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11427793.1 (22)申请日 2021.11.27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4065361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2.18 (73)专利权人 以见科技 (苏州) 有限公司 地址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竹园路 209号4号楼12层1201-1室 (72)发明人 蒋童 罗锋 王喻通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迎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1439 专利代理师 李芳芳 (51)Int.Cl. G06F 30/13(2020.01) G06F 30/20(2020.01)G06T 1/20(2006.01) G06Q 10/06(2012.01) G06Q 50/08(2012.01) G06F 113/14(2020.01) G06F 113/16(2020.01) (56)对比文件 CN 112487589 A,2021.0 3.12 CN 10976 3568 A,2019.0 5.17 陈维林等.三维数字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科 技信息》 .2013,(第04期), 衣凤彬.城市地下 管网三维精细化建模与实 现. 《测绘技 术装备》 .2014,(第04期), 李清泉等.地下 管线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武 汉大学学报(信息科 学版)》 .20 03,(第03期), 审查员 李紫君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管线建设的模型构建及管理系统 和方法 (57)摘要 通过本发明的用于管线建设的模型构建及 管理系统和方法, 通过在现场的实际测量获取施 工管线的各个阶段的实际数据, 进行模型构建并 存储到服务器中, 从而能够详细地记录施工的过 程, 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通过调取服务器中的模 型数据, 能够直观生动、 可视化、 便捷地获取施工 管线的各个分段在不同阶段、 不同进程时的模型 和数据, 从而能够便捷地获取施工管线的相应信 息, 帮助相关人员对管线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有 效、 便捷的管理, 即便是地下管线施工结束回填 之后, 也可以通过本发明的系统回溯施工管线以 及各个分段的每个位置处的施工过程、 变化, 以 方便追溯工程和后期管线的维护。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114065361 B 2022.09.23 CN 114065361 B 1.一种用于管线建设的模型构建及管理系统, 包括管线建设分段单元、 模型数据采集 装置、 模型构建单元、 移动终端和服务器; 其中, 所述管线建设分段单元根据预先设计的管 线施工计划对施工管线进 行分段并对每个施工管线分段进 行编号; 模型数据采集装置包括 采集装置, 采集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和雷达模块, 模型数据采集装置通过图像采集模块 和雷达模块对每个施工管线分段进行扫描用以获取每个分段的三 维数据; 模型构建单元基 于模型数据采集装置获取的施工管线分段的三维数据得到施工管线分段的现场三 维模型, 施工管线分段 的现场三维模型包括可视化的模型图像; 服务器包括施工管线管理数据库, 服务器接收施工管线分段的现场三维模型 处理得到施工管线的现场三维模 型, 并基于施工 管线的现场三维模型以及施工管线上各个施工管线分段的现场三 维模型、 各个施工管线分 段的编号、 起点终点位置信息得到施工管线管理数据库, 施工管线管理数据库包括施工管 线分段的可视化的模型图像和施工管线的可视化的模型图像; 移动 终端与服务器通信, 移 动终端和服 务器能够基于 输入信息而获取对应的可视化的模型图像并显示; 其中, 模型数据采集装置还包括多个标识部件和定位设备, 标识部件被放置在施工管 线分段的现场并被编号, 至少 部分标识部件被放置在相邻的施工管线分段的交界处, 定位 设备用于在现场检测标识部件的位置, 并将该标识部件的编号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至模型 构建单元和服务器; 其中, 定位设备为RTK定位设备; 服务器基于位于相邻的施工管线分段的交界处的标识部件的位置信息和编号信息而 将相邻的施工管线分段的现场三维模型进行拼接, 进 而得到施工管线的现场三维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线建设的模型构建及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模型数据 采集装置能够 对单个施工管线分段进 行施工管线分段的多个现场三 维模型的采集, 施工管 线管理数据库对单个施工管线分段能够储 存所述的多个现场三维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线建设的模型构建及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图像采集 模块为照相 机、 红外相机中的至少一种, 雷达模块为激光雷达、 毫米波雷达、 超声波雷达中 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线建设的模型构建及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服务器能 够对施工管线分段的现场三维模型进行修剪 。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管线建设的模型构建及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 于, 所述输入信息包括位置信息、 尺寸请求信息、 不同阶段的信息, 移动终端与服务器通信, 移动终端能够基于输入的位置信息而显示对应于该位置信息的可视化模型图像, 能够基于 输入的尺寸请求信息而显示对应的尺寸信息, 尺寸信息包括长度、 高度、 深度、 角度、 弧度; 移动终端和服务器能够根据输入的不同阶段 的信息而对应地显示不同阶段 的现场三维模 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管线建设的模型构建及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位置信 息 为现场的定位设备所测量的具体位置的信息, 该具体位置的信息能够由定位设备以二维码 的形式显示, 移动终端通过扫描定位设备显示的二维码获取定位设备的位置信息; 或者, 位 置信息能够是手动输入的位置信息 。 7.一种用于管线建设的模型构建及管理方法, 所述方法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 所述的用于管线建 设的模型构建及管理系统来实施,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依照施工计划对施工管线 进行分段, 得到多个施工管线分段并对其进行编号;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065361 B 2步骤2: 通过模型数据采集装置在施工现场对各个施工管线分段进行扫描, 从而获取各 个施工管线分段的现场数据; 步骤3: 基于施工管线分段的现场数据, 处 理得到各个施工管线分段的现场三维模型; 步骤4: 通过在相邻的施工管线分段的交界处放置标识部件 并进行编号, 并测量标识部 件的现场位置信息, 标识信息包括标识部件编号信息和标识部件的现场位置信息, 对各个 施工管线分段的现场三维模型进 行修剪, 并根据相邻的施工管线分段的标识信息对施工管 线分段的现场三维模型进行拼接, 得到施工管线的现场三维模型; 步骤5: 基于施工管线的现场三维模型以及施工管线上各个施工管线分段的现场三维 模型、 各个施工管线分段的编号、 起 点终点位置信息得到施工管线管理数据库; 步骤6: 在服务器或移动终端上, 通过输入信 息而从施工管线管理数据库获取对应的可 视化的模型图像并显示; 步骤7: 基于施工管线管理数据库, 对施工管线的各个施工管线分段的建设和施工进行 管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管线建设的模型构建及管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6 中, 输入信息包括位置信息、 尺 寸请求信息、 不同阶段的信息, 移动终端与服务器通信, 移动 终端能够基于输入的位置信息而显示对应于该位置信息的可视化模型图像, 能够基于输入 的尺寸请求信息而显示对应的尺寸信息, 尺寸信息包括长度、 高度、 深度、 角度、 弧度; 移动 终端和服 务器能够根据输入的不同阶段的信息而对应地显示 不同阶段的现场三维模型。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065361 B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用于管线建设的模型构建及管理系统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用于管线建设的模型构建及管理系统和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用于管线建设的模型构建及管理系统和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用于管线建设的模型构建及管理系统和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5:03:2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