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把 ICS 65.060.20 B 05 DB3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3569—2019 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ull mechanized production of peanut 2019 - 04 - 08 发布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4 - 30 实施 发 布 DB32/T 3569-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机械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赣榆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平英华、张飞、孟宪清、刘先才、张烁、苗全喜、王振伟、杨子。 I DB32/T 3569-2019 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生生产过程中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秸秆收集处理及残地膜回收等主要 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花生单作机械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7.2-2008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油料类 GB 10395.1 农林机械 安全 第1部分:总则 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JB/T 7732 铺膜播种机 JB/T 8576 旱田中耕追肥机 技术条件 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 作业质量 NY/T 502 花生收获机 作业质量、 NY/T 650 喷雾机(器) 作业质量 NY/T 1225 喷雾器安全施药技术规范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227 残地膜回收机 作业质量 3 基本要求 3.1 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结果集中、结果深度浅、适收期长、不易落果的花生品种。 3.2 花生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7.2-2008 中 4.2.3 的规定,宜选用经过精选、分级处理的花生种子。 3.3 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的,地膜质量应符合 GB 13735 的规定,幅宽符合机具和当地农艺要求。 3.4 作业机具应符合花生种植农艺要求,技术状态完好,安全防护和警示标志应符合 GB10395.1 和 GB10396 的规定。 3.5 机具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严格按照机具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要求进 行操作。 4 耕整地 4.1 应根据当地的种植模式、农艺要求和地表秸秆覆盖状况,选择相应的机具和作业方式。 4.2 耕整地作业适宜土壤含水率为 10%~25%。 1 DB32/T 3569-2019 4.3 可选用铧式犁、深松机、旋耕机、圆盘耙、钉齿耙、秸秆(根茬)粉碎还田机等耕整地机具或联 合耕整地机进行耕整地作业,应根据耕深、土壤比阻以及机具规格选配相应功率的拖拉机。 4.4 耕整地耕深应达到 22 cm~25 cm,耕深合格率应大于 85%,土壤细碎平整。前茬作物进行秸秆粉 碎还田的,其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500 规定。 4.5 可采用先撒肥后耕翻或边施肥边耕翻的方式撒施基肥。 5 播种 5.1 地膜覆盖种植花生可适当提前播种,夏花生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播种。 5.2 播种时的土壤含水率应不低于 15%,低于 15%时播种后应及时进行灌溉。 5.3 根据土壤墒情、土质等因素确定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以 5 cm 为宜,沙土、沙壤土地块可适当深播, 但应不大于 7 cm;粘土地可适当浅播,但应不小于 3 cm。 2 2 2 5.4 机械化播种为穴播, 春花生播种密度 120000 穴/hm ~140000 穴/hm ,夏花生 140000 穴/hm ~190000 2 穴/hm 。播种早、土壤肥力高、地下水位高的田块,或中晚熟品种,播种密度要小;播种晚、土壤瘠薄 的田块、气候干燥,或早熟品种,播种密度宜大。 5.5 花生播种分为垄作播种和平作播种两种模式。 5.5.1 垄作播种宜为一垄双行模式,垄高 10 cm~12 cm,易涝地垄高 15 cm~20 cm,垄距 80 cm~90 cm,垄上播种行距 28 cm~33 cm。同一田块内垄距、垄高、播种行距、播种株距应一致。 5.5.2 平作播种宜为宽窄行种植模式,宽行距 45 cm~55 cm,窄行距 25 cm~30 cm。 5.6 采用地膜覆盖播种的,地膜覆土应密实可靠。 5.7 宜选用一次完成施肥、播种、覆膜等多项作业的复式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夏播花生可选用全秸 秆覆盖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 5.8 播种前应按农艺要求调整播种机,进行试播,播种质量符合 JB/T 7732 的规定和当地花生种植农 艺要求。 6 田间管理 6.1 灌排 6.1.1 干旱无雨时,应及时灌溉;雨水较多、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水防涝。 6.1.2 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和田间设施条件,并选择适宜的灌排方式。 6.1.3 可采用农用水泵、低压管道、喷滴灌设备、渗灌设备和水肥一体化机等设施设备进行灌溉作业。 6.1.4 机械化灌溉作业宜达到花生始花期前土壤田间持水量的 50%~60%、始花期到结荚阶段宜为 60%~70%;排灌时,土壤水分不大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80%、不小于田间持水量的 50%。 6.2 中耕追肥 6.2.1 始花期前进行 2 次~3 次中耕除草追肥,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和肥料养分含量等 因素确定。 6.2.2 中耕应消除表层土壤板结,去除杂草。追肥部位在植株行侧 8 cm~12 cm、追肥深度 5 cm~10 cm、 肥带宽度应大于 3 cm。 6.2.3 宜采用一次完成中耕除草、深施追肥和培土等作业的复式中耕追肥机进行中耕追肥作业。采用 的中耕追肥机应与垄作垄距或平作行距相适应,具有良好的田间通过性能。 6.2.4 机械化中耕追肥作业质量应符合 JB/T 8576 的规定。 2 DB32/T 3569-2019 6.3 病虫草害防治及化控 6.3.1 应根据花生病虫草害实际发生情况或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确定防治时间、农药品种和用量及 防治方式。 6.3.2 植保作业农药安全施用规范应遵守 NY/T 1225 和 NY/T 1276 的规定,不应在雨天或风力大于 3 级时进行植保作业。 6.3.3 在播种的同时或出苗前喷洒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作业,苗后除草作业应在花生封垄之前进行。 6.3.4 在花生盛花到结荚期,株高超过 35 cm,且有徒长趋势时,应喷施生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化学调 控作业。 6.3.5 宜采用高地隙喷杆式喷雾机、农业航空植保机等进行施药。作业机具应与垄距或平作行距相适 应,机具地隙高于花生植株高度,具有良好的田间通过性能。 6.3.6 植保作业前,应检查植保机械的压力部件和控制部件,保证喷雾机截止阀正常,药箱盖进气孔 通畅,喷头无堵塞,各接口无滴漏。调整植保机械的行走速度、喷幅以及喷头药液流量和压力,满足作 业要求,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650 的规定。 7 收获 7.1 当花生植株顶端停止生长、叶片脱落和茎秆变黄,大部分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种仁呈现品 种特征时即可进行收获。 7.2 花生收获作业的适宜土壤含水率为 10%~15%。 7.3 分段收获采用挖掘机和捡拾联合收获机,联合收获采用半喂入联合收获机和全喂入联合收获机。 应选用割台(或挖掘装置)行距与花生种植行距相适应的收获机具进行收获作业。 7.4 应根据花生种植的密度和长势、土壤含水率和坚实度,合理选择花生收获机的作业速度和割台高 度(挖掘深度),花生收获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502 的规定。 8 秸秆处理 8.1 花生收获后应进行秸秆粉碎还田或收集离田。 8.2 宜采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带秸秆粉碎还田装置的花生收获机进行秸秆粉碎还田作业,作业质量应 符合 NY/T 500 的规定。采用秸秆捡拾机具或捡拾打捆机进行收集离田作业,秸秆捡拾打捆机作业质量 应达到拾净率大于 98%、成捆率应大于 95%。 9 残地膜回收 9.1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应在花生收获后进行残地膜回收作业,清除田间残留的地膜。 9.2 宜采用残地膜回收机或耕整地、残地膜回收复式作业机进行残地膜回收作业,残地膜捡拾机械化 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1227 的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df文档 DB32-T 3569—2019 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T 3569—2019 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1 页 DB32-T 3569—2019 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2 页 DB32-T 3569—2019 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2:34:0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