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028505.7 (22)申请日 2021.08.26 (73)专利权人 南方医科 大学珠江医院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 道中253号南方医科 大学珠江医院 (72)发明人 徐伟荣 王宏隽 何益超 尹娜  陈玲珍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市智远创达专利代理有 限公司 4 4619 代理人 蔡国 (51)Int.Cl. A61G 10/02(2006.01) A61M 1/00(2006.01) A61M 39/2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医用空气加压舱的舱内负压吸引自动切换 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空气加压舱的 舱内负压吸引自动切换装置, 包括带有压力管的 空气加压氧舱; 在空气加压氧舱的内壁上设有若 干个治疗面板, 在每一治疗面板上均设有一伸出 空气加压氧舱外部的氧舱管, 氧舱管通过一电动 三通阀经中心吸引管连接有中心吸引设备; 还在 空气加压氧舱内设有若干个数量与治疗面板数 量一致的负压吸引件且每一负压吸引件均通过 管道经治疗面板与相应的氧舱管连接; 在压力管 上设有电接点压力表, 还包括与电动三通阀、 电 接点压力表的触点连接用于控制电动三通阀各 阀口间连通状态的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具有在 负压吸痰的过程中能够防止负 压吸引件爆裂、 避 免对病人造成伤害并且能够随时通过负压吸引 件进行吸痰操作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5689380 U 2022.02.01 CN 215689380 U 1.一种医用空气加压舱的舱内负压吸引自动切换装置, 包括带有压力管(2)的空气加 压氧舱(1);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气加 压氧舱(1)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治疗面板(3), 在每 一所述治疗面板(3)上均设有一伸出所述空气加 压氧舱(1)外部的氧舱管(4), 所述氧舱管 (4)通过一电动三通阀(5)经中心吸引管(6)连接有中心吸引设备(7), 其中, 所述电动三通 阀(5)的第一阀口(100)、 第二阀口(200)分别与氧舱管(4)和中心吸引管(6)连接, 所述电动 三通阀(5)的第三阀口(300)与外部环境连通; 还在所述空气加 压氧舱(1)内设有若干个数 量与所述治疗面板(3)数量一致的负 压吸引件(8)且每一所述负 压吸引件(8)均通过管道经 相应的所述治疗面板(3)与相应的所述氧舱管(4)连接; 在所述压力管(2)上设有电接点压 力表(9), 还包括与所述电动三通阀(5)、 电接点压力表(9)的触点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动三 通阀(5)的第一阀口(100)、 第二阀口(200)、 第三阀口(300)相互之间连通状态的控制电路 (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空气加压舱的舱内负压吸引自动切换装置, 其特征 在于: 每一所述治疗面板(3)均包括面板座(31), 在所述面板座(31)上设有贯穿该面板座 (31)两端外表面的负压端口(32)、 氧气端口(33)、 吸氧接口(34)和排氧接口(35), 其中, 所 述负压吸引件(8)是通过 管道经所述负压端口(32)与相应的所述氧舱管(4)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空气加压舱的舱内负压吸引自动切换装置, 其特征 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10)包括设在所述电接点压力表(9)上带有第一静触点(101)、 低压触 点(102)和高压触点(103)的压力表 开关(K1), 以及, 设在所述电动三通阀(5)上的电动阀开 关(K2), 所述电动阀开关(K2)包括第二静触点(104)、 通电时与所述第二静触点(104)连接 将所述第一阀口(100)与第二阀口(200)连通的第一触点(105)、 通电时与所述第二静触点 (104)连接将所述第一阀口(100)与第三阀口(300)连通的第二触点(106); 所述第一静触点 (101)通过一第一电线(11)与市电火线(L)连接, 所述低压触点(102)通过一第二电线(12) 与一第二继电器(KM2)的常闭触点二(NC2)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常闭触点二(NC2)的输出端 通过一第三电线(13)分别与一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一(M1)、 常开触点一(NO1)的输入端 连接, 所述线圈一(M1)的输出端通过一第四电线(14)与市电零线(N)连接, 所述常开触点一 (NO1)的输出端通过一第五电线(15)与所述第一触点(105)连接, 所述第二静触点(104)通 过一第六电线(16)与市电零线(N)连接; 所述高压触点(103)通过一第七电线(17)与所述第 一继电器(KM1)的常闭触点一(NC1)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常闭触点一(NC1)的输出端通过一 第八电线(18)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KM2)的线圈二(M2)、 常开触点二(NO2)的输入端连 接, 所述线圈二(M2)的输出端通过一第九电线(19)与市电零线(N)连接, 所述常开触点二 (NO2)的输出端通过一第十电线(20)与所述第二触点(10 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医用空气加压舱的舱内负压吸引自动切换装 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三 通阀(5)为FYQ1 1S‑32电动三 通阀。 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医用空气加压舱的舱内负压吸引自动切换装 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吸引件(8)为 一次性负压吸引袋或者玻璃吸引瓶。 6.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医用空气加压舱的舱内负压吸引自动切换装 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点压力表(9)为YX ‑100电接点压力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5689380 U 2医用空气加压舱的舱内负压吸引自动切换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特别涉及一种医用空气加压舱的舱 内负压吸引自动切换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是用于高压氧治疗的密闭载人压力容器, 高压氧治疗涉及临床 各科, 有着广泛的适应症。 进行高压氧治疗的病人有许多是危重病人, 多伴有人工气道, 在 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吸痰操作, 因此在舱内设置了负压吸引件, 利用负压吸引件在舱 内压力达 到30KPa及以上的环境下, 通过舱内外的压力差对病人进行吸痰护理。 [0003]然而, 现有的负压吸引件在使用的过程中, 由于舱内负压吸引件的负压决定于舱 压, 当舱压高于一定值时, 若病人在高压状态下吸痰时间较长或者次数较多时, 容易导致负 压吸引件爆裂, 严重时甚至对病 人造成伤害; 当舱压低于一定值时, 吸引负压较小, 无法通 过负压吸引件进行吸痰操作, 不利于在此期间对病人的护理, 难以满足 实际的应用需求。 [0004]如何解决上述难题, 成为亟 待解决的技 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负压吸痰的过程中能够防止负压吸引件爆裂、 避免对病人造成伤害并且能够随时通过负压 吸引件进行吸痰操作的医用空气加压舱的舱 内负压吸引自动切换装置 。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 术方案: [0007]一种医用空气加压舱的舱内负压吸引自动切换装置, 包括带有压力管的空气加压 氧舱; 在所述空气加压氧舱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治疗面板, 在每一所述治疗面板上均设有 一伸出所述空气加压氧舱外部的氧舱管, 所述氧舱管通过一电动三通阀经中心吸引管连接 有中心吸引设备, 其中, 所述电动三通阀的第一阀口、 第二阀口分别与氧舱管和中心吸引管 连接, 所述电动三通阀的第三阀口与外部环境连通; 还在所述空气加压氧舱内设有若干个 数量与所述治疗面板数量一致的负压 吸引件且每一所述负压 吸引件均通过管道经相 应的 所述治疗面板与相应的所述氧舱管连接; 在所述压力管上设有电接点压力表, 还包括与所 述电动三通阀、 电接点压力表的触点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动三通阀的第一阀口、 第二阀口、 第三阀口相互之间连通状态的控制电路。 [0008]优选地, 每一所述治疗面板均包括面板座, 在所述面板座上设有贯穿该面板座两 端外表面的负压端口、 氧气端口、 吸氧接口和排氧接口, 其中, 所述负压吸引件是通过管道 经所述负压端口与相应的所述氧舱管 连接。 [0009]优选地,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设在所述电接点压力表上带有第一静触点、 低压触点 和高压触点的压力表开关, 以及, 设在所述电动三通阀上的电动阀开关, 所述电动阀开关包 括第二静触点、 通电时与所述第二静触点连接将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的第一触 点、 通电时与所述第二静触点连接将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的第二触点; 所述第一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5689380 U 3

.PDF文档 专利 医用空气加压舱的舱内负压吸引自动切换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医用空气加压舱的舱内负压吸引自动切换装置 第 1 页 专利 医用空气加压舱的舱内负压吸引自动切换装置 第 2 页 专利 医用空气加压舱的舱内负压吸引自动切换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2:18:3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