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343913.8 (22)申请日 2021.12.28 (73)专利权人 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 术应用有 限公司 地址 201209 上海市浦东 新区中国(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金穗路7 75号 (72)发明人 彭晓龙 刘国伟 黄亮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1219 专利代理师 乔建璐 (51)Int.Cl. B21D 37/10(2006.01) B21D 22/22(2006.01) B21D 53/8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侧围外 板拉延模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围外板 拉延模具, 包 括上凹模和下凸模, 上凹模上设有补偿压边圈, 下凸模内侧嵌有与补偿压边圈配合的内压边圈, 下凸模外侧设有与内压边圈共同定位板料的外 压边圈; 侧围外板上具有A柱, A柱的外边沿包括 第一直边、 第二直边和连接第一直边与第二直边 的圆角边; 外压边圈上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第一凹 槽、 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 各凹槽均位于A柱外 侧; 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为随型槽, 第三凹槽包 括凹槽A和凹槽B, 且凹槽A和凹槽B形成八字型 槽; 通过增设八字形拉延筋, 增加横向拉应力, 以 对产生的纵向波纹进行横向拉伸, 减少或避免压 料面起皱, 使得上凹模能与外压边圈完全贴合, 避免板料拉延的不稳定性, 提高拉延质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16937992 U 2022.07.12 CN 216937992 U 1.一种侧围外板拉延模具, 包括上凹模(1)和与上凹模(1)配合的下凸模(2), 所述上凹 模(1)上设有补偿 压边圈(11), 所述下凸模(2)内侧嵌有与补偿 压边圈(11)配合的内压边圈 (31), 下凸模(2)外侧设有与内压边圈(31)共同定位板料的外压边圈(32); 所述侧围外板 (01)上具有A柱(02), 所述A柱(02)的外边沿包括第一直边(021)、 第二直边(023)和连接第 一直边(021)与第二直边(023)的圆角边(02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压边圈(32)上由内至外 依次设有第一凹槽(41)、 第二凹槽(42)和第三凹槽(43), 所述第一凹槽(41)、 第二凹槽(42) 和第三凹槽(43)均位于A柱(02)的外侧; 所述第一凹槽(41)和第二凹槽(42)为随型槽, 所述 第三凹槽(43)包括分离设置的凹槽A(431)和凹槽B(432), 所述凹槽A(431)和凹槽B(432)交 叉设置形成八字型槽; 所述上 凹模(1)上设有与第一凹槽(41)配合的第一凸筋(51)、 与第二 凹槽(42)配合的第二凸筋(52)及与第三凹槽(43)配合的第三凸筋(53); 所述第一凹槽(41) 与第一凸筋(51)共同构成第一拉延筋, 第二凹槽(42)与第二凸筋(52)共同构成第二拉延 筋, 第三凹槽(43)与第三凸筋(5 3)共同组成第三拉延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围外板拉延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A(431)与A柱 (02)的第一 直边(021)平行, 所述凹槽B(432)与A 柱(02)的第二 直边(023)平行。 3.根据权利 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围外板拉延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A(431)的长度 与凹槽B(432)的长度之和为1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侧围外板拉延模具, 其特征在于, 各个凸筋的高度 为2mm。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937992 U 2一种侧围外板拉 延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成型模具技 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侧围外 板拉延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汽车侧围是车身最复杂的覆盖件, 侧围的外观直接影响整车的外观质量, 而侧围 外板的拉延成型对车身外观品质至 关重要。 由于侧围外板具有外形尺寸大、 形状复杂(多为 立体曲面)、 拉延深度较深的特点, 在拉延过程中板料流入速度不均, 使得压边圈上容易产 生起皱现象; 特别是在A柱拐角区域位置处, 而侧围压边圈上的起皱会影响拉延的流入量, 从而影响产品局部的品质和稳定性; 此外, 经过长期的冲压过程, 压边圈起皱处会磨损严 重, 严重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围外板拉延模 具、 侧围外板及 汽车, 通过在外压边圈与上 凹模之间增设成八字形的第三拉延筋, 进一步加 大横向拉应力, 从而对流过第三拉延筋的纵向波纹进行横向拉伸, 以减轻材料流入方向产 生的纵向褶皱, 使得上凹模能与外压边圈完全贴合, 有效解决了侧围外板A柱区域处因流速 不均引起的外 压边圈起皱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围外板拉延模具, 包括 上凹模和与上凹模配合的下凸模, 所述上凹模上设有补偿压边圈, 所述下凸模内侧嵌有与 补偿压边圈配合的内压边圈, 下凸模外侧设有与内压边圈共同定位板料 的外压边圈; 所述 侧围外板上具有A柱, 所述A柱的外边沿包括第一直边、 第二直边和连接第一直边与第二直 边的圆角边; 所述外压边圈上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第一凹槽、 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 所述第一 凹槽、 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均位于A柱的外侧; 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为随型槽, 所述第 三凹槽包括分离设置的凹槽A和凹槽B, 所述凹槽A和凹槽B 交叉设置形成八字型槽; 所述上 凹模上设有与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凸筋、 与第二凹槽配合的第二凸筋及与第三凹槽配合的 第三凸筋; 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凸筋共同构成第一拉延筋, 第二凹槽与第二凸筋共同构成 第二拉延筋, 第三凹槽与第三凸筋共同组成第三拉延筋; 由于第三拉延筋为八字形拉延筋, 增加了横向拉应力, 从而对流过第三拉延筋的纵向波纹进行横向拉伸, 减少或避免第二拉 延筋外侧的压料面起皱, 使得上 凹模能与外压边圈完全贴合, 避免板料拉延的不稳定性, 提 高拉延质量。 [0005]优选地, 所述凹槽A与A柱的第一直边平行, 所述凹槽B与A柱的第二直边平行, 保证 足够的横向拉应力。 [0006]优选地, 所述凹槽A的长度与凹槽B的长度之和为1m。 [0007]优选地, 各个凸筋的高度为2m m。 [0008]如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侧围外 板拉延模具,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拉延过程中, 上凹模下降, 将板料压合到压边圈(包括外压边圈和内压边圈)上, 因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937992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侧围外板拉延模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侧围外板拉延模具 第 1 页 专利 一种侧围外板拉延模具 第 2 页 专利 一种侧围外板拉延模具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2:29:1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