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402186.X (22)申请日 2021.11.22 (71)申请人 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610094 四川省成 都市成都高新区吉 泰三路8号1栋1单 元26楼1-8号 (72)发明人 罗怀芳 李秀梅  (74)专利代理 机构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51282 代理人 濮云杉 (51)Int.Cl. G06Q 40/02(2012.01) G06Q 10/04(201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应用于借据L ifeCycle的收益测算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测算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应 用于借据LifeCycle的收益预测方法, 本发明通 过计算每月新增借据在投放后每月的年日均余 额; 并计算加权平均持有天数, 基于加权平均持 有天数建立借据持有天数变化趋势图, 基于变化 趋势图获得收敛点; 并计算收敛点各月投放借据 的加权平均持有天数的均值、 借据LifeCycle的 年日均余额加权平均持有天数; 并基于借据 LifeCycle的年日均余额加权平均持有天数计算 预估利息收入; 采用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后, 将不 受业务模式影 响, 不论是在先息后本还是随借随 还信贷领域的预估收益中, 利息收入 预测准确率 都能够达到9 5%以上; 本发明在长期借据收益测 算中时效性明显提升, 准确性高且应用范围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14140218 A 2022.03.04 CN 114140218 A 1.一种应用于借据L ifeCycle的收益测算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获取新增借据, 计算每月新增借据在投放后每月的年日均余额, 并根据年日均 余额计算加权平均持有天数; 步骤2: 在存储介质中建立借据持有天数趋势图, 所述借据持有天数趋势图是以投放借 据年月为横轴, 以加权平均持有天数为纵轴形成的Vi ntage账龄图; 步骤3: 基于借据持有天数趋势图, 得到收敛点, 计算收敛点各月投放借据的加权平均 持有天数的均值, 用于表示借据的LifeCycle年 日均余额加权平均持有天数; LifeCycle年 日均余额加权平均持有天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SUM(已还款部分年日均 余额+未还款且未处置部分年日均余额+未还款且已处置部分 年日均余 额)/SUM(借据金额)}* 365=LifeCycle年日均余 额加权平均持有天数; 步骤4: 用LifeCycle年日均 余额加权平均持有天数测算新增借据或表现期较短的借据 的借据LifeCycle年日均余 额; 根据借据L ifeCycle年日均余 额测算预估利息收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借据LifeCycle的收益测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1中的年日均余 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步骤A: 获取新增借据中已还款部分, 基于借款日和还款日得到借款日与还款日的间隔 天数, 并采用如下公式得到已还款 年日均余 额: 还款金额*(还款日期 ‑借款日期)/ 365=已还款部分年日均余 额; 步骤B: 获取新增借据中未还款且未处置部分, 基于借款日期和统计日期得到借款日期 到统计日期之间的间隔天数, 并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未还款且未处置部分的年日均余 额: 未处置部分余额*(统计日期 ‑借款日期)/ 365=未还款且未处置 部分年日均余 额; 步骤C: 获取新增借据中未还款且已处置部分, 基于借款日期和处置日期得到借款日期 到处置日期之间的间隔天数, 并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未还款已处置 部分年日均余 额: 已处置部分的处置金额*(处置日期 ‑借款日期)/365=未还款且已处置部分年日均余 额; 步骤D: 将步骤A、 步骤B以及步骤C中得到的已还款部分的年日均余额、 未还款且未处置 部分的年日均余 额以及未还款且已处置 部分的年日均余 额相加得到年日均余 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借据LifeCycle的收益测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4中的预估利息收入的计算方法如下: 步骤A: 用LifeCycle年日均 余额加权平均持有天数测算新增借据或表现期较短的借据 的LifeCycle年日均余 额公式如下: 借据金额*(LifeCycle年日均余额加权平均持有天数/365)=借据LifeCycle年日均余 额步骤B: 根据借据L ifeCycle年日均余 额测算借据预估利息收入公式如下: SUM(借据L ifeCycle年日均余 额*借据利率)=预估利息收入。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140218 A 2一种应用于借据LifeCycle的收 益测算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测算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借据L ifeCycle的收益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借据收益预估常用于业务营销活动开展、 渠道效益评估、 KPI衡量等领域。 准确预 估收益对采取正确运营决策尤为重要。 业务运营中传统预估借据LifeCycle收益用IPMT测 算方法, 该算法假设业务为等额本金按期还款的业务模式。 而实际业务中为提升用户体验, 常用随借随还模式, 允许客户提前还款。 这一模式下IPMT不再直接适用于收益预估, 一般用 自然到期借据作为样本, 观察完整表现期内实际借还情况, 近似预估。 [0003]目前某些银行(例如: 新网银行)中借据最长持有期限为60期, 余额占比达到30%, 放款后至少需要5年才能观察借据整个生命周期表现; 短期投放借据的规律因表现期不够 长, IPMT算法未将短期投放的借据包含在内, 导致不能准确反映业务整体实际特征; 等所有 期限借据均有自然到期样本时又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且随着业务策略不断调整, 客户表现 也会随之变化, 用5年前的借据预测5年后新增借据的规律, 显然不符合实际业务规律; 且 IPMT算法是假设业务为等额本金按期还款模式, 返回给定期数内的利息偿还额, 故在先息 后本领域计算 准确性会进一 步的降低。 [0004]基于上述内容可知, 目前所采用的IPMT算法仅适用 等额本金按期还款的业务模 式, 在当前比较流行 的随借随还业务模式下用自然到期借据的表现近似代替整体规律。 该 方式一方面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另一方面短期内预测的准确性低; 其次IPMT缺少先息后本 模式的预估方法, 直接套用该算法准确性将进一 步降低。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借据LifeCycle的收益测算方法, 拟解决背景技术中提 到的采用IPMT算法进行测算时, 在随借随还业务模式中长期数借据估算存在严重的滞后 性, 准确性较低; 以及对先息后本模式缺少 相应算法, 导 致准确性进一 步降低的技 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 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应用于借据L ifeCycle的收益测算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 获取新增借据, 计算每月新增借据在投放后每月的年日均余额, 并根据年 日均余额计算加权平均持有天数; [0009]步骤2: 在存储介质中建立借据持有天数趋势图, 所述借据持有天数趋势图是以投 放借据年月为横轴, 以加权平均持有天数为纵轴形成的Vi ntage账龄图; [0010]步骤3: 基于借据持有天数趋势图, 得到收敛点, 计算收敛点各月投放借据的加权 平均持有天数的均值, 用于表示借据的LifeCycle年日均余额加权平均持有天数; LifeCycle年日均余 额加权平均持有天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0011]{SUM(已还款部分年日均余额+未还款且未处置部分年日均余额+未还款且已处置 部分年日均余 额)/SUM(借据金额)}* 365=LifeCycle年日均余 额加权平均持有天数;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4140218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应用于借据LifeCycle的收益测算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应用于借据LifeCycle的收益测算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应用于借据LifeCycle的收益测算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应用于借据LifeCycle的收益测算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3:16:3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