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B 16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306—2020 出口树莓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disease and pest safety control of Exported Raspberry 2020 - 09 - 30 发布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0 - 30 实施 发 布 DB21/T 3306—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海关技术中心、沈阳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国际检验检疫标准 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大连海关技术中心、辽阳海关、锦州海关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海滨、徐宜宏、孙双艳、张敏、付洋、李姝、刘博、李鑫、杨智宇、王志强、 闫超杰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23447862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东滨河路 106 号,联系电话:024-24808859 I DB21/T 3306—2020 出口树莓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树莓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应急防治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出口树莓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27657 树莓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DB 21/T 2336 3 有机树莓栽培技术规程 术语或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树莓 raspberry 根据GB/T 27657描述,树莓属蔷薇科树莓属植物的果实,聚合果,形状有圆头形、圆锥形、半球形、 包括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 4 4.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 灰霉病、灰斑病、炭疽病、茎腐病等病害,主要病害及其发生危害特点参见附录A。 1 DB21/T 3306—2020 4.2 主要虫害 柳蝙蝠蛾、美国白蛾、甜菜夜蛾、穿孔蛾、山楂叶螨、茶翅蝽、金龟子类、蓟马类等害虫,主要虫 害及其发生危害特点参见附录A。 5 防控原则 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从树莓种植园整个生态系 统出发,以树莓重要病虫害为对象,综合考虑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各种因素,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选 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辅以安全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实现减药控害,达到安全、有效、经济、 简便、环保的目的。 6 农业防治 6.1 品种 选用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抗寒、抗病、高产、优质、商品性好,适合出口市场需求的品种。 6.2 苗木 可以选择组培苗或根蘖苗。合格的根孽苗,苗高 25cm左右,茎粗0.5cm以上,无病虫害、根系健 壮,主根长度不小于20cm,侧根根幅不小于20cm,根数在十条以上,侧根和枝干无损伤,苗木不失水。 6.3 田间管理 棚架搭设方式、土肥水管理、修剪等管理要求可参考 DB 21/T 2336 进行管理。 7 物理防治 7.1 灯光诱杀 每2 hm2~3 hm2树莓园安装一盏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美国白蛾、柳蝙蝠蛾、甜菜夜蛾、穿 孔蛾、茶翅蝽、金龟子类等害虫。 7.2 黄板诱杀 每667 m2悬挂10块~15块(25 cm×40 cm)黄板,诱杀蓟马等害虫。 2 DB21/T 3306—2020 7.3 人工捕杀 在金龟子类害虫发生期,于清晨、傍晚或阴天敲打树干震落成虫捕杀。 7.4 防虫网阻隔害虫 设施栽培的树莓园可覆盖防虫网,防止害虫进入果园为害。 8 8.1 生物防治 天敌 积极保护利用天敌,如用异色瓢虫、七星瓢虫、草蛉防治山楂叶螨,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 条件,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 8.2 生物农药 选用已登记的生物农药预防控制病虫害。生物农药要比化学农药提前2 d~3 d使用,适宜温度 20℃~30℃,早晚或阴天果园湿度大时用药为宜。 9 9.1 化学应急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低毒有机合成农药, 控制使用中毒农药,不宜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及国家明令禁止在果蔬上使用的农药。 9.2 根据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适期防治。优先选用已登记的农药,药品的施药剂量(或浓度)、 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应符合 GB/T 8321 和 NY/T 1276 的规定,当登记农药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优 先选择 NY/T 393 的推荐用药。 9.3 如实完整地记录使用农药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以及使用日期、停用日期,树莓病虫害的化 学防治情况,农药使用记录表参见附录 B。 9.4 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见附录 C。 9.5 化学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需符合 GB 2763 以及出口国家或地区的相关规定。 A 3 DB21/T 3306—2020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树莓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危害特点 表 A.1 树莓主要病害及发生危害特点 病害名称 病原菌 发生危害特点 灰霉病主要危害树莓叶片和果实,从花至果实采收前均可侵染。叶片染病后,在叶 灰霉病 葡萄孢属 Botrytis cinerea 缘处出现“V”字形黄褐色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整个叶片干枯,湿度大时有灰 黑色霉状物。花器染病,一般从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处侵染,使整个花器变黑枯萎。 果实受害后,受害部位初期变色、后期腐烂发霉。气候干燥时病果失水萎蔫,干缩 成灰色僵果,经久不落。 树莓灰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淡褐色小斑,直径约为2 mm~3 mm病斑,后逐渐扩 灰斑病 尾孢霉属 Cercospora rosicola 大成圆斑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呈浅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有黄色晕圈,最终发展 成为白心褐边的斑点,气候条件干燥时中央组织易破碎形成穿孔。发病后期的叶片 病斑较多,导致基生枝叶片早落,造成基生枝二次萌发。结果母枝留量多导致架面 郁密、树势弱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炭疽病发生初期在叶片上形成白色略微突起的小圆斑,直径0.1 mm~0.5 mm 。后 炭疽病 炭疽菌属 Colletotrichum spp. 期病斑扩大,病斑部位叶片坏死,形成穿孔。到生长季后期病斑部位形成小黑点为 病原的分生孢子盘。在枝干上可以形成略带紫色褶皱或者稍微隆起的小病斑,严重 时引起树皮开裂。该病引起早期落叶,枝条变细,抗性降低,抗风、抗倒伏能力下 降。 茎腐病主要为害树莓基生枝,一般发生在新梢上,先从新梢向阳面距地面较近处出 茎腐病 壳明单隔孢属 现一条暗灰色似烫伤状的病斑,长约1.5cm~2.5 cm米,宽0.6 cm~1.2 cm,病斑向 Diplodina-parastitica 四周迅速扩展,病部渐褐色,病斑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黑点,木质部变褐坏死。随 着病部的扩展,叶片、叶柄变黄枯萎,最后整株死亡。 4 DB21/T 3306—2020 表 A.2 树莓主要虫害及发生危害特点 虫害名称 发生危害特点 柳蝙蝠蛾是危害树莓的主要害虫, 属鳞翅目蝙蝠蛾科。成虫体长35 mm~45mm,粉褐色或茶褐 色。老熟幼虫圆筒形,体长44 mm~55 mm,深褐色,胸腹部白色,体具黄褐色瘤突。在辽宁省 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树莓园内枯草丛、落叶下、石块缝隙中越冬,翌春5月中旬开始孵化。6 月 柳蝙蝠蛾 中下旬幼虫开始蛀入新梢危害,蛀入口距地面35 mm~55mm,多向下蛀食。也常出来啃食蛀孔外 Phassus excrescens 韧皮部,大多环食一周。咬碎的木屑与粪便用粘丝粘结在一起,覆盖在坑道口上连一圈,经久不 落。幼虫隐蔽在坑道中生活,由于其蛀孔常在树干下部、枝杈或腐烂的皮孔,环树缀处,不易被 发现。其钻蛀性强,尤其对幼树危害最重,轻者阻滞养分、水分的输送,造成树势衰弱,严重影 响树莓第2 年产量。重者主枝折断、干枯死亡。 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 甜菜夜蛾 Laphygma exigua 穿孔蛾 Lampronia rubiella 山楂叶螨 Tetranychus viennensis 美国白蛾1年发生2代,以蛹在枯枝落叶等处越冬。低龄幼虫有吐丝结网、群居为害的习性,老熟 幼虫有暴食性,有时3 d~4 d 可将整株叶片吃光,受害植株长势衰弱,果实生长不良,造成减产, 甚至全株死亡。 甜菜夜蛾初龄幼虫在叶背群集吐丝结网,食量小,2 龄后分散为害食量大增,昼伏夜出,危害叶 片成孔缺刻,严重时,可吃光叶肉,仅留叶脉。幼虫有假死性, 稍受震扰吐丝落地。3~4 龄后, 白天潜于植株下部或土缝,傍晚移出取食为害。 穿孔蛾属鳞翅目,穿孔蛾科 Incurvariidae。秋季幼虫作小茧在基生枝基部皮下越冬。幼虫在展叶 期爬上新梢,蛀入芽内,食尽芽的内部,而后又钻入树莓新梢内,新梢被害而很快死亡。成虫于 花期羽化,傍晚在花内产卵,幼虫最初食害浆果,但不久转移至植株基部越冬。 山楂叶螨吸食树莓叶片及幼嫩芽的汁液。叶片严重受害后,先是出现很多失绿小斑点,随后扩大 连成片,严重时全叶变为焦黄而脱落,受害严重的树叶会慢慢枯萎死亡。 茶翅蝽,又名臭椿象, 体长125 mm~15 mm, 椭圆形略扁平,茶褐、淡褐色。辽宁省各地都有 茶翅蝽 分布,一年发生1 代。成虫在树莓园附近杂草、枯枝落叶、石头下等处越冬,翌年5月中旬出蛰, Halyomorpha halys 6 月上旬产卵,7 月中下旬出现当年成虫。茶翅蝽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树莓的嫩叶和果实,使 被害叶片皱缩卷曲,果面凹凸不平,并产生褐色小点,形成畸形果,严重时腐烂,失去商品价值。 蓟马 (Thripidae) 蓟马是昆虫纲缨翅目的统称。幼虫呈白色、黄色、或橘色,成虫黄色、棕色或黑色;取食植物汁 液。体微小,体长 0.5 mm~2 mm,很少超过 7mm。卵孵化为幼虫后在嫩叶和幼果上取食汁液, 它们常以锉吸式口器锉破植物的表皮组织吮吸其汁液,引起植株萎蔫,影响树莓果实品质。 危害树莓的金龟子主要是中华弧丽金

pdf文档 DB21-T 3306-2020 出口树莓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规程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T 3306-2020 出口树莓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1 页 DB21-T 3306-2020 出口树莓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2 页 DB21-T 3306-2020 出口树莓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23:51:4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