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16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52/T 1503.9—2020 贵州猕猴桃 第 9 部分:猕猴桃溃疡病及软 腐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Kiwifruit in Guizhou—Part 9: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green control of major kiwifruit bacterial canker and soft rot disease 2020 - 07 - 06 发布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0 - 06 实施 发 布 DB52/T 1503.9—2020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要求 .............................................................................. 1 5 绿色防控技术 ...................................................................... 2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发病特征及发病规律 .............................................. 4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涂白剂配制方法 .................................................. 5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推荐使用药剂及方法 .............................. 6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诱导物质及农药使用浓度 .......................................... 7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猕猴桃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 ...................................... 8 I DB52/T 1503.9—2020 前 言 《贵州猕猴桃》分为18个部分: ——第1部分:猕猴桃种质资源田间保存技术规程 ——第2部分:猕猴桃品种选育技术规程 ——第3部分:猕猴桃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第4部分:山地猕猴桃施肥技术规程 ——第5部分:山地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第6部分:红阳猕猴桃适宜区立地环境条件及栽培技术规程 ——第7部分:贵长猕猴桃栽培技术规程 ——第8部分:金圆猕猴桃适宜区立地环境条件及栽培技术规程 ——第9部分:猕猴桃溃疡病及软腐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第10部分:猕猴桃主要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第11部分:猕猴桃园杂草生态调控技术规程 ——第12部分:猕猴桃农药安全使用技术规范 ——第13部分:猕猴桃果品质量安全与风险监控技术规程 ——第14部分:红阳猕猴桃果品分级规程 ——第15部分:贵长猕猴桃果品分级技术规程 ——第16部分:红阳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规程 ——第17部分:贵长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规程 ——第18部分:猕猴桃浓缩果汁生产技术规程 本部分为《贵州猕猴桃》的第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能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贵州省果树蔬菜工作站、贵州大学、贵阳市农业农村局、贵州省果蔬行业协会猕 猴桃分会、修文县农业农村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员:冷云星、龙友华、尹显慧、吴小毛、余江平、邵宇、黄亚欣、 唐靖文、 李添群、吴素芳、王国立、和岳、高亚星、李群、刘登科、李深、金晓春。 II DB52/T 1503.9—2020 贵州猕猴桃 第 9 部分:猕猴桃溃疡病及软腐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猕猴桃溃疡病、软腐病的术语和定义、要求、防治原则及绿色防控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贵州省猕猴桃溃疡病、软腐病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9174 猕猴桃苗木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防控技术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辅以科学用药的化学防 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3.2 病残体 植株受病原微生物为害后,受害植株生长异常、死亡的部位(器官)或整个植株体。 4 4.1 要求 产地环境条件要求 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T 5010标准要求。 4.2 种苗要求 色泽正常,根系完整,嫁接口愈合良好,无机械损伤,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外观无癌肿病、根结线 虫、蚧壳虫等病虫为害症状。苗木质量等级应符合GB 19174标准要求。 1 DB52/T 1503.9—2020 4.3 肥料使用原则 按NY/T 496标准要求执行。 4.4 用药要求 按GB/T 8321(所有部分)标准要求执行,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禁用、限用农药品种,见附录B。 5 绿色防控技术 5.1 溃疡病和软腐病发病特征及发病规律见附录 A。 5.2 农业防治 5.2.1 清洁果园 冬季结合修剪,做好杂草、落叶、病残体以及各种害虫的越冬虫囊、虫体的清除,春夏季对发病枯 死植株及时清理,并进行烧毁或深埋处理。 5.2.2 枝剪消毒 冬夏季修剪时,每株一把剪刀,做到两把剪刀轮换使用,枝剪用石灰水或75%酒精或0.5%过氧乙酸 进行消毒。 5.2.3 熏烟 结合气象预报,冬春季寒潮前每亩用3堆~5堆锯木屑或稻草点燃熏烟,减少霜害。 5.2.4 树干涂白 秋季果实采收后及时进行树干涂白。涂白剂配方见附录B。 5.2.5 肥水管理 应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钙肥,每亩增施有机肥500 kg~1000 kg。秋季基肥施用比例宜达 到全年施肥量的60%,追肥采用土壤施用和叶面喷施相结合,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性和抗逆性。 5.2.6 人工授粉 选用健康无病原物的花粉进行人工授粉。 5.2.7 合理负载 根据品种、树龄、树势、土壤肥力情况,施肥水平、灌溉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负载量。 5.2.8 安全收获 入库前剔除病残果、机械损伤果。 2 DB52/T 1503.9—2020 5.3 生物防治 5.3.1 生物农药 用四霉素、大蒜素、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生物农药喷雾预防溃疡病。在2月喷施2次~3次,9月喷 施1次。 5.3.2 生物菌剂 采用叶面、树干喷施及根施拮抗微生物菌剂预防溃疡病。 5.4 化学防治 5.4.1 萌芽前防治 萌芽前喷施杀菌剂,预防溃疡病,防治方法见附录C,使用方法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执行。 5.4.2 伤流期防治 在伤流期出现病斑后,采用纵划线或刮出病斑后涂抹1.6%噻霉酮膏剂或用0.3%四霉素水剂50倍液+ 氨基酸50倍液涂抹病斑及枝干。 5.4.3 花蕾期防治 花蕾期全株喷施杀菌剂、生物源诱导抗病物质预防软腐病,可选用异菌脲+氨基寡糖素+氨基酸叶面 肥。 5.4.4 幼果期防治 幼果期(授粉后15 d~20 d)全株喷施杀菌剂和钙肥,可选用富纳钙、硝酸钙、氯化钙等与四霉素、 肟菌˙戊唑醇等杀菌剂混合施用,提倡统防统治,药剂使用浓度见附录D。 5.4.5 采前处理 采前1个月全株喷施钙肥、四霉素、戊唑醇防治软腐病。 3 DB52/T 1503.9—2020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发病特征及发病规律 A.1 A.1.1 溃疡病 发病特征 猕猴桃溃疡病主要危害植株的枝蔓、叶和花等部位,主要发生在主干、侧枝及其分叉处,多从茎蔓 幼芽、皮孔、落叶痕、枝条分叉部开始侵染。枝蔓染病初期,在伤口、皮孔、芽眼、落叶痕、分叉处等 侵染部位溢出乳白色粘液,后变为黄褐色,在寄主伤流期与伤流液混合后形成红褐色或锈红色粘液,枝 条韧皮部腐烂,木质部变成褐色,病部组织发软,形成溃疡斑,严重时整株死亡。叶部感病前期形成暗 褐色小点,后期变为2 cm~5 cm不规则深褐色有黄色晕圈的病斑。花蕾感病后变褐枯死,花器受害,花 冠变褐呈水腐状。 A.1.2 发病规律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低温病害,0 ℃~4 ℃病原菌几乎不生长,5 ℃开始繁殖,生长最适温度是 15 ℃~25 ℃,30 ℃以上不发病,2月初开始发病,3~4月份为第一高峰期,5月份后随着气温变高而 病害减轻,秋季9~10月份气温下降,出现第2次发病高峰期。植株一旦感病,7 d即可出现病斑。猕猴 桃溃疡病低温期较高温期发病严重,大龄树较幼树发病严重,中华系较美味系发病严重,粗放管理区 重于精耕细作区,衰老树重于健壮树,多雨年份重于少雨年份,成片种植区重于隔离种植区,迎风带 重于避风带,高寒区重于温暖区。 A.2 A.2.1 软腐病 发病特征 主要发生在果实采收的后熟期,发病初期外表无明显症状,后期随着病情的扩大,用手按压可感觉 病部果肉变软,果实健康组织随着发病进程迅速变软。发病部位变软并微微凹陷,剥开凹陷处,病部中 心呈乳白色,周围呈黄绿色,外围成环状、浓绿色。病斑交界处出现水渍状,病斑可存在果实的任何部 位,6 d左右扩散至果实中心乃至整个果实腐烂。将病果纵切后可以看到病变组织向果肉深部扩展,呈 圆锥状,显微镜下可见病果肉内大量菌丝。 A.2.2 发病规律 软腐病病原菌通常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及子囊壳在枯枝、果梗上越冬。菌丝体、分生孢子器经过越 冬后,到第2年春天又开始恢复活动,4~6月生成孢子,成为初侵染源,此时侵染的主要媒介是雨水。 6~8月由

pdf文档 DB52-T 1503.9-2020 贵州猕猴桃 第9部分:猕猴桃溃疡病及软腐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T 1503.9-2020 贵州猕猴桃 第9部分:猕猴桃溃疡病及软腐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1 页 DB52-T 1503.9-2020 贵州猕猴桃 第9部分:猕猴桃溃疡病及软腐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2 页 DB52-T 1503.9-2020 贵州猕猴桃 第9部分:猕猴桃溃疡病及软腐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5 00:25:2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