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387795.2 (22)申请日 2021.11.22 (71)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 务 中心 地址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 建邺区奥体大 街9号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江苏方天电力技 术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陆婋泉 杨世海 陈铭明 李波  陈宇沁 程含渺 丁泽诚 张驰  方超 姚鹏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689 代理人 张红莲 王萍(51)Int.Cl. H02J 3/00(2006.01) G06Q 10/04(2012.01) G06Q 10/06(2012.01) G06Q 50/06(201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建筑负荷精细感知调控方法及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负荷精细感知调控方 法及系统, 采集建筑精细感知负荷影响因素, 以 及建筑内不同区域精细感知负荷的实际值; 所述 精细感知负荷为维持的负荷量; 根据精细感知负 荷影响因素计算得到不同区域的精细感知负荷 的预测值, 并计算对应区域的精细感知负荷的预 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调节精 细感知负荷供给, 如果差值大于0, 减少对应区域 的负荷供给; 如果差值小于0, 增加对应区域的负 荷供给。 根据人员数量、 设备属性, 精细感知建筑 物内各设备可调负荷, 获得建筑负荷调控量。 本 发明使得系统运行达到最佳状态, 有效提升用户 体验度, 解决了现有建筑的负荷刚性供给、 热量 浪费及区域间不平衡现象严重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13991667 A 2022.01.28 CN 113991667 A 1.一种建筑负荷精细感知调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考虑用户端需求因素、 环境因素和建 筑结构因素, 通过实时变化动态调整输出, 使得负荷的刚性供给转化为柔性和智能供给, 使 得系统运行达 到最佳状态,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采集建筑内负荷精细感知影响因素, 以及建筑内不同区域负荷的实际值; 所述负荷 为维持负荷量; S2: 根据负荷影响因素计算得到不同区域的负荷的预测值, 并计算对应区域的负荷的 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值; S3: 根据所述差值调节负荷供 给; S4: 根据实际建筑不同房间的需求不同, 根据各个房间的人员逐时在室率、 人员密度信 息, 调整出风口开闭度, 调节出风 量, 解决局部用能分布不均问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荷影响因素包括: 气象信息、 建筑的 维护结构信息、 建筑内设备参数信息和建筑内人员的用能信息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象信 息包括: 温湿度, 太阳辐射强度 和风速风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筑的维护结构信 息包括: 体形系数、 窗墙比和传热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筑内设备参数信息包括: 照明或其 他散热设备的安装功率, 室内温湿度及新 风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筑内人员的用能信息包括: 人员逐 时在室率和人员密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采集空调对应的电表的电能获取所述 负荷的实际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根据所述差值调节负荷供给, 具体包括: 如果差值大于 0, 减少对应区域的负荷供 给; 当差值等于0时, 控制供 给装置输出不变; 如果差值小于 0, 增加对应区域的负荷供 给。 9.一种建筑负荷精细感知其调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处理器、 信号采集装置、 能耗 监测装置和负荷调节装置; 所述信号采集装置、 能耗监测装置和负荷调节装置分别连接处 理器; 所述信号采集装置采集建筑内负荷影响因素; 所述能耗监测装置采集建筑内不同区域负荷的实际值; 所述负荷为维持温度的负荷 量; 所述处理器根据负荷影响因素计算得到不同区域的负荷预测值, 并计算对应区域的负 荷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 间的差值;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差值控制负荷调节装置调节负荷供 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荷影响因素包括: 气象信息、 建筑 的维护结构信息、 建筑内设备参数信息和建筑内人员的用能信息 。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象信 息包括: 温湿度, 太阳辐射强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3991667 A 2度和风速风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筑的维护结构信息包括: 体形系 数、 窗墙比和传热系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筑内设备参数信息包括: 照明或 其他散热设备的安装功率, 室内温湿度及新 风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筑内人员的用能信息包括: 人员 逐时在室率和人员密度。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根据室内人员数量, 确定各设 备负荷可调控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对各设备可调控量进行加 权, 获得建筑负荷综合调控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差值调节负荷供 给, 具体包括: 如果差值大于 0, 减少对应区域的负荷供 给; 当差值等于0时, 控制供 给装置输出不变; 如果差值小于 0, 增加对应区域的负荷供 给。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3991667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建筑负荷精细感知调控方法及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建筑负荷精细感知调控方法及系统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建筑负荷精细感知调控方法及系统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建筑负荷精细感知调控方法及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3:16:3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