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201 164.5 (22)申请日 2021.12.20 (73)专利权人 安徽广远智能电力装备制造有限 公司 地址 247100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产业 集中 区科技孵化园标准 化厂房B3 栋二层 (72)发明人 王清锋 吕帅帅  (51)Int.Cl. H02B 1/56(2006.01) H02B 1/01(2006.01) H02B 1/46(2006.01) H02B 1/4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框架装配式配电箱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框架装配式配电箱, 包括拼装框架、 侧板、 门板、 盖板, 所述的拼装框 架还包括折弯立柱、 底纵梁、 顶纵梁、 横梁、 通风 板、 支板, 安装时, 分别将2件横 梁和2件底纵梁放 置于折弯立柱的底部, 将自攻螺钉穿过L型端板 上端第一安装孔拧入第三安装孔 以及底纵梁上 的对应孔位内, 从而将折弯立柱、 底纵梁以及横 梁装配固定, 同理, 将顶纵梁与通风板固定即可 完成拼装框架的拼装, 将侧板、 门板、 盖板依次装 入拼装框架即可完成装配。 该装置结构简单, 采 用拼装结构, 利用自攻螺钉即可完成组装, 改变 了传统的焊接连接结构, 提高了装配效率, 经实 际测算, 完成3台产品的拼装时间相当于传统焊 接1台产品的时间。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6530156 U 2022.05.13 CN 216530156 U 1.一种框架装配 式配电箱, 其特征在于包括拼装框架、 侧板、 门板、 盖板, 所述的侧板数 量为2件, 沿拼装框架的左右方向对称布置, 所述的门板数量为2件, 沿拼装框架的前后方向 对称布置, 所述的盖 板数量为2件, 沿拼装框架的上 下方向对称布置; 所述的拼装框架还包括折弯立柱、 底纵梁、 顶纵梁、 横梁、 通风板、 支板, 所述的折弯立 柱数量为4件, 沿水平面的前后、 左右方向对称布置, 所述的底纵梁数量为2件, 沿左右方向 对称布置于折弯立柱底部, 所述的底纵梁与折弯立柱通过自攻螺钉连接, 所述的顶纵梁数 量为2件, 沿左右方向对称布置于折弯 立柱上端, 所述的顶纵梁与折弯 立柱通过自功螺钉连 接, 所述顶纵梁的结构与底纵梁的结构相同, 所述的横梁数量为4件, 沿折弯立柱的前后方 向、 上下方向对称布置, 所述的横梁与折弯立柱通过自攻螺钉连接, 所述的通风板数量为2 件, 沿左右对称布置于折弯 立柱顶部, 所述的支板位于通风板和横梁内侧, 所述的支板 分别 与通风板和横梁通过自攻螺钉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装配 式配电箱,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包括L型折弯部、 L型 端板, 所述的L型端板数量为两件, 沿L型折弯部左右方向对称布置, 所述L型折弯部与L型端 板焊接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装配式配电箱,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型端板还设有第 一安装 孔, 所述的第一 安装孔数量 不少于3件, 等间距 布置于L型端板 。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装配式配电箱,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弯立柱还包括基板部、 第一折弯部、 第二折弯部, 所述基板部的两侧边垂 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一折弯部, 其中一件第 一折弯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不少于3件, 等间距布置于第一折弯 部, 所述第一折弯部的顶边沿水平方向向基板部中心线延伸形成第二折弯部, 所述的第二 折弯部设置有第三安装孔, 所述第三安装孔的数量不少于3件, 等间距布置于第二折弯部, 所述第二 安装孔的孔径与第三 安装孔的孔径相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装配式配电箱,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安装孔的孔径不大 于第一安装孔的孔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装配式配电箱,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纵梁的结构与折弯立柱 的结构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装配式配电箱,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板还设有通风孔, 所 述的通风孔贯穿通风板的主体。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530156 U 2一种框架 装配式配电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一种配电箱, 尤其涉及一种框架装配式配电箱。 背景技术 [0002]配网自动化终端DTU一般安装在常规的开闭所、 户外小型开闭所、 环网柜、 小型变 电站、 箱式变电站等处, 完成对开关设备的位置信号、 电压、 电流、 有功功 率、 无功功 率、 功率 因数、 电能量等数据的采集与计算, 对开关进行分合闸操作, 实现对馈线开关的故障识别、 隔离和对非故障区间的恢复供电。 配网自动化 终端DTU由配电箱体及电器件组成, 传统的配 电箱箱体整体外框结构使用焊接技术组装, 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去焊接打磨, 对于焊工的 技术要求比较高, 不仅 成本高, 而且生产效率低下。 鉴于以上缺陷, 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框架 装配式配电箱。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装配式配电箱, 该框架装配式配电箱采用拼 装结构, 利用自攻螺钉即可完成组装, 改变了传统的焊接连接结构, 提高了装配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框架装配式配电箱, 包括拼 装框架、 侧板、 门板、 盖板, 所述的侧板数量为2件, 沿拼装框架的左右方向对称布置, 所述的 门板数量为2件, 沿拼装框架的前后方向对称布置, 所述的盖板数量为2件, 沿拼装框架的上 下方向对称布置; [0005]所述的拼装框架还包括折弯立柱、 底纵梁、 顶纵梁、 横梁、 通风板、 支板, 所述的折 弯立柱数量为4件, 沿水平面的前后、 左右方向对称布置, 所述的底纵梁数量为2件, 沿左右 方向对称布置于折弯立柱底部, 所述的底纵梁与折弯立柱通过自攻螺钉连接, 所述的顶纵 梁数量为2件, 沿左右方向对称布置于折弯立柱上端, 所述的顶纵梁与折弯 立柱通过自功螺 钉连接, 所述顶纵梁的结构与底纵梁的结构相同, 所述的横梁数量为4件, 沿折弯立柱的前 后方向、 上下方向对称布置, 所述的横梁与折弯 立柱通过自攻螺钉连接, 所述的通风板数量 为2件, 沿左右对称布置于折弯立柱顶部, 所述的支板位于通风板和横梁内侧, 所述的支板 分别与通 风板和横梁通过自攻螺钉相连。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 步的改进如下: [0007]进一步的, 所述的横梁包括L型折弯部、 L型端板, 所述 的L型端板数量为两件, 沿L 型折弯部左右方向对称布置, 所述 L型折弯部与L型端板焊接相连。 [0008]进一步的, 所述的L型端板还设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的第一安装孔数量不少于3件, 等间距布置于L型端板, L型端板的两条边相互垂 直, 在其上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能实现折 弯立柱与底纵梁及支板的快速固定 。 [0009]进一步的, 所述的折弯立柱还包括基板部、 第一折弯部、 第二折弯部, 所述基板部 的两侧边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一折弯部, 其中一件第一折弯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第 二安装孔的数量不少于3件, 等间距布置于第一折弯部, 所述第一折弯部的顶 边沿水平方向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530156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框架装配式配电箱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框架装配式配电箱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框架装配式配电箱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框架装配式配电箱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4:27:4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