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090407.6 (22)申请日 2021.08.31 (73)专利权人 黄毅 地址 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 南 路333号 (72)发明人 黄毅 王勇  (74)专利代理 机构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代理人 邵丹 (51)Int.Cl. A61B 17/34(2006.01) A61B 17/3207(2006.01) A61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 头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 针头结构, 包括针芯、 外套管和内套管, 当外套管 套装在针芯的外侧, 外套管与针芯形成用于穿刺 的穿刺组件, 当外套管套装在内套管的外侧, 外 套管与内套管形成用于吸引旋切的吸引旋切组 件, 外套管的旋切端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切割 刃, 外套管的旋切端的管壁上开 设有多个第一吸 引旋切孔, 内套管的旋切端的弧形端面上开设有 梅花形吸引孔, 内套管的旋切端的管壁上开设有 多个第二吸引旋切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当 内套管与抽吸泵连接, 通过多次重复抽吸与切割 的过程, 能够对病灶部位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进 行切割与分离, 并抽吸至体外, 不会造成内套管 堵塞的现象, 提高了抽吸效率, 便 于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5503307 U 2022.01.14 CN 215503307 U 1.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针芯(1)、 外套管(2)和内套管 (3), 当所述外套管(2)套装在所述针芯(1)的外侧, 所述外套管(2)与所述针 芯(1)形成用于 穿刺的穿刺组件, 当所述外套 管(2)套装在所述内套 管(3)的外侧, 所述外套管(2)与所述内 套管(3)形成用于吸引旋切的吸引旋切组件, 所述外套 管(2)的旋切端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 切割刃(2 ‑1), 所述外套管(2)的旋切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吸引旋切孔(2 ‑2), 所述内 套管(3)的旋切端的弧形端面上开设有梅花形吸引孔(3 ‑1), 所述内套管(3)的旋切端的管 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吸引旋切孔(3 ‑2), 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2 ‑2)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旋切 刃(4), 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3 ‑2)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旋切刃(5), 所述第一旋切刃(4)和所 述第二旋切刃(5)可 形成双刃剪切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吸引 旋切孔(2 ‑2)和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3 ‑2)均为矩形孔, 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2 ‑2)的面积 小于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3 ‑2)的面积, 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2 ‑2)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吸 引旋切孔(3 ‑2)的数量。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 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 一 吸引旋切孔(2 ‑2)沿所述外套 管(2)的旋切端的轴向方向呈至少两排布设, 相 邻两排的多个 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2 ‑2)呈交错布设, 多个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3 ‑2)沿所述外套管(2) 的旋切端的周向方向均匀布设。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管 (2)的管壁厚度等于所述内套管(3)的管壁厚度, 所述外套管(2)的管壁厚度的取值范围为 0.1mm~0.3mm, 所述外套管(2)的外径的取值范围为1.5m m~4mm。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吸引 旋切孔(3 ‑2)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0.5mm~2mm, 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3 ‑2)的长度的取值范 围为5mm~10mm。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5503307 U 2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技 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 常用的针头结构有两种, 一种是砍刀式针头结构, 另一种是旋切式针头结 构, 其中, 砍刀式针头结构包括针尖、 外鞘和内鞘, 内鞘为 实心结构, 内鞘具有一个斜面针尖 结构, 利用外鞘固定针尖, 利用内鞘对病灶部位进 行微角度抖动或砍刀式切割, 这种实心结 构的内鞘不利于抽吸, 目前只是对实体病变组织进行侧向切割, 并且不能从针尖的四周进 行全方位360 °的抽吸切割, 外鞘无法实现辅助抽吸的作用; 而旋切式针头结构包括针尖、 外 套管和内套 管, 当内套 管与抽吸泵 连接, 通过负压抽吸的方式, 在病灶部位的粘稠物质与絮 状物被吸引至外套管内时, 在通过在外套管内不断旋转内套管, 使内套管 的旋切孔和外套 管的旋切孔能够 对粘稠物质与絮状物 等进行剪切式切割, 但是,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现有的 旋切式针头结构存在旋转切割能力不足, 且抽吸效率低的缺陷, 尤其是病灶部位的粘稠物 质与絮状物无法实现彻底抽吸, 因此, 应该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抽吸效率的负压吸引旋切针 的针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种负压 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 其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当内套管与抽吸泵连接, 通过多次重复抽 吸与切割的过程, 能够 对病灶部位的粘稠物质与絮状物进行切割与分离, 并抽吸至体外, 不 会造成内套管堵塞的现象, 提高了抽吸效率, 便 于推广应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 的针 头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针 芯、 外套管和内套 管, 当所述外套 管套装在所述针芯的外侧, 所 述外套管与所述针芯形成用于穿刺的穿刺组件, 当所述外套管套装在所述内套管 的外侧, 所述外套 管与所述内套管形成用于吸引旋切的吸引旋切组件, 所述外套 管的旋切端的周向 方向上设置有切割刃, 所述外套管 的旋切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吸引旋切 孔, 所述内 套管的旋切端的弧形端面上开设有梅花形吸引孔, 所述内套 管的旋切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多 个第二吸引旋切 孔, 所述第一吸引旋切 孔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旋切刃, 所述第二吸引旋切 孔 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旋切刃, 所述第一旋切刃和所述第二旋切刃可 形成双刃剪切结构。 [0005]上述的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 的针头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和所 述第二吸引旋切孔均为矩形孔, 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的面 积, 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的数量。 [0006]上述的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 的针头结构, 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 沿所述外套管的旋切端的轴向方向呈至少两排布设, 相邻两排的多个所述第一吸引旋切孔 呈交错布设, 多个所述第二吸引旋切孔沿所述外套管的旋切端的周向方向均匀布设。 [0007]上述的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 的针头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管的管壁厚度等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5503307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 第 1 页 专利 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 第 2 页 专利 一种负压吸引旋切针的针头结构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2:18:0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