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516929.2 (22)申请日 2022.09.22 (73)专利权人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 地址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中路125号 (72)发明人 韩姗姗 张红艳 殷红 张强  (74)专利代理 机构 陕西铭源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6123 5 专利代理师 周沛臣 (51)Int.Cl. C12M 1/00(2006.01) C12M 1/38(2006.01) C12M 1/34(2006.01) C12M 1/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分离微环境多层微 生物培养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农业微生物培养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可分离微环境多层微生物培养结 构。 培养结构包含壳体 (8) , 该壳体 (8) 上包含可 开启的门板 (9) , 门板 (9) 通过开启转轴 (11) 可转 动安装在壳体 (8) 上; 在壳体 (8) 中布置有 一转动 杆 (7) , 该转动杆 (7) 上包含多个夹持片 (6) , 每两 个夹持片 (6) 为一组, 在每两个夹持片 (6) 之间为 夹持间隙, 夹持间隙夹持有转动片 (15) ; 每个转 动片 (15) 均对接着一个分离培养盘 (1) ; 分离培 养盘 (1) 以及转动片 (15) 能够围绕转动杆 (7) 转 动; 分离培养盘 (1) 能够转动到壳体 (8) 的内部也 能够朝外转动伸出壳体 (8)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8页 CN 217997139 U 2022.12.09 CN 217997139 U 1.一种可分离微环境多层微生物培养结构, 其特征在于, 培养结构包含壳体 (8) , 该壳 体 (8) 上包 含可开启的门板 (9) , 门板 (9) 通过开启转轴 (1 1) 可转动安装在壳体 (8) 上; 在壳体 (8) 中布置有一转动杆 (7) , 该转动杆 (7) 上包含多个夹持片 (6) , 每两个夹持片 (6) 为一组, 在每两个夹持片 (6) 之间为夹持间隙, 夹持间隙夹持有转动片 (15) ; 每个转动片 (15) 均对接着一个分离培养盘 (1) ; 分离培养盘 (1) 以及转动片 (15) 能够围 绕转动杆 (7) 转动; 分离培养盘 (1) 能够转动到壳体 (8) 的内部也能够朝外转动伸出壳体 (8)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微环境多层微生物培养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培养盘 主体为分离培养盘 (1) , 该分离培养盘 (1) 上包含多个培养皿孔 (2) , 多个培养皿孔 (2) 的尺 寸大于培养皿的尺 寸, 该培养皿孔 (2) 底部布置有橡胶底托 (12) , 当培养皿放进去培养皿孔 (2) 的时候通过橡胶底 托 (12) 朝上托起能够把培养皿 从培养皿孔 (2) 托起来; 在分离培养盘 (1) 的边侧布置有两个以上的多用途孔 (5) , 还包含 能够插入多用途孔 (5) 中的多用途加热 支架 (3) , 多用途加热支架 (3) 端部布置有加热部分连接壳体 (4) , 加热部分连接壳体 (4) 连 接着电源线; 加热部分连接壳体 (4) 固定连接着转动片 (15)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微环境多层微生物培养结构, 其特征在于, 每个加热 部分连接壳体 (4) 都能够进行独立的温度调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微环境多层微生物培养结构, 其特征在于, 壳体 (8) 以及门板 (9) 均为隔热 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微环境多层微生物培养结构, 其特征在于, 在壳体 (8) 中布置有分隔板 (13) , 分隔板 (13) 能够将多个分离 培养盘 (1) 进行隔离开 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微环境多层微生物培养结构, 其特征在于, 壳体 (8) 上方本身布置有一个整体加热装置 。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微环境多层微生物培养结构, 其特征在于, 多个加热 部分连接壳体 (4) 连接着的电源线通过综合线 束伸出壳体的外 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997139 U 2一种可分离微环境多层微生物培养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农业微生物培养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可分离微环境多层 微生 物培养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培养皿是微生物研究中必然用到的装置, 目前现有技术都是采用恒温箱进行处 理。 微生物筛选和培养对于产业具有重要意 义。 [0003]在一个大型实验室, 微生物培养都是需要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的, 恒温培养箱用 电非常厉 害, 不节能环保。 [0004]同时恒温培 养箱的使用具有如下突冒出缺陷: [0005]1.即便是只有十个培 养皿, 也必须开培 养箱; [0006]2.整体恒温培 养箱温度单一, 无法适应不同的生物需求; [0007]3.摆放不易, 中途查看不 易, 需要将大部分培 养皿取出来查看。 [0008]赵文娟老师设计的 “CN217377870U多用途培养皿装置 ”采用的方案是立体式支架, 设置一个独立的空间进行温控; 但是一个支架还是一个独立的空间; 实际使用时还是有空 置的情况; 无法在同一个装置内实现多层温控设置。 同时, 培养皿有时也要易于取出, CN217377870U多用途培养皿装置提供的方案是手指拿出来; 该方案还 是都是采用气体温控 进行处理, 实质上, 非气温接触性温控能耗更小, 因此, 急需一种非气温接触性温控装置, 且 方便构建多种微环境, 对小批量培 养皿能够方便进行摆放、 取 出的方案 。 实用新型内容 [0009]实用新型的目的: 为了提供效果更好的一种可分离微环境多层微生物培养结构, 具体目的见 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 术效果。 [0010]为了达到如上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 术方案: [0011]方案一: 针对的是非气温接触性温控装置的急切需求, 并不是简单的气温控制, 因 为气体和周边环境传热 快, 热量交换相对快。 [0012]可分拆底兜分离培养盘, 其特征在于, 该培养盘主体为分离培养盘1, 该分离培养 盘1上包含多个培养皿孔2, 多个培养皿孔2的尺寸大于培养皿的尺寸, 该培养皿孔2底部布 置有橡胶底托12, 当培养皿放进去培养皿孔2的时候通过橡胶底托12朝上托起能够把培养 皿从培养皿孔2 托起来; 在分离培养盘1的边侧布置有两个以上的多用途孔5, 还包含能够 插 入多用途孔5中的多用途加热支架3, 多用途加热支架3端部布置有加热部分连接壳体4, 加 热部分连接壳体4连接着电源线。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在分离培养盘1的内部填充有传热材料, 传热材 料整体被壳体包住。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 步技术方案在于, 多用途加热支 架3为加热棒。 [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多用途加热支架3为直线加热装置或者是U型加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17997139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可分离微环境多层微生物培养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可分离微环境多层微生物培养结构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可分离微环境多层微生物培养结构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可分离微环境多层微生物培养结构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6:17:2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