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05 黑 DB 23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3317—2022 利用刺五加残渣栽培黑木耳技术规程 2022 - 08 - 22 发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9 - 21 实施 发 布 DB23/T 3317—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技术服务中心、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牡丹江院、方 正县红星林场、黑龙江省自然资源权益调查监测院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淼、唐剑波、刘春光、宋成刚、张明喆、付静、郑焕春、张春红、孙强、赵 祥君、高宇、吴苏婷、赵连福。 I DB23/T 3317—2022 利用刺五加残渣栽培黑木耳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利用刺五加残渣栽培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的产地环境与条件、菌种、生产 工艺流程、菌袋制作、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与干制、包装与贮藏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利用刺五加残渣栽培黑木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19169 黑木耳菌种 LY/T 1207-2021 黑木耳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刺五加残渣 刺五加茎叶经浸提后的固体剩余物。 4 产地环境与条件 4.1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土壤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 4.2 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无积水,周围无工业三废和畜禽舍、垃圾(粪便)场、各种污水及其他污染 源的地方。应离污染源和主要交通主干线≥300 m,且交通方便。 4.3 场区应干净整洁,保持环境卫生。应有水源、电源,宜有调温设备。生产水质应符合 GB 5749 的 规定。 4.4 厂房结构宜砖木、砖混、彩钢结构,水泥地面(地面无尘化处理),四壁及天棚表面白色、光洁。 1 DB23/T 3317—2022 5 菌种 5.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 5.2 菌种生产 按NY/T 528的规定执行。 5.3 菌种质量 应符合GB 19169的规定。 6 生产工艺流程 物料准备→拌料→制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开口催芽→出耳管理→采收。 7 菌包制作 7.1 物料准备 7.1.1 主辅料应无虫、无霉变。原料应用刺五加残渣和硬阔树木屑,刺五加残渣粉碎成≤0.2 cm,硬阔 树木屑选用0.2 cm~0.4 cm片状料,使用前进行预湿处理。 7.1.2 推荐配方一:硬阔树木屑44%、刺五加残渣40%、麸皮15%、石膏1%;推荐配方二:硬阔树木屑 43%、刺五加残渣40%、米糠15%、豆粉1%、石膏1%。 7.2 拌料 将各种原辅料充分混合搅拌均匀,不结块,培养基含水率控制在58%~60%,pH控制在7.0~7.5。 7.3 制袋 拌料后5 h内装袋,宜使用(16~16.5)cm×(35~38)cm×0.04 mm适合常压或高压的食用菌菌袋, 装袋时料松紧适宜,单袋菌包湿重应在1.25 kg~1.5 kg,袋高20 cm~22 cm。 装袋后清理袋口并窝口插棒。 7.4 灭菌 菌包放置在周转筐内。采用常压蒸汽灭菌时,应在排冷气后4 h~5 h内使中心料温达到98 ℃以上, 并继续保持8 h~10 h;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时,排冷气后达0.15 Mpa压力,料温126 ℃维持2 h~2.5 h。 7.5 冷却 菌包在冷却室冷却至30 ℃以下。 7.6 接种 按NY/T 528的规定执行。 7.6 2 菌丝培养 DB23/T 3317—2022 接种后1 d~10 d,菌包温度控制在26 ℃~28 ℃;10 d~20 d,菌包温度控制在22 ℃~25 ℃;20 d 后,菌包温度控制在20 ℃~23 ℃。菌包温度超过28 ℃时,应采取疏散(应采取内部空气扰流,冷空 气接入)、加大通风等降温措施。保持培养场所通风良好,应保持暗光培养环境。 8 栽培管理 按 LY/T 1207-2021 中 5.3.2 的规定执行。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人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药 剂防治时,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和NY/T 1276的规定。 9.2 主要病虫害防治 流耳:及时采收,割除栽培场地的杂草,加大通风降低湿度。线虫:可用 0.5%石灰水或 1%食盐水 喷洒防治,视虫害程度决定喷洒量和次数;螨虫:净化生产环境,保持清洁卫生,严防菌种及原料带螨 虫,合理安排生产季节。 10 10.1 采收与干制 采收 按收购要求或者耳片八分成熟即可采收,清理掉子实体表面残留的培养基,将黑木耳放置在盛放容 器内,应尽快干制。 10.2 干制 将黑木耳晒干或用烘干至含水量≤12%。 11 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产地环境与条件、品种选择、菌种生产及质量、生产工艺流程、菌块 制作、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干制等。 3

pdf文档 DB23-T 3317—2022 利用刺五加残渣栽培黑木耳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 3317—2022 利用刺五加残渣栽培黑木耳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 3317—2022 利用刺五加残渣栽培黑木耳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 3317—2022 利用刺五加残渣栽培黑木耳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09:57:1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