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454777.1 (22)申请日 2021.12.01 (71)申请人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地址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学府街 102号 (72)发明人 朱君 谢添 李婷 陈超 石云峰  刘团团 刘瑞妮 邓安嫦 张艾明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11311 代理人 任晓航 屈献庄 (51)Int.Cl. G06F 30/20(2020.01) G06F 111/10(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参数计算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 参数计算方法,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将相互交叉 成网络的裂隙岩体概化为等效连续介质, 不考虑 每条裂隙的确切位置、 大小, 把裂隙的渗透性按 流量等效原则均化到岩体中, 造成地下水渗流与 核素迁移 计算结果失真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公开 的方法是通过在实验室人工制造二维单裂隙面, 从单裂隙面的渗流特性入手, 得到单裂隙面的核 素迁移参数后, 可以再应用到裂隙网络中的每一 个单个裂隙, 实现基岩裂隙介质 的网络模型计 算。 采用本发 明所述的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 参数计算方法, 计算得到的放射性核素迁移参数 与实际情况契合度较高, 科学严谨, 可靠性高, 对 核电站选址、 核辐射防护及污染治理均具有重要 意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14386231 A 2022.04.22 CN 114386231 A 1.一种放 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参数计算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形成特定要求的单裂隙面, 针对所述单裂隙面设计不同水力梯度下的水流特性试 验, 确定所述单裂隙面中的水力梯度与流速值的关系曲线; S2、 在设定的水力梯度下, 向所述单裂隙面的注入孔中注入放射性示踪核素, 定期从所 述单裂隙面的取样孔中抽取流出液, 测 量体积与所述核素 的浓度数据, 获得纵向和横向上 所述核素的迁移曲线; S3、 建立单裂隙核素迁移数值模型, 根据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核素纵向和横向迁移曲 线, 拟合求解所述核素的迁移参数。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参数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 骤S3还包括: 根据步骤S1中的水力梯度与流速值的关系曲线, 和步骤S2取样孔中得到的所 述核素纵向、 横向迁移曲线, 建立相应的单裂隙核素迁移数值模型。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参数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 骤S1中所述的单裂隙面裂隙宽度远小于裂隙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参数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 骤S1中所述上岩 板布置1个注入孔, 沿横向和纵向各设置若干个取样孔, 在纵向上所述取样 孔从上至下间距逐渐增宽 。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参数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 骤S1包括通过控制所述单裂隙面上、 下游溢水槽的水位差以设计不同的水力 梯度J, 测量通 过所述裂隙宽度的水流速度V。 6.如权利要求5 中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参数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 骤S1中所述单裂隙面的水流运动特征为通过对得到的多组流速V与水力梯度J数据进行拟 合得到流速V和水力梯度J的关系曲线, 并据此确定水流 运动是层流还是紊流。 7.如权利要求6 中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参数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控 制所述单裂隙面上、 下游溢水槽的水位差以确保步骤S2中的水力梯度为J, 所述水力梯度J 为步骤S1中得到的符合特定运动方程关系的水力梯度。 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参数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 骤S3中所述核素迁移参数包括纵向弥散度αL和横向弥散度αT。 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参数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 骤S3中采用三角网格对所述单裂隙核素迁移数值模型进行网格剖分。 10.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参数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2中从纵向取样孔N7、 N9进行取样, 对流出液进行测量, 获得核素在纵向上的迁移曲 线, 从横向取样孔N1、 N3、 N12、 N14进行取样, 对流出液进行测量, 获得核素在横向上的迁移 曲线, 其中所述横向取样孔 N1、 N14位置对称, 所述横向取样孔 N3、 N12位置对称。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386231 A 2一种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参数计算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辐射防护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参数计算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 针对放射性核素在基岩裂隙介质中的迁移研究, 通常将相互交叉成网络的 裂隙岩体概化为等效连续介质, 依托成熟 的孔隙介质渗流理论进行分析, 忽略每条裂隙的 确切位置、 大小, 把裂隙的渗透性按流量等效原则均化到岩 体中, 无视裂隙中水流的不连续 性与各向异性, 造成地下水渗流与核素迁移理论计算与实际存在相当大 的偏差, 评价结果 失真。 [0003]因此, 为了准确合理的评估放射性核素在基岩裂隙介质中的迁移行为, 需要通过 在实验室人工制 造二维单裂隙面, 从单裂隙面的渗流特性入手, 得到单裂隙面的核素迁移 参数后, 可以再应用到裂隙网络中的每一个单个 裂隙, 实现基岩裂隙介质的网络模型计算。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 移参数计算方法, 通过在实验室人工制造二 维单裂隙面, 从单裂隙面的渗流特性入手, 得到 单裂隙面的核素迁移参数后, 可以再应用到裂隙网络中的每一个单个裂隙, 实现基岩裂隙 介质的网络模型计算。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参数 计算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 形成特定要求的单裂隙面, 针对所述单裂隙面设计不 同水力梯度下的水流特 性试验, 确定所述单裂隙面中的水力梯度与流速值的关系曲线; [0007]S2、 在设定的水力梯度下, 向所述单裂隙面的注入孔中注入放射性示踪核素, 定期 从所述单裂隙面的取样孔中抽取流出液, 测量体积与所述核素的浓度数据, 获得纵向和横 向上所述核素的迁移曲线; [0008]S3、 建立单裂隙核素迁移数值模型, 根据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核素纵向和横向迁 移曲线, 拟合 求解所述核素的迁移参数。 [0009]进一步, 步骤S3还包括: 根据步骤S1中的水力梯度与流速值的关系曲线, 和步骤S2 取样孔中得到的所述核素纵向、 横向迁移曲线, 建立相应的单裂隙核素迁移数值模型。 [0010]进一步, 步骤S1中所述的单裂隙面裂隙宽度远小于裂隙的长度。 [0011]进一步, 步骤S1中所述上岩板布置1个注入孔, 沿横向和纵向各设置若干个取样 孔, 在纵向上 所述取样孔从上至下间距逐渐增宽 。 [0012]进一步, 步骤S1包括通过控制所述单裂隙面上、 下游溢水槽的水位差以设计不同 的水力梯度J, 测量 通过所述裂隙宽度的水流速度V。 [0013]进一步, 步骤S1中所述单裂隙面的水流运动特征为通过对得到的多组流速V与水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4386231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参数计算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参数计算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参数计算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放射性核素基岩裂隙迁移参数计算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5:03:0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