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138048.3
(22)申请日 2021.12.15
(73)专利权人 南通职业大 学
地址 226001 江苏省南 通市崇川区青年中
路89号
(72)发明人 丁海萍 王陈乐 秦黄平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通一恒专利商标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553
代理人 刘立红
(51)Int.Cl.
B01F 33/81(2022.01)
B01F 27/90(2022.01)
B01F 27/191(2022.01)
B01F 35/12(2022.01)
B01F 35/75(2022.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自动化驱动先进制造 工艺用混料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驱动先进制
造工艺用混料设备, 涉及混料设备技术领域, 包
括罐体, 罐体底部呈圆形阵列焊接有支架, 罐体
顶部左右两端对称设有进料口, 两个进料口顶端
焊接有进料斗, 罐体底部中心位置焊接有下料
管, 下料管管身固定连接有下料阀, 所述罐体上
设有混料机构, 所述罐体内部中间位置焊接有隔
板, 所述隔板呈漏斗状, 所述隔板中心设有下料
孔, 所述混料机构 包括驱动组件、 第一搅拌组件、
第一防堵组件、 第一刮料组件、 第二搅拌组件、 第
二防堵组件和第二刮料组件, 本实用新型可对原
料进行二次搅拌作业, 有效提高混料效果, 且同
时具有防堵料、 下料彻底和节能的功能, 功能丰
富, 结构新颖, 设计合理, 实用性较高, 适宜推广
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6358989 U
2022.04.22
CN 216358989 U
1.一种自动化驱动先进制造工艺用混料设备, 包括罐体 (1) , 罐体 (1) 底部呈圆形阵列
焊接有支架 (2) , 罐体 (1) 顶部左右两端对称设有进料口 (3) , 两个进料口 (3) 顶端焊接有进
料斗 (4) , 罐体 (1) 底部中心位置焊接有下料管 (5) , 下料管 (5) 管身固定连接有下料阀 (6)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 (1) 上设有混料机构, 所述罐体 (1) 内部中间位置焊接有隔板 (7) , 所
述隔板 (7) 呈漏斗状, 所述隔板 (7) 中心设有下 料孔 (8) ;
所述混料机构包括驱动组件、 第一搅拌组件、 第一防堵组件、 第一刮料组件、 第二搅拌
组件、 第二防堵组件和第二刮料组件, 所述第一搅拌组件位于罐体 (1) 内部上方, 所述第一
防堵组件位于下料孔 (8) 内部, 所述第二搅拌组件位于罐体 (1) 内部下方, 所述第二防堵组
件位于下 料管 (5) 内部上 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 化驱动先进制造工艺用混料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
驱动组件包括龙门架 (9) , 所述龙门架 (9) 顶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 (10) , 所述驱动
电机 (10) 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 (11) , 所述龙门架 (9) 顶部下表 面固定连接有减速器 (12) ,
所述转杆 (11) 底端竖直贯穿龙门架 (9) 顶部, 且转杆 (11) 底端 固定连接在减速器 (12) 的输
入端, 所述减速器 (12) 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 (13) , 所述转轴 (13) 底端依次竖直贯穿罐体
(1) 顶部中心位置和下料孔 (8) , 且转轴 (13) 底端竖直延伸到下料管 (5) 上方, 所述第一搅拌
组件设在转轴 (13) 上侧, 且第一搅拌组件位于隔板 (7) 上方, 所述第一防堵组件设在转轴
(13) 中间位置, 所述第二搅拌组件设在转轴 (13) 下侧, 且第二搅拌组件位于隔板 (7) 下方,
所述第二防堵组件设在转轴 (13) 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 化驱动先进制造工艺用混料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一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杆 (14) , 所述第一搅拌杆 (14) 左右对称焊接在转轴 (13) 上侧,
靠近隔板 (7) 上表面的所述第一搅拌杆 (14) 上设有第一刮料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 化驱动先进制造工艺用混料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一防堵组件包括小 型搅拌杆 (15) , 所述小型搅拌杆 (15) 左右对称焊接在转轴 (13) 中间位
置, 所述小型搅拌杆 (15) 位于下 料孔 (8) 内部 。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 化驱动先进制造工艺用混料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一刮料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 (16) , 所述第一连接杆 (16) 顶端焊接在第一搅拌杆 (14) 远离
转轴 (13) 的一端, 所述第一连接杆 (16) 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 (16) 下表面均粘
结有第一橡胶刮条 (17) , 两个所述第一橡胶刮条 (17) 下表面均 与隔板 (7) 上表面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 化驱动先进制造工艺用混料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二搅拌组件包括第二搅拌杆 (18) , 所述第二搅拌杆 (18) 左右对称焊接在转轴 (13) 下侧,
靠近罐体 (1) 内壁底部的所述第二搅拌杆 (18) 上设有第二刮料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 化驱动先进制造工艺用混料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二防堵组件包括螺杆 (19) , 所述螺杆 (19) 顶端焊接在转轴 (13) 底端, 所述螺杆 (19) 底端
竖直延伸到下 料管 (5) 内部上 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 化驱动先进制造工艺用混料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二刮料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杆 (20) , 所述第二连接杆 (20) 顶端焊接在第二搅拌杆 (18) 远离
转轴 (13) 的一端, 所述第二连接杆 (20) 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 (20) 下表面均粘
结有第二橡胶刮条 (21) , 两个所述第二橡胶刮条 (21) 下表面均 与罐体 (1) 内壁底部相贴合。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358989 U
2一种自动化驱动先进制造 工艺用混料设 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驱动先进制造工艺用混料
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先进制造技术是指微电子技术、 自动化技术、 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给传统制造技
术带来的种种变化与新型系统, 具体地说, 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 电子技术、 自动化技术、
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 设备和系统的总称, 计算机技术、 自动控制理
论、 数控技术、 机器人、 CAD/CAM技术、 CIM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等在内的信息自动化技术
的迅猛发展, 为先进制造技 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日益增多的高效能手段。
[0003]现有的自动化驱动先进制造工艺常使用混料设备对所需原料进行混料作业, 但 现
有的混料设备大多只是一次性混料, 混料效果不稳定, 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需要研发一
种自动化驱动先进制造 工艺用混料设备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驱动先进制造工艺用混料设备, 以解决上
述背景技术中提出 的现有的混料设备大多只是一次性混料, 混料效果不稳定, 从而影响产
品质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驱动先进制造工艺
用混料设备, 包括罐体, 罐体底部呈圆形阵列焊接有支架, 罐体顶部左右两端对称设有进 料
口, 两个进 料口顶端焊接有进 料斗, 罐体底部中心 位置焊接有 下料管, 下料管管身固定连接
有下料阀, 所述罐体上设有混料机构, 所述罐体内部中间位置焊接有隔板, 所述隔板呈漏斗
状, 所述隔板中心设有下 料孔;
[0006]所述混料机构包括驱动组件、 第一搅拌组件、 第一防堵组件、 第一刮料组件、 第二
搅拌组件、 第二防堵组件和第二刮料 组件, 所述第一搅拌组件位于罐体内部上方, 所述第一
防堵组件位于下料孔内部, 所述第二搅拌组件位于罐体内部下方, 所述第二防堵组件位于
下料管内部上 方。
[0007]优选的,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龙门架, 所述龙门架顶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
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 所述龙门架顶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速器, 所述转
杆底端竖直贯穿龙门架顶部, 且转杆底端固定连接在减速器的输入端, 所述减速器输出端
固定连接有转轴, 所述转轴底端依 次竖直贯穿罐体顶部中心位置和下料孔, 且转轴底端竖
直延伸到下料管上方, 所述第一搅拌组件设在转轴上侧, 且第一搅拌组件位于隔板上方, 所
述第一防堵组件设在转轴中间位置, 所述第二搅拌组件设在转轴 下侧, 且第二搅拌组件位
于隔板下 方, 所述第二防堵组件设在转轴底端。
[0008]优选的, 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杆, 所述第一搅拌杆左右对称焊接在转
轴上侧, 靠 近隔板上表面的所述第一搅拌杆 上设有第一刮料组件。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358989 U
3
专利 一种自动化驱动先进制造工艺用混料设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8:15: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