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446838.X (22)申请日 2021.11.29 (71)申请人 武汉中交 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430050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 道498号 (72)发明人 闵泉 邓敏 王恩师 郭志杰  张奥宇 张灿程 杨格  (74)专利代理 机构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51)Int.Cl. G08G 1/16(2006.01) E01F 9/615(2016.01) E01F 9/658(2016.01) G06F 30/13(2020.01)G06F 30/20(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立体视错觉的地下隧道车速诱导 方法 (57)摘要 一种基于立体视错觉的地下隧道车速诱导 方法。 本发 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立体视错觉的地下 道路车辆速度控制方法, 步骤是: A、 针对车辆驾 驶员视高, 在地下隧道的两侧墙壁以1.2m高度处 设置发光标志和凸起辅助物; B、 发光标志采用蓄 电池LED线路标志板, 凸起辅助物采用硅酸盐体 系材料; C: 在地下隧道的两侧墙壁上以间距L布 设发光标志, 间距L依据公式确定。 通过对地下隧 道两侧墙壁的视觉信息进行设计, 间隔一定距离 设置发光标志和凸起辅助物, 利用立体视错觉, 使驾驶员直观 地感受自身车速, 从而达到了控制 车速的目的, 方法易行, 操作简便, 有效的减少了 交通事故的发生, 保障了地下隧道的交通安全, 对地下隧道车辆运行速度进行诱 导控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14170843 A 2022.03.11 CN 114170843 A 1.一种基于立体视错觉的地下道路车辆 速度控制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其 步骤是: A、 针对车辆驾驶员视高, 在地下隧道的两侧墙壁以1.2m高度处设置发光标志和凸起辅 助物; B、 发光标志采用蓄电池LED线路标志板, 凸起辅助物采用硅酸盐体系材 料; C: 在地下隧道的两侧墙壁上以间距L布设发光标志, 间距L依据公式确定: 其中: L为发光标志和凸起辅助物的布设间距, V为地下道路的安全运行车速, t为驾驶 人的刺激间隔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立体视错觉的地下道路车辆速度控制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的发光标志的布设路段长度为A; 所述的发光标志由两个相同的等腰三角形组 成, 三角形的初始 尺寸: 底边 为a, 腰为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立体视错觉的地下道路车辆速度控制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的突起辅助 物为一个正三棱柱, 正三棱柱的初始尺 寸: 三角形的底 边为a, 腰为b, 正三棱柱的高为h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立体视错觉的地下道路车辆速度控制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的发光标志和凸起辅助物的尺寸的变化 率发生变化: ΔI=K·I  (2) 其中: K为变化系数, I 为初始尺寸, ΔI 为标识的尺寸变化 率。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170843 A 2一种基于立 体视错觉的地下隧道车速诱导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交通安全工程领域, 更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立体视错觉的地下隧道车辆 速度诱导方法, 适用于地下道路交通 安全水平的提升 。 背景技术 [0002]地下隧道空间的开发用于解决当前地面道 路资源使用紧张的情况, 地下隧道的结 构相对特殊, 行车环境封闭且较为单一, 驾驶人缺少参照信息。 因此存在着 较严重的安全隐 患。 驾驶人无法准确判断当前车速是否在安全范围内, 因此容易引发碰撞追尾等交通事故, 危害驾驶人 的人身安全。 倘若对驾驶人采取相 应的引导措施, 将能减少此类交通事故的发 生, 保障驾驶人在地下隧道的交通 安全。 [0003]目前地下隧道从驾驶人的角度对车辆速度进行引导控制的有效措施较少, 不能及 时有效对 车速进行引导控制, 进而会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危害驾驶人的交通安全。 因此地 下隧道急需一种新的解决措施, 能够对车辆的运行速度进行引导控制, 减少交通事故的发 生, 保障地下隧道的交通 安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针对上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立体视错觉的地 下隧道车辆速度控制方法, 方法易行, 操作简便, 有效的减少 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保障了地 下隧道的交通 安全, 对地下隧道车辆运行速度进行诱 导控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 术措施: [0006]其技术构思是: 驾驶员在地下隧道行驶时, 对自身车速的感知不敏感。 通过对地下 隧道两侧墙壁的视觉信息进行设计, 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发光标志和凸起辅助物, 利用立体 视错觉, 使驾驶员直观地感受自身 车速, 从而达到了控制车速的目的。 本发明可显著的改善 了地下隧道驾驶员的超速行为, 提高了地下隧道的交通 安全水平。 [0007]一种基于立体视错觉的地下道路车辆 速度控制方法, 其 步骤是: [0008]A: 针对车辆驾驶员视高, 在地下隧道的两侧墙壁以1.2m 高度处设置 发光标志和凸 起辅助物; [0009]B: 发光标志采用蓄电池LED线路标志板, 凸起辅助物采用硅酸盐体系材 料; [0010]C: 在地下隧道的两侧墙壁上以间距L布设发光标志, 间距L依据公式(1)确定: [0011] [0012]其中: L为发光标志和凸起辅助物的布设间距, V为地下道路的安全运行车速, t为 驾驶人的刺激间隔时间; [0013]所述发光标志的布设路段长度为A; [0014]所述发光标志由两个相同的等腰三角形组成, 三角形的初始尺寸: 底边为a, 腰为 b;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14170843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立体视错觉的地下隧道车速诱导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立体视错觉的地下隧道车速诱导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于立体视错觉的地下隧道车速诱导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于立体视错觉的地下隧道车速诱导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5:02:3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