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404761.X (22)申请日 2021.11.24 (71)申请人 合肥工业大 学 地址 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 193号 (72)发明人 徐小明 潘栋 龙建成 钱程  于雨田 丁建勋 石琴  (74)专利代理 机构 安徽省合肥新 安专利代理有 限责任公司 34101 代理人 陆丽莉 何梅生 (51)Int.Cl. B61L 27/14(2022.01) B61L 27/16(2022.01) G06Q 10/04(2012.01) G06Q 10/06(2012.01)G06Q 50/30(2012.01) (54)发明名称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转峰优化的 列车调度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 时刻表转峰优化的列车调度方法, 其步骤包括: 1、 定义一组转峰系数并确定 各项时间输入参数; 2、 初始化转峰系数, 并根据各项时间输入参数衔 接平峰时段与高峰时段的分部时刻 表, 得到初始 车次时刻表与车次集合; 3、 初始化足够多的列 车, 基于离散事件的模拟方法使列车完全覆盖车 次集合, 得到执行过车次任务的最少列车数量; 4、 运用模拟退火算法优化转峰系数, 获得最优转 峰系数下的对应的列车最优调度方案。 本发明能 应对和处理在平峰转高峰以及高峰转平峰时的 列车时刻 表衔接问题, 解决现有碎片化时刻 表编 制问题, 获得高效的列车调度方案, 从而能提高 车辆利用率与提高运行图的编制效率和质量。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8页 附图4页 CN 113968265 A 2022.01.25 CN 113968265 A 1.一种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转峰优化的列车调度方法, 其特征在于, 是应用 于由N+1个车站、 相邻两个车站之间的轨道所对应的N个站间、 至少一条独立的上行轨道和 一条独立的下行轨道以及两条渡线所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 列车执行上行车次或下 行车次任务进行周转调度, 并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 定义上行车次高峰集合{Wu|u=1,2, …,U}与下行车次高峰集合{W ′d|d=1, 2,…,D}其中, Wu表示第u次上行车次高峰, W ′d表示第d次下行车次高峰, U、 D分别表示上行车 次高峰与下行车次高峰的总数; 定义一组转峰系数为{Ti|i=1,2, …,I}, 表示平峰转高峰 或高峰转平峰时车次间隔, 用于处理平峰转高峰以及高峰转平峰时的列车时刻表衔接; I= 2×U+2×D, 当i∈[1, 2 ×U]时, Ti表示车次上行 时的转峰系数, 当i∈(2 ×U, I]时, Ti表示车 次下行时的转峰系数; 若在车次上行的第u个高峰, 则{Ti|i=2×u‑1}表示上行车次平峰转第u个高峰时的车 次间隔; {Ti|i=2×u}表示上 行车次第u个高峰结束转平峰时的车次间隔; 若车次下行的第d个高 峰, 则{Ti|i=2×U+2×d‑1}表示下行车次平峰转第d个高 峰时的 车次间隔; {Ti|i=2×U+2×d}处理下行车次第d个高峰结束转平峰时的车次间隔; 步骤2、 确定营运时间内的车次各项时间参数: 营运车次的首发时刻ts、 停运时刻te, 平峰时段内车次间隔Tf、 高峰时段内车次间隔Tp、 上行车次的第u个高峰开始时刻 上行车次的第u个高峰结束时刻 下行车次的第d个 高峰开始时刻 下行车次的第d个高峰结束时刻 站间[n,n+1]的上行车次旅行时间 站间[n,n+1]的下行车次旅行时间 第n站台的车次停站时间 折返站Sr的上行 车次最小折返时间 折返站Sr的下行车次最小折返时间 步骤3、 初始化所述转峰系数{Ti∈(Tp, Tf)|i=1,2, …,I}; 根据各项时间参数, 衔接平 峰时段高峰时段的分部时刻表, 得到初始车次 时刻表以及相应的车次集 合 其中, {M|M=2 ×U+2×D+2}表示由于高峰时段的影响, 生成分部时刻表总数; 其 中车次 上行生成分部时段总数为2 ×U+1, 车次下 行生成分部时段总数为2 ×D+1; 步骤3.1、 获得 上行车次集合 步骤3.1.1、 若在车次上行的首个平峰时段 内, 即当m=1时, 该时间段内车次的 首发时刻 获得第g个发车时刻 且 从而确定在首个平峰时段内的车 次总数A1; 步骤3.1.2、 若在车次上行的第u个高峰时段 内, 即当m=2 ×u时, 则利用式(1) 得到车次在该时间段内的首发时刻 其中 表示该时段的前一个相邻平峰时段 内, 最后一班车次的发车时刻;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3968265 A 2获得该时间段内第h个发车时刻 且 从而确定该时 段内的车次总数A2×u; 步骤3.1.3、 若在车次上行的最后一个平峰时段 内, 即当m=2 ×U+1时, 该时间段 内车次的首发时刻 且 其中 表示该 时段的前一个相邻高峰时段内, 最后一班车次的发车时刻; 获得第k个发车时刻 且 从而确 定在该平峰时段内的车次总数A2×U+1; 步骤3.2、 按照步骤3.1的过程, 获得 下行车次集合 步骤3.3、 根据上 行车次集合 和下行车次集合 得到车次集 合A; 假设车次集合A的任意一班车次在出发站Sori的发车时刻记为 则上行车次在折返 站Sr的到达时刻为 下行车次在折返站Sr的到达时刻为 步骤4、 初始化足够大的列车集合Q={1,2, …,q}, 基于离散事件的模拟方法使部分列 车完全覆盖车次集 合A, 得到执 行过车次任务的最少列车 数量Z(Ti): 步骤4.1、 定义所述车次的执行时刻为列车q在出发站Sori的出发时刻、 折返站Sr的到达 时刻; 则根据所有车次的执 行时刻确定列车q的状态集 合E; 其中, 列车q的状态包括: 状态1: 列车q当前处在出发站Sori内且即将开始执 行当前车次任务; 状态2: 列车q当前处在折返站Sori内且即将结束执 行当前车次任务; 状态3: 列车q当前处在折返站Sori内且已经结束执行当前车 次任务, 等待执行下一次车 次任务; 状态4: 在平峰时段内, 列车q在出发站Sori或折返站Sr内且即将退 出执行当前车次任务; 状态5: 在高 峰时段内, 经过状态4的列车q在出 发站Sori或折返站Sr内即将开始执行新的 车次任务; 状态6: 列车q在执 行当前车次任务; 步骤4.2、 遍历列车q的状态集合E, 判断列车q在当前执行时刻t所处的状态并更新, 若 为状态1, 则转入步骤4.3; 若为状态2, 则转入步骤4.4; 若为状态3, 则 转入步骤4.5; 若为状 态4, 则转入步骤4.6; 若为状态5, 则转入步骤4.7; 若为状态6, 则转入步骤4.8; 步骤4.3、 判断发生状态1的列车q 的所在位置与当前执行时刻t所对应的列车q 的状态,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3968265 A 3

.PDF文档 专利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转峰优化的列车调度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转峰优化的列车调度方法 第 1 页 专利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转峰优化的列车调度方法 第 2 页 专利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转峰优化的列车调度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3:17:5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