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65.020.20 CCSB25 5107 四川省(绵阳市)地方标准 DB5107/T124—2023 饲用麦类作物栽培技术规范 2023-07-13发布 2023-10-01实施 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07/T124—2023 I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品种选择与产量要求..................................................................1 5播前准备............................................................................1 6播种................................................................................2 7田间管理............................................................................2 8收获利用............................................................................3 附录A(资料性)主要病害虫种类及防治..................................................4 DB5107/T124—2023 I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绵阳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晓晖、周爱民、周玉刚、肖龙、李廷见、王育伟、刘亚东、何员江。 DB5107/T124—2023 1饲用麦类作物栽培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饲用麦类作物栽培应遵循的技术规范,包括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与产量目标、播前 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利用技术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饲用麦类作物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25246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饲用麦类作物Foragetriticeaecrops 通过刈割鲜草、全株青贮等方式饲喂草食动物的利用小麦、大麦、燕麦等麦类作物。 4品种选择与产量要求 品种选择 根据生态适应性原则,选择适应性强、生物学产量高和抗性好的饲用麦类作物品种。 产量要求 丘陵地区鲜草产量1500 kg/667 m2以上。 5播前准备 整地 选择土层厚度大于40 cm、有机质含量为2%左右、pH值6~7、排灌良好的土地,进行深耕,耕后将 土块打碎、地面细碎平整。 施肥 DB5107/T124—2023 25.2.1肥料选择 选用腐熟的农家肥或者缓释复合肥作为基肥和种肥。腐熟农家肥应符合GB/T25246的要求。 5.2.2用量 种肥施用复合肥10 kg/667 m2,基肥可施用农家肥1.0 t/667 m2~1.5 t/667 m2或者复合肥20 kg/667 m2。 5.2.3方法 种肥施用方法有沟施、穴施或者拌混法。基肥施用方法有撒施、条施、分层施和混施。采用农家肥 做基肥时,可在土地翻耕前把肥均匀的摊撒于田间,耕作时翻入耕作层,第一次翻耕后将种肥均匀撒入 田间,或者播种时与饲用麦类作物种子混拌后使用。肥料使用符合NY/T496的要求。 种子处理 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选择阳光较好的时间适当晾晒种子,户外平铺成3 cm~5 cm厚,晒种2 d~3 d, 每天晒3 h~4 h,注意翻动晾晒均匀。然后选用药剂按比例拌种和闷种。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的要 求。 6播种 播种期 本区域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均可播种。 播种量 饲用麦类作物的适宜播种量8 kg/667 m2~15 kg/667 m2,其中饲用小麦10 kg/667 m2~15 kg/667 m2、 大麦8 kg/667 m2~12 kg/667 m2、燕麦8 kg/667 m2~12 kg/667 m2。 播种方式 播种方式有条播、穴播和撒播。条播行距20 cm~30 cm;穴播株行距8 cm×25 cm,每穴4~5粒种子; 撒播按用种量均匀洒在田间,播种深度1 cm~2 cm。沙土深播、粘土浅播,干旱深播、水分充足浅播。 播后覆土加镇压。 7田间管理 水分管理 播种后灌水一次,促进种子萌发和定根。生长期内土壤水分明显不足时及时灌溉,每次刈割鲜草后 可适当灌水,在暴雨及连续阴雨时节应及时排涝。 追肥 苗期需追肥1次,用量7.5 kg/667 m2~10.0 kg/667 m2,每次刈割后需立即追施化肥,用量 3 kg/667 m2~5 kg/667 m2。追肥以氮肥为主,亦可用发酵后的沼液浇灌。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要 求,沼液施用应符合GB/T25246的要求。 病虫害防治 DB5107/T124—2023 3为保障饲用麦类作物安全应用于畜牧生产,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农药使用应 符合GB/T8321的要求。饲草收获前1个月内禁止喷洒各类药剂。麦类作物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详见附录 A。 8收获利用 收获时间 饲用麦类作物作为鲜草利用时,播种后45 d~60 d左右可第一次刈割,每次刈割留茬5 cm,可刈割1~ 2茬;饲用麦类作物作为全株青贮利用时,在乳熟期进行收获。 利用方式 刈割鲜草:饲用麦类作物可刈割鲜草后直接饲喂牲畜,再生性较好的饲用小麦可以刈割2次后,于 次年4~5月正常收获全株制作青贮饲料,其他种类也可刈割1次鲜草。 全株青贮:饲用麦类作物收获全株,通过粉碎揉丝等加工,制作成营养丰富、易于保存的青贮饲料。 青贮方式有窖贮、裹包青贮和袋式青贮等。青贮时控制含水量65%~70%为宜。
DB5107-T 124—2023 饲用麦类作物栽培技术规范 绵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7-28 09:56:48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52.7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M-T 0003.3-2012 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第3部分:密钥交换协议.pdf
GB-T 35283-2017 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终端核心配置基线结构规范.pdf
GB-T 19161-2016 包装容器 复合式中型散装容器.pdf
GB-T 16907-2014 离心泵技术条件(Ⅰ类).pdf
DB34-T 1835-2022 高速公路收费人员微笑服务规范 安徽省.pdf
SN-T 5296-2021 口岸负压隔离留验设施建设及配置指南.pdf
GB-T 42392-2023 洁净手术部通用技术要求.pdf
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pdf
GB-T 39901-2021 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pdf
青藤云安全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云安全指南.pdf
GB-T 34306-2017 干旱灾害等级.pdf
T-CEC 680—2022 电化学储能电站技术监督导则.pdf
GB-T 33834-2017 微束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术 生物试样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方法.pdf
NB-T 10870-2021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pdf
GB-T 35986-2018 煤矸石烧失量的测定.pdf
T-CAQI 157—2020 检验检测机构合规性评价指南.pdf
JR-T0232-2021 银行互联网渗透测试指南.pdf
T-SHZSAQS 00143—2022 竞技场测试法评定湖羊性情技术规程.pdf
GB-T 39433-2020 气弹簧设计计算.pdf
DB4403-T 339-2023 城市级实景三维数据规范 深圳市.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452.7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