体 标 准 T/SDYY230—2025 枸杞扦插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TechnologyregulationsforChinesewolfberrySeedlingbreeding 2025-8-15发布 2025-9-15实施 山东园艺学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DYY230—2025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山东园艺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 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鲁彬、张波、于淑伟、高英、张晓佳、张凡安、陈志威、董春旺、刘新宇、 毕京秀、姚元涛、王之芳、杨立风、张浩然、赵锦、李非凡、陈志强、毕彩虹、米佳、段淋渊、刘存丽、 郭雨桐、马余强、戴凤宾。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DYY230—2025 1枸杞扦插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枸杞扦插苗木繁育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扦插温室、苗床、扦插技术、扦插 后管理及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枸杞扦插苗木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25有机肥料 DB64/T1210枸杞优质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6001、DB64/T12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本要求 4.1环境空气质量 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4.2土壤环境质量 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 4.3灌溉用水质量 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4.4化学农药使用 应符合DB64/T1210的规定。 4.5肥料要求 应符合NY/T496和NY/T525的规定。 4.6扦插枝条 选择3年以上枸杞植株,且上年或当年生发育充实、无病虫害枝条,粗0.3cm以上、长度15 cm~35cm的已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枝条,作为扦插枝条。 5扦插温室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DYY230—2025 25.1系统配备 扦插温室应配备遮阳系统、帘幕系统、降温系统、加温系统、通风系统、加湿系统、补光系统、苗 床系统、灌溉系统、微喷雾化系统、覆盖系统、排水系统、内保温系统、控制系统。 5.2温湿度参数 室内温度20℃~28℃,空气相对湿度日间70~80%,夜间≤85%。 6苗床 6.1苗床宽60cm~100cm,高出地面45cm~50cm,长20m~50m,四周围延宽10cm~ 15cm。 6.2苗床底部排水系统,上覆有漏孔沥水砖,从中间向两边下斜3°~5°,砖上覆一层16目过滤筛, 筛上覆珍珠岩。 6.3珍珠岩要求呈均匀蜂窝状结构,无明显板结;膨胀倍数k0<20,具有明亮光泽,碎片透明,杂 质Fe₂O₃含量≤1%。 6.4筛上首先覆粒径6mm~8mm大颗粒珍珠岩,厚度10cm~15cm,大颗粒珍珠岩其上是粒径3 mm~4mm珍珠岩,厚度20cm~30cm,最上层是粒径1mm~2mm小颗粒珍珠岩,厚度3 cm~5cm。 6.5苗床上方80cm~100cm处应有微喷雾化系统。 7扦插技术 7.1扦插时间 一年春、夏、秋三季均可扦插,最佳扦插时间为3月上旬至4月下旬。 7.2苗床杀菌 扦插前1d~2d进行杀菌处理,扦插温室可采用紫外线照射1h以上,照射剂量达到10W/m², 苗床浇湿后可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灭菌。 7.3插穗准备 7.3.1插穗剪取 从枸杞植株上预留扦插枝条的基部剪取扦插枝条;从扦插枝条上剪取插穗5cm~8cm长,应带 1~2个待萌发腋芽;带叶片插穗应留1~2片叶,叶片应剪去1/2~2/3,减少水分蒸发;上剪 口应平,下剪口应斜;避免挤压和撕裂。 7.3.2插穗处理 插穗粗细分开。插穗基部3cm处浸入200mg/L吲丁·萘乙酸(吲哚丁酸6%+萘乙酸6%)溶 液中,处理时间5s~10s,取出后晾干5min~10min再扦插。 7.4扦插方法 将插穗基部插入(45°斜插)基质2cm~3cm,并压实使基质与插穗紧密结合;扦插密度宜 300~400株/m2。 8扦插后管理 8.1扦插后日常管理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DYY230—2025 3扦插后室内温度24℃~26℃,空气相对湿度80%~90%,根据实际情况开闭遮阳网,防止阳 光直射。每天至少微喷一次水,保持苗床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8.2生根后管理 扦插苗生根后每隔7d可叶面喷施0.1%~0.2%尿素或0.1%磷酸二氢钾溶液;当新叶展开后, 逐步降低湿度(每日降5%至65%),并喷施0.01%芸苔素内酯+0.2%黄腐酸钾溶液,每7d一 次,连续2次。应符合NY/T496和NY/T525的规定。 8.3移栽炼苗 8.3.1装盆时间 扦插45d~60d后,苗高15cm~30cm;根系长度≥8cm,根数≥5条,可进行移盆炼苗 管理。 8.3.2基质和炼苗盆 炼苗基质按照泥碳土:蛭石=1~2:1混匀。炼苗盆为直径及深度为10~15cm的塑料育苗盆。 8.4移盆 8.4.1起苗方法 用木质或竹制筷子或类似叉状工具,在扦插苗株旁5~10cm处垂直向下深挖至苗床基质15~ 20cm处,然后向扦插苗株方向向上挑起,起出扦插苗,轻轻抖动去掉附着根部的珍珠岩。 8.4.2装盆方法 起苗后必须立即装盆。盆底部先装载1/4~1/3的基质,将扦插苗根部放入盆内,然后将基质 填入盆,埋覆好扦插苗根部,浇水沉实。装盆后及时移入炼苗区。 8.5炼苗 8.5.1温湿度调控 移入炼苗区的枸杞炼化苗,须保持通风,逐步降低空气湿度和温度,直至与外界环境条件一致。逐 步降温降湿,时间周期推荐为7d~10d。 8.5.2水肥及病虫害管理 8.5.2.1炼苗期的枸杞炼化苗须及时浇水除草。 8.5.2.2炼苗期的枸杞炼化苗前20d无需施肥,后期可用0.1%~0.2%尿素及0.1%磷酸二氢钾 溶液叶面喷施,喷施间隔期推荐为7d~15d,所用化学肥料应符合NY/T496和NY/T525的规定。 8.5.2.3炼苗期进行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应符合DB64/T1210的要求。 8.6大田移栽 枸杞炼化苗大田移栽时,去盆,带基质移栽。 9档案管理 建立枸杞扦插繁育技术档案,包括但不限于扦插温室杀菌、扦插育苗、扦插后管理、等生产管理过 程记录,并保持5年。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SDYY 230-2025 枸杞扦插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SDYY 230-2025 枸杞扦插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第 1 页 T-SDYY 230-2025 枸杞扦插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第 2 页 T-SDYY 230-2025 枸杞扦插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06 23:03:2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