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7. 120. 70 H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74.9—2010 代替YS/T74.9—1994 镉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锡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admium Part 9:Determination of tin content- Hydride generation-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2011-03-01实施 2010-11-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74.9—2010 前 言 YS/T74一2010《镉化学分析方法》分为11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锑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3部分:镍量的测定 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4部分:铅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铜量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铅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锌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铁量的测定 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8部分:铊量的测定 结晶紫分光光度法; 第9部分:锡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10部分:银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1部分:砷、锑、镍、铅、铜、锌、铁、铊、锡和银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 谱法。 本部分为第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YS/T74.9-1994《锅化学分析方法 苯苏酮-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分光光度法测量锡 量》,本部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分析方法改为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增加了警告性提示; 增加了精密度、质量保证和控制条款; 增加了试验报告条款。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于力、汤淑芳、刘鹏飞、李文艳、杨伟林、李岩、董秀文。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S/T74.9—1994; GB/T2135—1980。 YS/T74.9—2010 镉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锡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警告一一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并具备使用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技能, 严格按照原子荧光光谱仪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1范围 YS/T74的本部分规定了中锡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中锡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10%~0.0050%。 2方法原理 试样经稀硝酸、硫酸溶解后,加热至冒尽三氧化硫烟。在硫酸(1十99)介质中,锡(IV)被硼氢化钾还 原成锡的氢化物,用氩气导入石英炉原子化器中,于原子荧光光光谱仪上测量锡的荧光强度。 3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二次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3.1硝酸(1十1),优级纯。 3.2硫酸(1十1),优级纯。 3.3硫酸(1十99),优级纯。 3.4硫腺-抗坏血酸溶液:称取5g硫脉、5g抗坏血酸,用水溶解后,稀释至100mL,混匀。 3.5硼氢化钾溶液(15g/L):称取7.5g硼氢化钾,溶于500mL氢氧化钾溶液(5.0g/L)中,混匀。用 时现配。 3.6锡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金属锡(wsn≥99.99%)(称前用稀盐酸洗去表面氧化物,再用乙 醇充分洗涤晾干),加100mL硫酸(3.2),低温加热溶解,冷却,移人1000mL容量瓶中,以水定容至刻 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μg锡。 3.7锡标准溶液:移取1.00mL锡标准贮存溶液(3.6)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mL硫酸(3.2),稀 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μg锡。 3.8镉基体溶液(50g/L):称取50g高纯镉(wca≥99.999%),置于250mL烧杯中,溶于100mL的 硝酸(3.1)中,浓缩至小体积,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3.9氩气,体积分数不小于99.99%。 4仪器 断续流动双道无色散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带有石英炉原子化器和锡空心阴极灯,断续流动仪及微机 处理系统。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1 YS/T74.9—2010 检出限:不大于2×10-°g/mL。 精密度:用0.02μg/mL的锡标准溶液测量10次荧光强度,其标准偏差不应超过平均荧光强 度的5.0%。 仪器参考工作条件见附录A中表A.1。 5分析步骤 5.1试料 按表1称取试样,精确到0.0001g。 表1称样量及定容体积 称样量/ 定容体积/ 加入硫酸(3.2)/ 加人硫脲-抗坏血酸溶液(3.4)/ 锡的质量分数/% mL mL mL g 0.200 100 2 5 0.00010~0.0010 >0.0010~0.0050 0.100 200 4 10 5.2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5.3测定 5.3.1测定次数 独立地进行二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5.3.2将试料(5.1)置于100mL烧杯中,加人10mL硝酸(3.1),盖上表血,低温加热使试样溶解完 全,加人2mL硫酸(3.2),加热至冒尽三氧化硫烟,冷却至室温。加入相应体积硫酸(3.2),用水洗涤杯 壁及表皿。 5.3.3将上述溶液移人相应体积的容量瓶中,按表1加人相应体积的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3.4), 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5.3.4在原子荧光光谐仪上,以硫酸(3.2)为载流,硼氢化钾溶液(3.5)为还原剂,以锡空心阴极灯为激 发光源,随同试样空白做参比,测量试样溶液锡的荧光值,从工作曲线上查出锡的浓度。 5.4工作曲线的绘制 5.4.1锡量0.00010%~0.0010%的工作曲线的绘制 液(3.4),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5.4.1.2在与试样溶液测定相同条件下测量系列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减去系列标准溶液中零浓度溶 液的荧光强度,以锡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5.4.2锡量>0.0010%~0.0050%的工作曲线的绘制 5.4.2.1移取0.0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锡标准溶液(3.7)于一组 2 YS/T 74.9-2010 200mL容量瓶中,分别加人2mL镉基体溶液(3.8)和4mL硫酸(3.2),10mL硫腺-抗坏血酸溶液 (3.4),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勾。 5.4.2.2在与试样溶液测定相同条件下,测量系列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减去系列标准溶液中零浓度 溶液的荧光强度,以锡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6 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下式(1)计算锡含量,以锡的质量分数Wsn计,数值以%表示: (1 ) m 式中: 自工作曲线上查得锡的质量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 试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分析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精密度 7.1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 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以下表2数据采用 线性内插法求得: 表2重复性限 Wse / % 0.000 10 0.001 0 0.005 0 T/% 0.000 03 0.000 2 0. 000 5 7.2 再现性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 况不超过5%,再现性限(R)按表3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表3再现性限 Wsa /% 0. 00010 0.001 0 0. 005 0 R/% 0.000 05 0. 000 4 0. 001 0 8质量保证和控制 分析时,用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进行校核,或每年至少用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对分析方法校核, 75 次。当过程失控时,应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后,重新进行校核。 3 YS/T74.9—2010 试验报告 试样; 使用的标准; -使用的方法; 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 一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YS/T74.9—2010 (资料性附录) 仪器参考工作条件 表A.1 仪器参考工作条件 炉温/ 灯电流/ 读数时间/ 延迟时间/ 观测高度/ 载气流量/ 屏蔽气流量/ 元素 mA mm (mL/min) (mL/min) Sn 200 40 14 2 8. 0 350 600 5

.pdf文档 YS-T 74.9-2010 镉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 锡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S-T 74.9-2010 镉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 锡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 1 页 YS-T 74.9-2010 镉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 锡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 2 页 YS-T 74.9-2010 镉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 锡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06 23:24:0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