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3.080.01
CCS P 66
DB51
四川省 地方标准
DB51/T 3090—2022
山区公路路堤与高边坡监测技术规程
2023 - 06 - 19发布 2023 - 08 - 0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3090 —2022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基本规定 ................................ ................................ ............ 2
5 路堤与高边坡监测设计 ................................ ................................ 5
6 监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 ................................ . 11
7 监测设备安装与运维 ................................ ................................ . 17
8 数据采集与组织 ................................ ................................ ..... 22
9 记录报告与安全预警 ................................ ................................ . 25
附录A (资料性) 监测记录样表 ................................ ........................ 29
附录B (资料性) 监测报表样表 ................................ ........................ 30
DB51/T 3090 —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雅西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雪莲、程强、魏安辉、刘天翔、邬凯、廖知勇、李永江、何斌、吴涤、王丰、
郭沉稳、彭博、吴红刚、 阎宗岭、王元、 雷航、王万全、余建华、伍运霖、杜兆萌、陈浩、牌立芳、程
晓伟、黄河、刘中帅、唐胜传。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
DB51/T 3090 —2022
1
山区公路路堤与高边坡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区公路路堤与高边坡监测等级划分、监测设计、监测方法、设备安装运行和维护管
理、数据分析与预警等阶段的操作指示。
本文件适用于山区公路路堤与高边坡前期设计阶段监测设计, 施工阶段以及后期运营阶段的监测实
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 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943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T 9361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167 工程摄影测量规范
CH/T 6006 时间序列 InSAR地表形变监测数据处理规范
DZ/T 028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SL 21 降水量观测规范
T/CAGHP 101 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路边坡 slope of highway
高于路面沿着公路路线两侧人工开挖而成的边坡以及对公路安全有影响的自然斜坡。
3.2
公路路堤 embankment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
3.3
监测点 monitoring point
布置在路基或边坡表面、内部及周边区域,能反映出变形、应力状态、地下水或环境要素等变化特
征的周期性观测点。
3.4
监测等级 grade of monitoring
根据工程自身情况、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等风险大小,对监测进行的等级划分。
3.5
DB51/T 3090 —2022
2 监测频率 monitoring frequency
单位时间内的监测次数。
3.6
地表位移监测 surface absolute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对监测点相对于其外部的某一固定基准点三维坐标的变化进行量测的过程。
3.7
深部位移监测 deep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对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岩土体的水平方向位移量及方向进行量测的过程。
3.8
裂缝监测 crack monitoring
对裂缝两侧岩土体的相对位置变化量及方向,包括张开或闭合,水平错动,垂直下沉等 进行观测的
过程。
3.9
变形监测 deformation monitoring
对岩土体的位移变化量采用相应方法进行观测的过程。
3.10
地下水监测 ground water monitoring
为查明地下水水位高程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而进行的监测工作。
3.11
应力监测 stress monitoring
在岩土体或支挡结构内埋设应力计,获取其应力变化的量测工作。
3.12
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basic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重现期475年的Ⅱ类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4 基本规定
一般规定 4.1
4.1.1 公路路堤与边坡 工程监测应根据工程特点、 监测目的,确定监测对象、内容、范围和监测等级,
并编制监测方案,进行监测设计。
4.1.2 监测工作应建立通畅的汇报、沟通协调、突发情况快速反应和预警预报机制。
4.1.3 监测仪器设备使用前 应进行检验、标定。
4.1.4 监测单位应及时处理、分析监测数据,并将监测结果和评价及时向相关单位做信息反馈,当监
测数据达到监测预警值或出现危险事故征兆时,应立即通报相关单位。
4.1.5 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编制公路边坡监测总结报告,并按档案管理规定,组卷归档。
4.1.6 有条件时宜采用自动化监测。
监测工作流程 4.2
4.2.1 开展路堤或边坡监测工作之前,应搜 集、分析有关路堤或边坡工点的基础资料,及时开展现场
踏勘调查工作。
4.2.2 对于需要开展监测工作的路基和边坡工点进行地质资料收集和分析,若地质资料不足时,应及
DB51/T 3090 —2022
3 时开展补充地质勘察等工作。
4.2.3 监测工作具体实施前,应划分监测等级,进行监测设计,编写监测方案。
4.2.4 根据监测方案布设监测网点、埋设监测标识, 校验仪器设备,标定元器件, 安装监测仪器,建
立监测档案,并利用信息平台等多种手段及时发布实时预警。
4.2.5 监测工作实施阶段,应定期按时采集监测数据,做好监测数据的记录、传输和存储。
4.2.6 监测网布设、监测仪器运行、监测数据采集、传输通讯、设备供 电等存在问题时,应及时做好
监测网的调整优化和监测设备维护;监测仪器与设备使用前应完成标定等工作。
4.2.7 监测数据采集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监测数据分析、整理,并编制和提交成果报告。
4.2.8 路堤或边坡监测工作流程如图 1 所示。
图1 监测工作流程图
监测等级 4.3
4.3.1 公路路堤与边坡监测等级应按表 1划分。
DB51/T 3090—2022
4 表1 监测等级表
危害程度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复杂 中等 简单
严重 Ⅰ级 Ⅰ级 Ⅰ级
中等 Ⅰ级 Ⅱ级 Ⅱ级
轻 Ⅱ级 Ⅱ级 Ⅲ级
注1: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路堤与边坡 监测等级可提高一级(最高为 Ⅰ级)。
注2:边坡或路堤影响到桥隧等重要工程
DB51-T 3090-2023 山区公路路堤与高边坡监测技术规程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7-15 13:00:4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