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81.040.30 CCS Q 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657—2023 红外光学玻璃红外折射率温度 系数测试方法 垂直入射法 Test method of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infrared refractive index for infrared optical glassNormal incidence method 2024-03-01实施 2023-08-06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265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工业玻璃和特种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宁波大学、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庆、荣幸、杨谧玲、徐华峰、徐光以、戴世勋、王雷、刘永兴。 1 GB/T42657—2023 引 言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第4章、第5章、第6章及第9章与《测 量折射率的方法》的相关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承诺,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 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 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长虹北路67号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 责任。 GB/T42657—2023 红外光学玻璃红外折射率温度 系数测试方法垂直入射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红外光学玻璃红外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测试原理,规定了测试仪器、样品、环境要求、测 试步骤、数据处理和测试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红外光学玻璃的2μm~13um波段折射率温度系数测试,其他红外光学材料的折射 率温度系数测试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本文件。 GB/T36265—2018红外光学玻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折射率温度系数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fractive index 材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温度下折射率的变化量。 注:折射率温度系数用符号dn/dT表示。 3.2 垂直入射法 去normal incidence method 光垂直入射到三棱镜一工作面后从另一工作面出射,通过测量出射光相对于入射光的偏折角得到 折射率的方法。 4测试原理 到顶角为α的三棱镜AB面,通过三棱镜后从AC面射出,测出偏折角β,计算出样品在该波长入处折射 率n。 垂直入射法红外折射率测试原理见图1。 1 GB/T42657—2023 法线 汇作 入射光 零位线 β 出射光 标引序号说明: 样品的顶角; β—偏折角; AB———样品的入射工作面; AC- 样品的出射工作面。 图1垂直入射法红外折射率测试原理图 采用垂直入射法直接测量不同温度下各红外波的偏折角β,根据公式(1)计算其折射率nT。 nr=sin(α+β)/sina ...(1) 式中: nr——样品在温度T时波长入处折射率。 根据公式(2)计算红外折射率温度系数dn/dT。 dn/dT=[nT,—nT,/(T-T) 式中: nt 温度为T,时波长入处折射率; nT2 温度为T,时波长入处折射率。 5测试仪器 5.1 仪器结构 红外光学玻璃红外折射率温度系数测试仪主要由红外光源、红外单色仪、红外准直光学系统、温度 控制系统、样品室、精密测角仪、瞄准接收系统以及计算机处理系统组成。 垂直人射法红外光学玻璃红外折射率温度系数测试仪结构见图2。 2 GB/T42657—2023 8 9 标引序号说明: 1红外光源; 6——样品; 2——红外单色仪; 7——精密测角仪; 3——红外准直光学系统; 一瞄准接收系统; 一温度控制系统; 一计算机处理系统。 4- 5- 一样品室; 图2垂直入射法红外光学玻璃红外折射率温度系数测试仪结构图 垂直入射法红外折射率测试光路见图3。 13 12 10 11/ 标引序号说明: 红外光源; 平面反射镜; 反射镜; 样品; 6 单色仪; 10 平面反射镜; 单色仪入射狭缝; 11 离轴抛物镜; 单色仪出射狭缝; 12 振动狭缝; 5 精密可调狭缝; 13- 红外探测器。 离轴抛物镜; 图3垂直入射法红外折射率测试光路图 GB/T42657—2023 5.21 仪器主要部件要求 5.2.1红外光源 采用输出光强波动不大于5%的红外光源,其光谱宜涵盖2um~13um,光源发光面单位面积的辐 射通量应满足红外信号接收器的响应要求。可是发射连续红外光谱的红外光源,也可是多个波长不同 的单色红外激光光源。 5.2.2红外单色仪 足该波段范围内各种波长折射率的测量要求,其分辨力优于5nm。 5.2.3红外准直光学系统 由平面镜和离轴抛物镜组成,最大波像差小于入/4(入=632.8nm)。平面镜和离轴抛物镜的面形精 度应不大于入/10(入=632.8nm)。红外准直光学系统有效通光口径不小于50mm。 5.2.4温度控制系统 5.2.4.1通用要求 温度控制系统由温度控制箱、真空泵以及液氮罐构成,应满足下述条件: 温度范围为一60℃~160℃; a) b) 温度控制精度为士0.2℃; c) 能测量样品上下表面温差的双路传感器,用于评估样品实际的温度状态。 5.2.4.2温度控制箱 温度控制箱包含控制仪表和温度显示仪表。通过测温元件反馈的信号,由控制仪表发出指令,调 节液氮流量或加热棒功率,实现样品温度从低温到高温的稳定控制。温度显示仪表最小分度值为 0.1℃. 5.2.4.3真空泵 采用2级旋片式真空泵,抽真空后样品室真空度不大于6.7×10-2Pa。 5.2.4.4液氮罐 液氮罐的存储量应满足测试需求。 5.2.5样品室 样品室包含可密闭的隔热仓和加热仓,应满足下述条件。 a) 在隔热仓侧壁上开两个通光孔,通光孔上安装的窗口应透可见光,且在2μm13μm波段具 有不低于80%的透过率。成品镜片面形精度不大于入/10(入一632.8nm),平行度不大于30”。 b) 加热仓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内部分布有液氮导管和加热棒,加热功率在150W~ 200W范围内。 5.2.6精密测角仪 精密测角仪角度测量准确度不大于0.5”。 4
GB-T 42657-2023 红外光学玻璃红外折射率温度系数测试方法 垂直入射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9-10 13:10:28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4 MB)
分享
友情链接
信通院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AIGC 白皮书 2022年.pdf
GB-T 28517-2012 网络安全事件描述和交换格式.pdf
GB-T 31495.2-2015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第2部分:指标体系.pdf
DB3713-T 248—2021 蓝莓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临沂市.pdf
GB-T 39218-2020 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指南.pdf
DB23-T 3558—2023 黑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pdf
DB15-T 1198-2017 危险化学品行业反恐怖防范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pdf
DB45-T 396-2022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pdf
GM-T 0066-2019 商用密码产品生产和保障能力建设实施指南.pdf
GB-T 31429-2015 煤炭实验室测试质量控制导则.pdf
安恒 黄承开 网络安全技术标准化和下一代网络安全架构技术介绍 2022.pdf
GB-T 31058-2014 电子工业用气体 四氟化硅.pdf
GB-T 42005.2-2022 轨道交通 储能式电车 第2部分:地面充电系统.pdf
T-EERT 026—2022 蓄热燃烧装置安全风险评估指南.pdf
GB-T 43206-2023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测评要求.pdf
DB41-T 1787-2019 加油站“边卸边加”技术规范 河南省.pdf
T-ACEF 107—2023 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指南 行:地铁出行.pdf
GB-T 38775.2-2020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2部分:车载充电机和无线充电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pdf
DB15-T 1874—2020 公共大数据安全管理指南 内蒙古自治区.pdf
GB-T 1173-2013 铸造铝合金.pdf
1
/
3
12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1.4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