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11432692.3 (22)申请日 2021.11.29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4219237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3.22 (73)专利权人 长江三峡通 航管理局 地址 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上导堤 路12号 专利权人 武汉理工大 学 (72)发明人 齐俊麟 冯小检 李然 张煜  南航 陈冬元 周恩江 刘莹  刘振嘉 赵尊荣 张勇 黄绍文  (74)专利代理 机构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专利代理师 吴思高 (51)Int.Cl. G06Q 10/06(2012.01) G06Q 50/30(2012.01) G06F 30/20(2020.01)(56)对比文件 CN 110110403 A,2019.08.09 CN 113268849 A,2021.08.17 CN 104281894 A,2015.01.14 CN 103577655 A,2014.02.12 CN 111861233 A,2020.10.3 0 齐欢等.三峡-葛洲坝两坝联合调度数 学模 型及算法.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 践》 .2007,(第2 期), 周建武等.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通 航联合 调度技术研究与实 践. 《中国水利学会2019学术 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 .2019, 肖恒辉.三峡—葛洲坝联合 通航调度问题的 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 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 技Ⅱ辑)》 .2009,(第12期), Xu Zhao et al. .A Co-Sc heduling Problem of Ship L ift and Ship L ock at the Three Gorges Dam. 《IE EE Access》 .2020,第8卷 (续) 审查员 毕欣桐 (54)发明名称 一种内河长距离联动控制通 航调度方法 (57)摘要 一种内河 长距离联动控制通航调度方法, 包 括: 确定内河水域范围 的初始端、 下游端, 并设置 交通管控线, 并将内河水域范围由远及近划分不 同水域区段,设定调度规则; 以船舶到锚时间顺 序、 船舶种类及所载货物属性分类, 不同水域区 段锚地容量, 船舶达到交通流密度, 区段航道长 度及承载能力, 通航建筑物通过能力等参数为约 束条件, 以终端接受服务船舶的总体调度时间最 短, 调度次数最少为目标函数, 建立联动控制模 型, 生成调度方案; 依据调度方案, 结合通航条件 组织船舶有序移动。 本发明通航调度方法, 能够 尽量减少船舶靠泊次数、 减少船舶等待时间; 达 成内河水运畅通、 高效、 平安。 [转续页]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CN 114219237 B 2022.09.16 CN 114219237 B (56)对比文件 周剑.三峡—葛洲坝决策系统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 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 Ⅱ 辑)》 .2006,(第5期),2/2 页 2[接上页] CN 114219237 B1.一种内河长距离联动控制通 航调度方法, 其特 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确定内河水域范围的初始端、 下游端, 并设置交通管控线, 并将内河水域范围 由远及近划分不同水域区段,设定调度规则; 步骤二、 以船舶到锚时间顺序、 船舶种类及所载货物属性分类, 不同水域区段锚地容 量, 船舶达到交通流密度, 区段航道长度及承载能力, 通航建筑物通过能力参数为约束条 件, 以终端接受服务船舶的总体调 度时间最短, 调 度次数最少为目标函数, 建立联动控制模 型, 生成调度方案, 具体如下: 设生成调度 方案时刻, 通航调度序列长度为m, 即调度对象为m艘船舶,则关于船舶调度 时间计算如下: 第i艘船舶通过交通管控线的时刻ti0, 0≤i≤m, 当第i艘船调度驶出第j水域时的调度 时刻记为tij, 同理, 第i艘船舶驶出第n区段的调度时刻记为tin, 则第i艘船联动调度时间为 tin‑ti0; 则进入调度 序列船舶的调度管控时间函数f(t)为: 第i艘船调度驶出第j水域的航程累计sij=s1+s2+…+sj; 第i艘船行驶平均航速 可通 过对其航行过程多点采样求取; 则以周期内终端接受服务船舶的总体调度时间最短, 生成调度方案, 其调度时间的目 标函数可以表示 为: 其中, 联动控制水域末端服务通过普通货船数量 d=d1+d2+…+dn, 危险品船数量r=r1+ r2+…+rn, d+r=m; 船舶通航调度次数记为K, K的取值具体由船舶分类通过服务量svi与船舶到达交通流 tfi的比值, 以及船舶分类锚地 位置dsi、 容量Qi确定, 表述如下: 其中, Ki表示第i水域区段的船舶通航调度次数; α 表示第一调节系数, β 表示第二调节参 数, α和β均根据人工经验设定; svi、 tfi、 dsi、 Qi分别表示第i水域区段的船舶分类通过服务 量、 船舶到 达交通流、 船舶在当前锚地的位置和当前锚地 容量; 实施调度管控次数函数表示 为: 其中: kij表示第i艘船移动至第j水域区段的调度管控次数, 1≤kij≤n; 以调度次数最少, 生成周期最优调度方案目标函数: 以周期内调度次数最少、 终端接受服务船舶的总体调度时间最短, 为目标函数, 构建联 动控制调度模型, 生成最优调度方案的多目标函数表达式为: minZ=minZ1+minZ2  (6); 为保证船舶到 达交通流密度不超过通 航建筑物服 务能力, 有: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4219237 B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内河长距离联动控制通航调度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内河长距离联动控制通航调度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内河长距离联动控制通航调度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内河长距离联动控制通航调度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5:01:4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