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20 B05 T/ANJX 安康市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团体标准 T/ANJX0020-2025 子长甜桑栽培技术规程 2025-06-01发布 2025-11-01实施 安康市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 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子长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子长市蚕桑开发中心、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子 长市蚕桑开发有限公司、子长市林茂农富生态绿化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任忠玲、温建如、陈贵攀、包立军、白明雄、郝勇、薛强、李海洲、 李东波、郭建岗、刘艳芬、冯文杰、拓明明、赵毛小、薛壮壮、杨杰、白鹏、韩建华、薛忠民、 陈方圆、薛侯平。 本文件由子长市蚕桑开发中心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子长市蚕桑开发中心。 地址:陕西省子长市秀延东街农科园四楼。 电话:0911-7116118 邮编:717300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ANJX0020-2025 子长甜桑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子长甜桑品种的繁育、栽植、树型养成、施肥、病虫害防治、桑叶采收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陕北黄土高原蚕区子长甜桑的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61/T388.1-2007桑树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DB61/T388.3-2007桑树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DB61/T388.4-2007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子长甜桑品种 生长在陕北黄土高原子长市及周边蚕区百年以上的地方桑品种,经过驯化成为当地的主要栽培 品种。 4栽培技术 4.1特征特性 甜桑属于白桑系品种。自然生长的甜桑多为高大乔木,树冠一般5m~10m。其枝条细长而直,皮 粽褐色,侧枝少,节间3.5cm,叶序2/3,皮孔小而少,每cm²24-5个;冬芽长三角形、紫色,芽尖稍 离枝条,副芽较多。叶片心脏形或卵圆形,叶长18cm,叶幅16cm,叶面平滑、富有光泽,叶肉较厚 ,背脉突出而细,叶尖尖头,叶缘孚1头齿,叶基浅心形,叶柄较粗,嫩叶淡紫红色,开雄花。甜桑 适应性强,管理容易,生长旺盛,产量较高。 4.2桑园建设 4.2.1生长条件及特性 甜桑是在陕北干旱、寒冷、贫瘠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因而抗旱耐寒,适于陕北等干旱、半干 旱地区栽培。在产地发芽期较早(5月5日开第1片叶),属中熟品种,发芽率80%左右,生长芽多,发 条数多,6月中、下旬生长速度最快,几乎每两天长一片叶;秋季停止生长较早(8月30日),枝条充 实,抗冻。桑叶产量较高,叶质优,kg叶片数春蚕期520片,夏秋季380片:养蚕成绩良好,每生产5 00g蚕茧春季用桑叶6.5kg,夏秋季仅5.5kg₀树性强,宜乔木养成或中高干栽培;枝条细直,发芽率 高,适于条桑收获。 4.2.2苗木繁育 嫁接是繁殖甜桑的主要方法。 方法一:用袋接法或切皮芽接,快速培育甜桑苗。要求尽量采用本地播种繁育的根系发达的桑 树实生苗做砧根,既有利于成活,又有利于栽植后健康成长。 方法二:已栽植的实生桑和需要改良的桑树,通过切皮芽接、近地腹接等措施嫁接换种。 具体苗木繁育方法按照DB61/T388.1-2007桑树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4.2.3栽植形式 甜桑在产地传统的栽培形式是四边散植,房前屋后、沟边地头栽种,乔木养成。树大、根深叶 茂。单株产叶量一般都在30kg以上,最大的可采摘200kg桑叶。当前应推广以下栽植形式: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ANJX0020-2025 (1)田埂栽植,中高干养成。水平梯田是陕北黄土高原的主要农作地,利用田埂栽桑,固土护埂 。 栽植要点:株距3m(每667平方米约120株),距埂边50cm,挖40cm见方的栽植坑,施10kg农家肥 和0.2kg磷肥,于11月初土壤封冻前将桑苗栽好,高出地面10cm平剪,用土培严,次年清明前后松土 。 (2)反坡梯田、水平沟栽植,乔木养成。反坡梯田,坡距5m左右规划栽桑带,水平定线,挖修 宽120cm~150cm、外高内低(高差20cm~30cm)的反坡式梯田,再按地埂栽植的方法栽桑;水平沟栽桑 ,按等高线挖修宽、深约100cm的水平沟,施入底肥,以2m~3m的株距栽桑。每隔两、三年,需要对 反坡梯田和水平沟进行修复,以保证持续发展。 (3)单行密株栽植,中低杆树型养成。开挖宽45cm、深45cm的栽植沟,施足底肥,行距2m,株 距0.5m,亩栽600-800株,拉线定点、株型整齐、株距相等、深浅一致、树型高度一致。树型养成方 法:栽植当年距地面35~40em剪定留作主干,第一年春季疏芽时选留顶端位置适当的2~3个壮芽任其 生长。第二年春季发芽前距地面高度40~55cm剪伐,形成第一层支干,根据裁植密度大小决定第三 年春季疏芽时,选留支干顶端位置适当的2~3个壮芽任其生长。秋季采叶枝条顶端留8~10片叶。第三 年春季距地面65-85cm剪定形成第二支干,根据栽植密度大小可调整支干长度,养成两层支干中低 干树形。 5栽培管理方法 5.1桑叶收获 合理培养树型。加强幼树培育管理,主干70cm~80cm。采用“留芽夏伐、秋季剪稍”方法收获桑 叶。春蚕大蚕期每根枝条基部保留1~2个生长芽让其继续生长,剪伐其余部分养蚕;秋蚕大蚕期剪下 枝条长度的1/3-1/2养蚕,保留留下枝条上的叶片继续制造养分以充实枝条。 5.2桑园施肥 田埂桑、反坡梯田桑、水平梯田栽植的桑树,结合农田管理和桑树用途的需求,进行施肥。对 于单行密植栽培的桑树,按以下方法进行桑树施肥: 5.3.1施肥时间及数量 按土壤肥力中等条件标准,全年每667m²用纯氮(N)45.1kg、磷(P)18.0kg、钾(K)22.5kg。有 机肥(如人、畜类)每吨含N4.8kg、P2.7kg、K4.3kg:化学肥料按标注的N、P、K含量使用。N、P、K 比例为10:4:5为宜。 表1桑园施肥时期及施肥量标准 施肥季节施肥时期氮(N)磷(P)钾(K)纯 量(kg)/667m²肥料种类及数量 春肥 3月-4月N:9.0P:3.6K:4.5每667m²施桑树专用肥50kg或尿素40kg或饼肥1500kg、碳铵 100kg、过磷酸钙40kg、氯化钾15kg或施有机肥2000 —2500kg,配施硼肥2kg、生物菌肥7.5kg。春肥施复合肥 最好,施肥量150-175kg。 夏肥 6月-7月N:20.3P:8.1K:10.1每667m²施复合肥50kg或碳铵100kg或尿素55kg左右。 秋肥 8月-9月N:6.8P:2.7K:3.45每667㎡施尿素20kg、过磷酸钙5kg和氯化钾5kg。 冬肥12月-次年2月N:9.0P:3.6K:4.5结合冬耕,每667m²桑施入有机肥2000kg或农家肥3000kg。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ANJX0020-2025 5.3.2根外施肥 在桑树生长期,因天气干旱或缺肥时,可喷施尿素0.5%的纯氮,每667㎡使用纯氮0.5kg~0.75kg 。每隔5d~10d喷施一次,可连喷施2~3次。 5.4除草 5.4.1除草时间 4月-6月份除草一次、春、夏蚕结束后各除草一次,冬季结合桑园翻地除草。 5.4.2除草方法 采用人工除草、旋耕机除草、桑园套种除草及化学除草相结合。化学除草用百草枯、草甘膦、 氟乐灵等。百草枯使用方法:杂草长至10-15cm时,每667m²用20%克芜踪200ml,兑水75kg,均匀喷 雾杂草茎叶。 5.4.3灌溉和排水 桑园开好畦沟,有条件的可安装排灌设施。干旱季节,田间持水量小于50%时就要灌溉。地势 低洼的田块和河道地块在连阴雨时要及时排水降渍。 5.5桑树修剪 在桑树发芽前进行春季修剪,从枝条基部剪断,剪除细弱枝、病枝、枯桩、死拳,并集中烧毁 。 5.6翻地 冬春季翻地1次。冬春耕应在桑树休眠期进行,当年11月至次年4月,深度15~20cm。 5.7桑树刷白 第一步用小刀或竹片轻轻刮去寄生在主干、枝条上的害虫体病斑,收集烧毁;第二步用波美4 度的石硫合剂喷洒树干枝条;第三步用5kg新鲜石灰粉,加水30kg,加食盐0.25kg配成石灰乳,均 匀地涂刷在桑树主干和桑拳上。 5.8桑树病虫害防治 按照《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DB61/T388.4--2007标准规定执行。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ANJX 0020-2025 子长甜桑栽培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ANJX 0020-2025 子长甜桑栽培技术规程 第 1 页 T-ANJX 0020-2025 子长甜桑栽培技术规程 第 2 页 T-ANJX 0020-2025 子长甜桑栽培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9 07:56:0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