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281357.8
(22)申请日 2021.11.01
(71)申请人 河海大学
地址 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 鼓楼区西康路1
号
(72)发明人 王继民 张晨楠 王飞 张新华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柏尚春
(51)Int.Cl.
G06F 30/27(2020.01)
G06K 9/62(2022.01)
G06N 3/04(2006.01)
G06N 3/08(2006.01)
G06N 20/00(2019.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多分区模型集成的侵彻深度预测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分区模型集成的
侵彻深度预测方法, 划分对工程算法进行评价的
评价区间; 选择若干较优的工程算法; 采用选取
的工程算法进行批量样本计算, 得到工程计算仿
真数据; 在每个评价区间, 采用试验数据和工程
计算仿真数据, 建立基于随机森 林和BP神经网络
的无量纲侵彻深度预测模型; 采用K邻近分区模
型融合输出进行加权集成, 构成融合模型; 输入
特征经过多个预测模型产生分区预测结果, 最后
经过融合模 型产生无量纲侵彻深度预测输出。 本
发明本发明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避免了实验
数据缺少对深度学习模型的影 响; 分区间建立模
型, 缩小建模范围, 保证模型能够体现局部区域
的物理特征和规律, 产生较小的预测误差, 得到
准确度更高的预测模型。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
CN 114004154 A
2022.02.01
CN 114004154 A
1.一种基于多分区模型集成的侵彻深度预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对试验数据降维和聚类, 再结合领域专家知识划分对工程算法进行评价的评
价区间;
(2)在划分出的每 个评价区间中, 选择 出k个在该评价区间计算精度较高的工程 算法;
(3)在每个评价区间内, 采用选取的工程算法进行批量样本计算, 得到工程计算仿真数
据;
(4)在每个评价区间, 基于本区间的工程算法仿真数据和试验数据, 采用随机森林集成
方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集成, 建立区间的预测模型RF_BP_r, 实现对该区间的侵彻深度预
测;
(5)利用K近邻融合预测产生全参数区间的侵彻深度预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分区模型集成的侵彻深度 预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11)采用流型学习LLE算法对试验数据进行降维: 侵彻深度分析的输入包括着靶速度、
弹体质量、 弹体直径、 靶标抗压强度、 靶标材料密度、 CRH、 形状因子、 弹头长度8个特征量, 输
出为无量纲侵彻深度, 并且统一采用国际单位, 数据组织成如下的矩阵格式:
其中, dij为输入量, m为输入特征量的个数, 最后一列为模型输出, 即无量纲侵彻深度,
其他列为模型的输入, n为数据数量; 对矩阵M描述的9维空间中的样本数据采用局部线性嵌
入流型学习LLE算法, 降维到d维空间, 局部线性 嵌入试图保持邻域内样本 之间的线性关系,
并在低维空间中保持该线性关系, 能够适用高维数据的非线性降维;
(12)对降维后的d维空间数据采用层次聚类算法进行 聚类, 确定初步的评价区间范围,
领域专家对不同聚类结果进行分析, 确定合理的聚类层次和结果; 根据每类包含的样本点
的特征取值范围, 确定每个类中的输入特征量的区间, 每个类中特征量的取值范围构成一
个评价区间;
(13)领域专家对特征量的区间进行合理的拓展, 不同评价区间的特征量取值范围可以
有一定的重 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分区模型集成的侵彻深度 预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2)实现过程如下:
针对评价区间r,提取评价区间r内的试验数据构成试验样本集Sr, 假设为r选择g个待评
价工程算法 a1、 a2、…、 ag, 利用SR和a1、 a2、…、 ag计算无量纲侵彻深度, 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
计算算法精度; 采用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 MAPE作为工程 算法计算精度的评价标准:
其中, yi为真实无量纲侵彻深度值, pi为计算的无量纲侵彻深度值,m为该评价区间内样
本总量;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004154 A
2假设MAPE1、 MAPE2、…、 MAPEg分别表示工程算法a1、 a2、…、 ag在所分析参数区间的平均绝
对百分比误差, 将MAPEi(i=1,…,g),按照从低到高排序, 取前k个误差对应的算法作为该
参数区间的较优的算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分区模型集成的侵彻深度 预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3)实现过程如下:
将工程算法计算所需要的参数在评价区间其范围内进行离散化, 然后进行组合, 构成
大量的输入向量, 然后采用该评价区间的工程算法进 行计算, 得到工程计算仿真数据; 假设
当前算法需要m个参数, 每个参数离散化取值分别为p1,p2,…,pm种, 那么所有的组合为
种, 即当前评价区间中, 一个工程算法的批量计算可以产生
个仿真数据; 通过
批量工程计算得到 工程计算仿真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分区模型集成的侵彻深度 预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41)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思想建立评价分区的BP神经网络模型, 每次从8个特征向量中
随机选择m个特征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 输出为无量纲侵彻深度; 从Sr中随机选择p%的
数据Sr_p, 提取Sr_p的选中的m个特征以及无量纲侵彻深度维度构成训练集Sr_p_train, 利用
Sr_p_trai n训练一棵树, 即一个BP神经网络; m的取值 为6或7个; p的设置为70~80;
(42)按照(41)构建f棵树, 即构建f个BP神经网络, 每个BP神经网络的隐含层层数为
log2m,每层节点数为2m个, 激活函数为Relu; 训练数据采用如下公式进行 标准化:
Sr_p_trai n=(Sr_p_trai n‑Sr_p_trai n_mean)/Sr_p_trai n_std (3)
其中, Sr_p_train_mean表示Sr_p_train各维度均值构成的向量, Sr_p_train_std表示Sr_p_train各
维度标准差构成的向量;
(43)采用平均值策略对f棵树的输出求均值作为对应分区的预测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分区模型集成的侵彻深度 预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5)包括以下步骤:
(51)根据输入参数判断所在的评价区间, 并选择该评价区间的预测模型作为主预测模
型, 得到主预测值p1;
(52)搜索参数所在区间的邻近区间, 假设找到k个邻邻近区间, 每个评价区间都是一个
超矩形区域, 针对某个主评价区间r, 只要与该区间r有交接或者顶 点接触的评价区间, 都是
r的邻近区间;
(53)分别 采用邻近区间的预测模型对输入进行侵彻深度预测, 并对预测结果进行求均
值得到邻 邻近区间的预测值p2;
(54)最终的预测结果为p =(1‑1/(k+1))*p1+p2/(k+1); 主预测区间所占的权重为1/(k
+1), k+1表示所有用来进行本次预测的分区个数, 即主预测分区模型所占权重和用来进行
预测的分区个数成反比例; 评价分区个数越多, 则表示区间划分的越精细, 则每个区间的独
立性就越强, 主预测区间模型占有的权 重就越高。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004154 A
3
专利 一种基于多分区模型集成的侵彻深度预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8:59:1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