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ICS29.020
CCSL06
T/CI116—2023
中老铁路站房电磁环境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sforEMCconstructionofChinaLaosrailwaystationbuilding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发布CI
2023-8-14发布 2023-8-14实施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I11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起草。
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设计院
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上海中铁通信信号测试有限公司、国
科联盟(北京)国际信息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邹劲柏、谢鲲、陈大山、许哲谱、沙泉、赵芳萱。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I116—2023
1中老铁路站房电磁环境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中老两国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铁路站房和一般工业建筑。站房工程设计、
施工与检测应选用符合中老两国电磁兼容性标准的电气和电子设备。
本文件规定了中老铁路站房电磁兼容的设计要求,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包括标准的适用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总体要求及具体的电磁兼容设计,其中电磁兼容设计中包括六项详
细设计方案:电磁环境规划、供配电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铁路站房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
容性设计、防静电工程设计、电磁屏蔽工程设计、接地工程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EC62236-1从总体上介绍了铁路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并不涉及具体的测试要求和限值,
必须同其他几个标准一起使用才能确保铁路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
IEC62236-2规定了整个铁路系统对外部的辐射发射限值。
IEC62236-3-1规定了全部机车车辆的辐射发射限值和抗扰度要求。
IEC62236-3-2规定了车载电气电子设备辐射发射限值和抗扰度要求。
IEC62236-4规定了铁路通信信号及车载设备的辐射发射限值和抗扰度要求。
IEC62236-5规定了固定供电设备和装置的辐射发射限值和抗扰度要求。
GB/T24338.X规定了轨道交通电磁兼容标准系列的发射限值,及辐射抗扰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
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设备或系统(广义上包括生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I116—2023
2物体)构成不能承受的性能降级的能力。
3.2
电磁环境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
规定场所中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
3.3
浪涌保护器Surgeprotector
利用气体放电管或压敏电阻等的元件,把耦合进电力或信号传输线的暂态过电压,如雷
电或电涌流泄流入大地,使设备或系统的电压限制在其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使得被保护的设
备或系统不受电压电涌的冲击而性能降级。
3.4
电磁场Electromagneticfield
由电荷和电流所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3.5
电磁辐射监测Electromagneticradiationmonitoring
对某一特定环境(区域)中的电磁辐射量进行系统的测量,并根据测量的目的和相应的
标准进行说明和解释。
3.6
电磁辐射防护Electromagneticradiationprotection
针对电磁辐射场对设备或系统可能产生的干扰采取防护措施。
3.7
谐波Harmonicwave
这里特指电源的电压或电流中所包含的频率为基波的整数倍的频谱分量。
3.8
公共接地Commongrounding
MEB的等电位联接、防雷器件、变压器的中性点等其他需要接安全地的设备或系统使用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I116—2023
3同一个接地系统。
3.10
屏蔽电缆Shieldedcable
含有网状编织层的的信号传输线。
4总体原则和要求
4.1总体原则
4.1.1规范中老铁路站房电气工程的电磁兼容设计、施工、检测及验收过程。
4.1.2规范中老铁路站房电气工程的电磁环境及铁路站房电气设施的运行稳定与安全可靠。
4.1.3针对中老铁路站房的电磁环境要求尚处于空白阶段,完善铁路系统相关标准,制定铁
路站房的电磁环境设计规范。
4.1.4铁路站房电气工程的电磁兼容设计、施工、检测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
其他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4.2总体要求
本规范未作具体规定的,应遵守IEC62236-1的有关规定。
5铁路站房电磁兼容设计
5.1电磁环境规划
5.1.1中老铁路站房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规划和周边环境对电磁环境的要求,尽量远离电
磁敏感点(例如:居民住宅区、内有精密仪器的建筑物和大型通信导航设施等)。
5.1.2中老铁路站房地址及线路路径选择时,应按照环境要求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
游风景区应采取尽量甚至完全避让的原则。
5.1.3中老铁路站房中的变电站设计时,应采用三相设备,使设备安全可靠工作;中心城区
新建变电站首先考虑户内变电站,但其造价较高;如果是在户外,其建筑风格要与周围建筑
物协调,降低周围居民在感官上的不适感。
5.1.4中老铁路站房在设计时,遵循“防为主,排为辅,相结合,定监测”的原则。
5.1.5根据环境调查和评估结果,制定适当的电磁环境管理措施,包括对辐射源的管控、建
立电磁辐射监测系统、设立电磁辐射防护区域、提供个人防护措施等。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I116—2023
45.1.6对于电磁辐射强度超过限制的区域,设计合适的防护设施和屏蔽措施,例如建立电磁
屏蔽墙、加装电磁屏蔽材料、设置遮蔽板等。
5.2供配电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5.2.1在设计电源线路时,应该尽可能地缩短线路长度,尽可能使用直线线路,并避免使用
急剧弯曲的线路。
5.2.2采用电磁屏蔽降低电磁辐射,并提高抗干扰能力。
5.2.3采用多点接地方式,使得电磁干扰信号无法通过地线传输。
5.3铁路站房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
5.3.1由于电磁兼容问题往往在系统安装联试时才暴露出来,这将产生两种严重的后果:一
是造成系统研制周期加长;二是所存在的问题不易彻底解决。因此从“方案论证(设备选型)
→样品研制→样品调试→正式生产→系统联试”等各个环节实现电磁环境优化、电磁兼容设
计和对电磁兼容性能进行监控。
5.3.2基于相互耦合最小化对站房的天线布局进行优化。
5.3.3严格限制发射机谐波、杂波等寄生发射,例如增大发射天线带外损耗或发射机天线端
加滤波器。
5.3.4对站房中的接收设备前端进行加固设计以提高其乱真响应抗扰性或采用静噪等相关
接收措施。
5.3.5合理分配频率以避免同频干扰;对于镜频干扰,应选择发射频率以避开接收机镜频和
其他乱真响应频率。
5.3.6站房中的设备宜采用分时工作或信号闭锁。
5.3.7发射机预留信道,保护重要接收通道。
5.3.8对线缆间串扰的控制,除采用屏蔽线缆外还需按用途进行线缆分类,并注意将可能产
生串扰的线缆束分开铺设。
5.3.9合理的线路布置和连接规范,减少线路长度,避免线路交叉和串扰,提高线路的阻抗
匹配性。
5.4防静电工程设计
5.4.1利用等电位可以对机房的静电环境进行净化,有效的对工作人员和系统设备进行保
护。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I116—2023
55.4.2在机房四周墙面安装角钢支架,金属屏蔽网与机房接地铜排相连,组成一个完整的机
房屏蔽系统,提高接地性能。
5.4.3在变电所总配电室、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UPS室内和重要设备用电处等设置浪涌保护
器,其对于计算机防静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5电磁屏蔽工程设计
5.5.1有高压设备的周围需设置金属网,金属网可有效抵消部分电磁辐射。
5.5.2配电装置采用GIS组合电器,将各类开关、连线母线组合密封起来,可以减少占地,
并且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以及无线电干扰有很好的屏蔽作用。
5.5.3设备外壳的屏蔽应良好接地。
5.5.4利用一些电磁波吸收材料(如:石墨、碳粉、铁氧体吸波材料、DPR系列薄片状柔软
性吸波材料等材料)提高屏蔽效能。
5.6接地工程设计
5.6.1各类地只在远处汇合,即各类设备只在远端共地,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地电路带来的
串扰。
5.6.2采用公共接地,即中老铁路站房的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共用一个接地装置,建筑物内
作MEB总等电位联结。重点考虑要尽量减少不同系统和设备的功能性接地之间的干扰,避
免影响敏感电路或设备的正常运行。
5.6.3采用独立接地,首先应该根据人工接地极的布置形式和数量对工频接地电阻进行理论
计算,再根据计算值对接地网布置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一般使用由水平接地极和垂直接地
极组成的复合接地装置。
5.6.4采用格栅形共用接地网络,需要和中老铁路站房的防雷接地网及深埋接地网的接地电
极相连。
5.7抗震设计要求
5.7.1包含但不限于本规范内的各类设计必须满足《GB50111-200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I 116—2023 中老铁路站房电磁环境设计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9-05 13:04: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