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B 15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52/T 1501.5—2020 农作物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 5 部分 小麦抗白粉病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of crop resistance to diseases Part 5:Wheat resistance to Powdery Mildew 2020 - 05 - 22 发布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9 - 01 实施 发 布 DB52/T 1501.5—2020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鉴定方法 .......................................................................... 2 5 供试材料保存备查 .................................................................. 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小麦白粉病病原、症状及发生流行规律 .............................. 4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病圃田间配置示意图 .............................................. 5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小麦白粉病记载、评价表 .......................................... 6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白粉病病情分级 .................................................. 8 I DB52/T 1501.5—2020 前 言 《农作物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分为17个部分: ——第1部分:水稻抗稻瘟病 ——第2部分:水稻抗稻曲病 ——第3部分:水稻抗纹枯病 ——第4部分:小麦抗条锈病 ——第5部分:小麦抗白粉病 ——第6部分:小麦抗纹枯病 ——第7部分:马铃薯抗晚疫病 ——第8部分:玉米抗丝黑穗病 ——第9部分:玉米抗大斑病 ——第10部分:玉米抗小斑病 ——第11部分:玉米抗灰斑病 ——第12部分:玉米抗南方锈病 ——第13部分:辣椒抗枯萎病 ——第14部分:辣椒抗炭疽病 ——第15部分:白菜抗根肿病 ——第16部分:白菜抗芜菁花叶病毒病 ——第17部分: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病 本部分为《农作物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贵州省植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Z/TC16)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淳、陈文、何海永、王莉爽、谭清群、隋建枢。 II DB52/T 1501.5—2020 农作物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第 5 部分 小麦抗白粉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州小麦抗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的鉴定方法和抗病性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区域种植的小麦品种(系)和资源对白粉病的抗病性鉴定及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967 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 小麦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麦白粉病 wheat powdery mildew 由布氏白粉菌引发的小麦白粉病,可侵染小麦地上部分各器官,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初发病时,叶面出现 1 mm~1.5 mm的白色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详情见附录A。 3.2 抗病性评价 evaluati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根据抗病性分级标准判别小麦对于小麦白粉病的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 3.3 病圃 disease nursery 在小麦白粉病常年发生较重区域选择作为小麦抗白粉病鉴定的地块。 3.4 有效性判别 validity discrimination 根据感病对照品种的发病情况判断本次抗病性鉴定是否有效的方法。 1 DB52/T 1501.5—2020 4 鉴定方法 4.1 小麦白粉病病害诱发 4.1.1 感病对照品种和诱发行品种选择 鉴定所用感病对照品种和诱发行品种均采用相同的当地高感品种。 4.1.2 病圃田间配置 病圃设置在小麦白粉病发病重、可控灌溉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块,见附录B 。 4.1.3 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与大田生产一致。 4.1.4 播种方式及播种量 采用人工开沟,条播方式播种。每行均匀播种 100 粒。 4.2 4.2 病情调查 4.2.1 调查时间 于小麦拔节期和小麦齐穗期各调查一次,调查记录使用表格见附录C。 4.2.2 调查方法 每行调查全部植株,取病情最重的30株进行抗病性评价。 4.2.3 调查分级 小麦拔节期调查分级按照附录D中表D.1的方式进行,调查基部1~5片叶。小麦齐穗期调查分级按照附录D中表 D.2的方式进行。 4.2.4 4.2.4.1 病情指数(DI)计算 小麦拔节期平均病情指数按(1)式计算。 DIL  (i  Ni)100 ................................. (1) N 9 式中: DIL ——叶平均病情指数; i ——叶病级数值; Ni ——病级为i的叶片数; N ——总叶数。 4.2.4.2 小麦齐穗期平均病情指数按(2)式计算。 DIP  2  ( p  Np) 100 ................................. (2) M 9 DB52/T 1501.5—2020 式中: DIP ——株平均病情指数; P ——株病级数值; Np ——病级为p的株数; M ——总株数。 4.2.4.3 小麦综合评价平均病情指数按(3)式计算。 DI  DIL  DIP .................................... (3) 2 式中: DI ——综合评价病情指数。 4.3 抗病性评价 4.3.1 有效性判别 田间感病对照品种至少40%达到7级以上,该批次白粉病抗病性鉴定视为有效。 4.3.2 抗病性等级划分 按病情指数划分抗病性等级,在参考NY/T 967的划分标准的基础上,将抗病性划分为6个级别,抗 病性评价以齐穗期抗病性水平为主,如果拔节期抗病性水平比齐穗期高,抗病性水平以两次病情指数的 平均值来评价,如果拔节期抗病性水平比齐穗期弱,抗病性水平以齐穗期病情指数来评价,抗性等级划 分见附录D中的表D.3。 5 供试材料保存备查 播种剩余种子于-20 ℃冰箱保存两年,以备复查。 3 DB52/T 1501.5—2020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小麦白粉病病原、症状及发生流行规律 A.1 小麦白粉病菌学名及形态描述 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属于盘菌亚门(Pezizomycotina)锤舌 菌纲(Leotiomycetes)白粉菌目(Erysiphales)白粉菌科(Erysiphaceae) 布氏白粉菌属(Blumeria) 成员。小麦白粉菌菌丝为无色,生于寄主表面,通过吸器吸取寄主养分。分生孢子串生于分生孢子梗上, 呈卵圆形及椭圆形,单孢无色。闭囊壳为球形或扁球形,暗褐色至黑色,多埋生于菌丝层内,外有短附 属丝,内含卵形至长椭圆形的子囊。子囊孢子一般卵形且无色。 A.2 小麦白粉病症状描述 小麦白粉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茎秆和穗部。病菌危害植株下部比上部要严重的多。 发病部位病斑呈圆形或长椭圆形,严重时会连成一片,表面被白粉状霉层覆盖。发病重时,整个植株从 根部到麦芒均被灰白色霉层所覆盖。植株叶片在侵染初期无明显症状,之后随病情发展,叶片开始出现 褪绿、枯黄及死亡症状。若颖壳被侵染,则会导致植株枯死,麦粒腐烂。 A.3 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规律 小麦白粉病的流行主要受温度影响,10 ℃~18 ℃左右为其最适发病温度。病菌潜伏期仅需3 d~5 d。分生孢 子萌发对湿度的要求不高,但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率会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大而增高。 4 DB52/T 1501.5—2020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病圃田间配置示意图 保护行 100 cm 宽 诱发品种××××××××××××××××××××× 材料 行长 100 cm 保护行 100 cm 宽 1 2 3 4 5 6 7 8 9 * * * * * * * * * * 行距 * * * * * * * * * 33 c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 cm 诱发品种××××××××××××××××××××× 材料 保护行 1 2 3 4 5 6 7 8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宽 诱发品种×××××××××××××××××××××

pdf文档 DB52-T 1501.5-2020 农作物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5部分:小麦抗白粉病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T 1501.5-2020 农作物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5部分:小麦抗白粉病 贵州省 第 1 页 DB52-T 1501.5-2020 农作物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5部分:小麦抗白粉病 贵州省 第 2 页 DB52-T 1501.5-2020 农作物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5部分:小麦抗白粉病 贵州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5 00:29:2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